2.提倡公義、公正、公平
《聖經·詩篇》這樣讚美上帝:“耶穌華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可見,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是包括普通百姓和受膏者在內的全體人民的上帝,他雖有審判世界、判斷萬民的權能,但絕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按照公義和正直。《箴言》中說所羅門王做箴言的目的,是“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3.提倡自由
基督教是十分重視自由的。基督教認為,自由是上帝賦予人類的基本權利,即使是被迫做奴仆的,也有獲得自由的機會和權利。假如侵犯了人的自由權,就是對上帝的違背,必將受到懲罰。基督教還認為,自由是有界限的,並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4.提倡善待窮人
在《聖經·以賽亞書》中,上帝對那些一邊在禁食祈禱,一邊卻在欺負窮人的人進行了責問:“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饑餓的人,將漂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身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
5.提倡重視每一個人
基督教提倡尊重並愛護人,不僅僅是對人類的整體而言,而且是對每一個人而言,即對每一個人都要給予尊重和關愛。在聖經《馬太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穌以“迷路的羊”為喻向門徒進道:“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喪失一個。”
有關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實質內容,是基督教的主要教義和主張,是基督教所特別重視並著重強調的。基督教中人權和民主思想的種子,是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而傳播的。基督教被西方社會所普遍接受,始於其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公元4世紀。這以前基督教並未被世人所認可。羅馬帝國原先也把它當做邪教而加以打壓。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得到了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即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等民族的強勢進攻下退出了曆史舞台,基督教仍以其教義深得民心而不斷流傳,以致在中世紀的一千年中達到了“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的輝煌時期。公元15世紀左右,意大利的思想家和藝術家通過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研究,認為它們是對人的尊嚴、價值和才能的充分展示,從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啟發,於是以複興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義為目標,掀起了一場波及全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複興運動。這時候,希臘羅馬文明才得到了廣泛的發掘和推崇。然而,到這一時期,基督教對西方社會發揮巨大影響力的時間,已長達千年。由此,我們可以說,基督教比希臘羅馬文化,更早地對西方文明產生了影響,並且希臘羅馬文化,也是由基督教會保存下來的。當羅馬帝國覆滅時,許多古代文明都隨之消亡了,但基督教卻經得起時間和曆史的檢驗,一如既往地流傳不息。當時,基督教教會是唯一識得希臘羅馬文明價值的機構,認為其中的理性成分和人性化思維是符合基督教教義的,於是做了大量的收集、抄錄、講授等工作,使其得以留存下來。因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得以發掘和複興,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應歸功於基督教對它們的重視和保護。
(二)基督教對現代西方社會的影響
美國的《獨立宣言》寫道:“在人類事務發展的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同另一個民族的聯係,並按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以獨立平等的身份立於世界列國之林時,出於對人類輿論的尊重,必須把驅使他們獨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基督教倫理對美國高層領導人的行為影響很大,美國精英階層的言行通常被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基督教是美國兩黨的共同信仰。美國曆史上的43位總統中有39位是基督教教會成員,其餘的4位也與教會關係密切。開國總統華盛頓在就職典禮上,曾親吻《聖經》並手按《聖經》宣誓,在正式誓詞之外,另發揮了一句“我宣誓,我祈求上帝的保佑”。從此以後,曆屆美國總統在宣誓就職的典禮上都要手撫《聖經》宣誓,以示對其領導使命和對宗教的承諾。在做公開演講時,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願上帝保佑美國”。在國家危難時刻,美國總統通常會親臨國家大教堂,與民眾一起祈禱。
美國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國民為基督信徒,敬畏上帝,自由、平等、民主、個人主義、資本意識等理念是美國人重視的核心價值觀念。絕大多數美國人將“我們信賴上帝”視為人生信條。在2003年的民意測驗中,有92%的美國人聲稱自己“信仰上帝”,85%以上的人為正式受洗的基督徒;57%~65%的美國人承認宗教信仰在他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85%的美國人相信《聖經》記錄了上帝的原話,這其中近46%的人認為對聖經中的話應句句遵從。據美聯社調查,美國人花在宗教上的時間和金錢,遠比其花在體育和娛樂上的時間和金錢多得多。
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就有基督教的印記。據說20世紀中葉美國房地產業大繁榮時期,所有房地產經紀人都不遺餘力地大肆宣傳配備有教堂的郊區或土地,以吸引虔誠的消費者光顧。在美國的錢幣上,至今印有“我們堅信上帝”的字樣。國家的重大典禮和活動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美國的公眾禮儀總是以牧師的祈禱開始,以其祝福結束。美國軍隊一直保持著士兵作戰前禱告和在軍隊中配備牧師的習俗。明確不信仰上帝和基督教的人很難在這個國度中被普遍接受。在多數情況下,美國的政治競選者必須強調自己是虔誠的基督教信仰,才會擁有廣泛的選民基礎。
可以說,在美國,基督教“是一個基礎鞏固和不可抗拒的存在”,“對美國人的思想保有巨大的控製力量”,並且這種影響超過了任何別的西方國家,正如美國政治學者赫茨克所說,“不了解宗教向度就不可能理解美國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