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充滿世俗與人本色彩的西方古代文學
西方古代文學主要是指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學。
(一)具有永恒魅力的古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富於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在最古老的神話中,就講到天地的開辟、眾神的誕生、人類的起源等等。古希臘人認為最初到處是一片混沌(哈俄斯),從混沌中最先出現了大地(地神蓋婭),接著在大地的底層(塔爾塔洛斯)出現了黑暗(厄瑞玻斯),又在大地的上麵出現了黑夜(諾克斯),黑暗和黑夜相結合產生了光陰(埃忒耳)和白晝(赫墨拉),這時大地又生出了天空(天神烏拉諾斯)。地神蓋婭和她的兒子天神烏拉諾斯結合,生下了十二個提坦巨神,六男六女。這些巨神彼此結合,又生出了日(赫利俄斯)、月(塞勒涅)、黎明(厄俄斯)、星辰(阿斯特賴俄斯)等許多神。在提坦巨神中,普羅米修斯是創造人類和把天火盜來送給人類的偉大的神。烏拉諾斯是第一個統治全宇宙的天神,後來被他和蓋婭所生的最小的兒子克洛諾斯推翻。提坦巨神克洛諾斯和端亞結合,生下了六個兒女,三男三女,其中最小的是宙斯。宙斯在推翻了他父親克洛諾斯以後,建立了以他為首的奧林匹斯山眾神的統治。
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是永生不死的,他們比人更高大,比人更有力量,而且主宰著人間的禍福與命運。奧林匹斯山的十二個主要的神,是眾神之父宙斯(又是雷電之神)、天後赫拉、海神波賽東、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阿耳忒彌斯、愛與美之神阿芙洛狄忒、戰神亞力司、火神(匠神)赫斐斯塔司、神使海爾梅斯、農神得墨式耳、灶神(家神)赫斯提亞。這些神實際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他們的自然屬性都很強,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他們的社會屬性也逐漸加強起來。
在希臘神話中,英雄是神和人所生的半人半神。英雄傳說中講到個人的,就有關柏修斯、海格立斯和提修斯等人的故事,其中尤以大英雄海格立斯所完成的十二件苦差事(亦稱大功)最為著名。講到集體的,則有關於以伊阿宋為首的亞爾古船的英雄們尋取金羊毛的遠航和以梅裏格爾為首的獵取卡利登大野豬的眾英雄的故事。
從文學角度講,古希臘神話是世界各民族神話中發展得最為完善的,因為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神與人同形同性。在古希臘神話中,神被高度人格化,他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也樣樣具備。譬如,宙斯的專橫、赫拉的嫉妒,神與神之間不僅爭權奪利,還常常到人間同美貌的男女談情說愛,等等。這種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使古希臘神話比其他民族的神話較少道德說教的意味,因而更具人類童年時代天真純樸、活潑浪漫的特色,也更為充分地表現了遠古人類對天地萬物和人世生息的豐富想象力。而正因為如此,古希臘神話從一開始起就成了古希臘文學和藝術汲取創作靈感的源泉。
(二)西方文學的開山之作——《荷馬史詩》
古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是兩部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相傳這兩部史詩為盲詩人荷馬所作,因此被稱作“荷馬史詩”。《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學史上的開山之作,就這一點便足以說明它的地位之重要了。《荷馬史詩》不僅對西方文學有深遠影響,其本身就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馬克思語)。
首先介紹富有“陽剛之美”的《伊利昂紀》。《伊利昂紀》(舊譯《伊利亞特》)講述的是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這次戰爭相傳是因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鬧糾紛而引起的:阿喀琉斯父母舉行婚禮時,沒有邀請“不和女神”厄裏斯,她便從空中扔下一個上麵寫有“獻給最美的女神”字樣的金蘋果。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三位女神都自認為自己最美,於是就發生了爭執。天神宙斯要她們找特洛亞王子帕裏斯評判。三位女神為得到金蘋果,各許帕裏斯以最大的好處:赫拉許諾讓他成為最偉大的君主;雅典娜許諾讓他成為最有智慧的聖哲;阿芙洛狄忒則答應讓他娶得世上最美的女子。帕裏斯最後把金蘋果判給了阿芙洛狄忒。赫拉和雅典娜當然不快。阿芙洛狄忒為了酬謝帕裏斯,便暗中幫助他拐走了希臘斯巴達國王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希臘各城邦為此震怒,便推阿加門農為主帥,組成聯軍攻打特洛伊城,要奪回海倫。這就是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戰爭進行了十年,眾神各助一方。最後,希臘將領奧德修斯設計,將一隻內藏伏兵的木馬遺棄城外,假裝撤退。木馬被特洛伊人拖進城裏。入夜,木馬中的希臘伏兵便與城外卷土重來的大軍裏應外合,將特洛伊城攻陷。戰後,希臘聯軍攜帶海倫和擄掠的財寶及奴隸還鄉。
《伊利昂紀》寫十年戰爭,但選取最後一年的51天來加以集中描寫,寫英雄格鬥如疾風烈火,長風出穀,富有“陽剛之美”。
其次介紹具有“陰柔之美”的《奧德修紀》。《奧德修紀》(舊譯《奧德賽》)講述“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英雄奧德修斯還鄉的故事。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十年,沒有到家。在此期間,有許多人覬覦他的家產,住在他家喧賓奪主,盡情揮霍他的資財,向他的妻子求婚。第十年,奧德修斯漂流到斯刻裏亞島上,受到國王的款待,他便向國王追述他離開特洛伊以後在海上的遭遇。他先是遇到風暴,部分夥伴被獨眼巨人庫克羅普斯吞食;又到了食椰棗者的國土,這裏的人以椰棗為糧,過路客人吃了就不願返回故鄉;後來,風神送他一袋禮物,當故鄉伊塔卡遙遙在望時,水手們以為袋中有寶,打開了袋子,裏麵裝著的各路大風飛了出來,又把他們吹走;他們到了把人變成豬的女巫的妖島,遊曆了冥土,經過先以歌聲迷人、再把人殺死的塞壬妖島,遇到六個頭、十二隻腳的女妖斯庫拉和藏在大旋渦下麵的女妖卡利布狄斯。奧德修斯和水手們一一克服了這些危險,後來,在太陽神島上,水手們因為宰食島上的神牛,激怒了宙斯。宙斯用雷電擊沉了他們的船隻,隻有奧德修斯一人幸免於死,漂到一個海島上,被那裏的仙女挽留了七年。此後,宙斯命仙女放他還鄉,他這才漂到了斯刻亞島。國王聽完他的故事,便送他回家。奧德修斯偽裝成乞丐,把那些在他家裏又吃又喝的求婚者一一殺死,終於和妻子珀涅羅帕團圓。
《奧德修紀》寫十年漂流,但把十年曆險壓縮在最後的四十天裏,大量事件通過追述手法加以表現。寫英雄遭遇曲折委婉,優美瑰奇,飽含“陰柔之美”。
(三)古希臘文學的明珠——戲劇
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時期的戲劇,被稱為古希臘文學的明珠。當時的希臘人把戲劇分為兩種,即悲劇和喜劇。悲劇起源於鄉間的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頌歌”,被稱為tragoidia,意為“羊歌”。
1.“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埃斯庫羅斯是第一位重要的悲劇詩人,有“悲劇之父”之稱。相傳他創作了70部悲劇,但流傳至今的僅為7部,其中以取材於希臘神話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最為出色。埃斯庫羅斯作為古希臘悲劇的真正創始人,其貢獻在於他使悲劇演出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完備的形式。據說,悲劇演出時的布景、舞蹈、高底靴和輕飄鮮明的服裝,也都是埃斯庫羅斯首先采用的。
2.最有才華的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是三大悲劇詩人中最有才華的一位。他大約寫了130部悲劇,但現存的也僅有7部,其中以取材於希臘傳說的《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為傑出,尤其是後者,被譽為希臘悲劇的典範。
《俄狄浦斯王》取材於一個古老而驚心動魄的故事。忒拜國王拉伊俄斯從神那裏得知,由於他早先的罪惡,他的兒子命中注定要殺父娶母,他因此拋棄了自己的嬰兒俄狄浦斯。這個嬰兒被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收養。俄狄浦斯長大之後隻知波呂玻斯夫婦是自己的父母,他也從神那兒得知:他會殺父娶母。於是,他為了逃避命運,就逃離忒拜。在路上,他一時動怒,打死了一個老年人。這時,忒拜城正受人麵獅身女妖的魔法之害,唯有猜破女妖的謎語,才能解除災難。俄狄浦斯聰明過人,他猜破了女妖的謎語,解救了忒拜城,因而被擁戴為王並娶了忒拜前王的寡後伊俄卡斯忒。後來,忒拜又發生瘟疫,神示說,必須把殺害忒拜前王的凶手查出,瘟疫才能平息。俄狄浦斯為禳除國中災難,便想方設法查訪凶手,結果發現凶手就是他自己。原來,忒拜前王就是他在來忒拜路上一時動怒殺死的那個老年人,而他就是俄狄浦斯的生父拉伊俄斯,殺父的預言應驗了。伊俄卡斯忒是拉伊俄斯的寡後,也就是俄狄浦斯的生母。娶母的預言也應驗了。極度的悲痛進一步釀成慘劇:伊俄卡斯忒自殺身亡;俄狄浦斯悲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並請求放逐。
《俄狄浦斯王》這部以個人意誌和殘酷命運相衝突為主題的悲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劇中的悲劇衝突、悲劇性格和悲劇效果都足以代表希臘悲劇的特點。劇本一開始就擺出了嚴重的事件,悲劇氣氛很強烈,而劇作家又能毫不費力地加強這種氣氛,把劇情逐步推向高潮。此外,索福克勒斯還造成了一種使觀眾明白而劇中人不明白的戲劇情境;俄狄浦斯不自知的狀態,更加強了他的悲劇性。所有這些,使這部悲劇成了後世西方悲劇作家都想努力仿效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