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返回渤海(2 / 3)

待人進來才發現是白日的趙淩將軍,隻見趙淩一進帳中便向袁熙跪下道,“多謝公子日間美言,免去下官皮肉之苦。”

袁熙忙扶起趙淩道,“趙將軍此言差矣,日前我已曾有言,若吾父親怪罪下來定一力承擔,不讓將軍受罰,卻不曾想,害得將軍丟了官職,應該是熙給趙將軍請罪才是。”

那趙淩是性情中人,一聽袁熙此言,也不矯情,哈哈一笑道,“二公子,如今趙淩不再是千夫長,不過一個小兵而已。吾看公子尚無親衛,不若調至公子麾下做親兵如何。”

袁熙一聽此言,眼中一亮,“如此甚好,哈哈。”兩人一見如故,在帳中一直聊到半夜方才隨便睡去。

***

翌日清晨

袁熙從一陣馬蹄聲中醒來,心道,“盟軍莫非要去長安了?”忙著衣出帳,卻發現一個個的傳令兵向父親大帳奔去,連忙起身也趕向大帳。

“報~~~~~將軍,曹操在滎陽遭遇董卓伏擊!”

“報~~~~~將軍,曹操已退居河內!”

“報~~~~~將軍,曹操殘部已到洛陽西城外。”

袁紹心中暗喜,但麵露悲切的對各位諸侯道,“吾曾勸阻孟德不要前往,未曾想他定要螳臂當車,唉,如今落的如此大敗,傳令速速接他到大帳,我等備酒為他壓驚。”

不多時,曹操和眾將來到大帳,袁紹已吩咐備好酒席,席間袁紹頻頻勸酒,曹操隻是不語,其他諸侯亦勸曹操寬心,曹操歎了口氣道,“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穀,製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曹操這段之所以引用三國演義,是希望大家知道的事情少說點。)

曹操說罷此言,席間頓時變得靜悄悄的,各諸侯麵麵相窺,無言以對,一時間,氣氛變得尷尬異常,袁熙聽到曹操此言,覺得天下大勢突然明朗,可是聽到最後,不免自己都覺得臉紅,心道,“十八路諸侯,隻有曹操一支追擊,真是雖敗猶榮啊。”

壓驚宴草草的就結束了,曹操見眾人如此模樣,便拱手向袁紹道,“本初,多謝今日款待,吾先行告辭了。”說罷也不等眾人反應,便帶領一千殘部奔洛陽東門走了。(三國演義上說是引軍投揚州,不知道是不是老羅搞錯了?應該是兗(yan)州吧。)曹操即走,北平太守公孫瓚也沒有久留,帶著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北上回北平去了。

聯盟軍諸侯散去之後,袁紹一時也不語,隻是坐在帳中發呆,眾人見袁紹如此,也不敢出言,突然一聲“報~~~~~”打斷了帳中的清靜。

“何事?”

“兗州刺史劉岱方才去尋東郡太守喬瑁要糧,喬太守不允,劉刺史便引軍殺入喬太守帳中,殺死了喬太守,並把五千東郡士兵收編歸在自己帳下,如今已經離洛陽而去了。”

“什麼!”眾人聽到傳令,不禁震驚了,好一陣,逢紀先回過神來,忙道,“主公,大事不妙,如今各諸侯已經各自離心,吾等也當速做打算。”

袁紹點點頭,“元圖以為,目前當如何?”

“主公,我們當遣散同盟,早回渤海,再做打算。”

“嗯,甚合孤意,傳令,今夜早作休息,明晨四更造飯,五更出發,速回渤海。”

“是!”眾人轉身退出去大帳了。

***

袁熙退出帳來,心中一片茫然,“盟軍終究還是解散了,真是應了烏角先生所說的‘勝非勝,敗非敗’,難道大漢朝的子民真的要遭殃了嗎?”想到百姓,袁熙又想起楊彪來,“唉,明日我等一走,叔公他們三個老人在洛陽如何才能活下去,洛陽的老弱病殘如何才能堅持下去呢?去看看三位老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