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尉越澗的推讓反而成了會議的難題。

薑榮仁困惑不解,說:“越澗,市委組織部的這個考慮,主要是想給你創造條件,有利於開展工作,金江的同誌都會理解的嘛。”

他轉臉看著甄化杲說:“甄化杲,你說是嗎?”

甄化杲毫不遲疑地說:“是的,從目前情況考慮,尉書記兼任人大主任比較合適。”

尉越澗誠懇地說:“薑書記,不是我不願多幹工作,而是考慮了多方麵的因素,不兼任為妥。金江的情況對於我來說,是一張白紙,需要抽出時間學習調研;我不能到人大去坐班,也不可能有時間去主持人大例會和黨組會;還有,占了一個位置,必然有矛盾,班子內擺不平,影響團結。最好另選一位同誌擔任。當然,市委最後如何定,我服從安排。”

市委書記點頭,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問李平:“你們手頭還有什麼人選沒有?”

李平說:“前段考查中,有些人推薦了人大副主任馬愛國。”

薑榮仁問:“馬愛國多大年紀了?”

李平答:“53歲。”

薑榮仁說:“年齡倒也不大。馬愛國這個人我認識,人比較忠厚,就是軟了一些。上屆人大主任犯了錯誤,群眾意見很大。人大班子的人都知道他的事,就是不提醒。不堅持原則,你好我好,一團和氣,怎麼行?縣人大對一府兩院監督不力,去年金江縣打擊經濟犯罪出了問題,與人大監督不到位也有關係。”

李平說:“人大主任出了問題,影響很大,幹部群眾都要求把人大班子配強一點。我認為,以金江目前的情況看,還是尉書記兼任好,有利於加強縣委對人大工作的領導。”

尉越澗說:“據我所知,由縣委書記兼任人大主任在我市還沒有先例。”

李平說:“原來沒有,這次市委對各縣班子配備中,已有一個縣由縣委書記兼任人大主任。”

尉越澗不等薑榮仁表態,馬上搶過來說:“薑書記、李副部長,用人之道,重在人品。人大工作強與不強,不僅要靠人大自身的努力,還與縣委的領導大有關係。今後縣委一定加強對人大工作的領導。馬愛國,我不認識,如果人品好,我的意見就定馬愛國。”

他在心裏想:厚道的人好處,霸道的人難纏。在人們眼裏,人大雖然沒有多大實權,不過是一枚橡皮圖章,但是,法律賦予人大監督權、人事任免權和重大問題決定權,如果配了一個精明強幹而又胡攪蠻纏的人大主任,也夠縣委書記、縣長喝一壺的。

薑榮仁聽了尉越澗的話,毫不猶豫地說:“好吧,就定馬愛國。”

金江縣的班子實際上已經塵埃落定。餘下來的,無非是走走程序。

尉越澗的正式亮相是在當天下午召開的金江縣科級幹部大會上。

曆史與現實開了一個玩笑——清代的一座廟宇成了如今的縣委會議室,成了傳達發布全縣重大政治信息的場所,成了金江政壇重要人物亮相表演的舞台。

廟宇雖經過改造,仍殘留下舊時的痕跡。盡管開著日光燈,室內仍顯得暗淡。

市委組織部李副部長宣布朝陽市委關於金江縣委主要領導人變動的決定後,主席台上的尉越澗起身向台下鞠了一躬,台上台下響起禮貌的掌聲,人們的眼球聚焦於這個身材適中、穿咖啡色西裝的年輕人。在他們的眼裏,新書記神態穩重,已有幾絲白發的頭梳得隨意,顯得儒雅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