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成功地勸阻楚王放棄了進攻宋國的計劃,便起程回魯國。
途經宋國時,適逢天降大雨,於是想到一個閭門內避避,看守閭門的人,卻不讓他進去。殊不知,正是墨子剛剛挽救了宋國,是宋國的恩人。
墨子堅定地反對任何戰爭,認為天下“大為不義”的就是“攻國”,而是矢誌不渝地主張“非攻”。《墨子·公輸般》記敘的上述故事,具體地體現了他的一貫主張。他聞知公輸般製造了新的戰爭器械,並且將用於楚國攻宋,便日夜不停地趕了十天十夜的路來到楚國,先是義激公輸般,再又與楚王仔細分析攻宋的各種不義之處,坦直陳言楚王攻宋與有竊癖的人同類。楚王仍不改變攻宋的主意,墨子又以不惜死的無畏精神,終於成功地阻止了楚王,使弱小的宋國避免了一場戰爭的災禍。而墨子主動為此所做的一切,宋國人竟茫然不知。墨子途經宋國時,想到大門內避避雨,都遭到守門人的拒絕。所以《墨子·公輸般》篇末感歎道:“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眾人不知其功”與“眾人知之”兩相對比,更顯出墨子的偉大。“眾人不知其功”的義行,真正體現了見義而為的內涵。為天下百姓而勇於義,本不要什麼功名,更不應去“爭於明”。
羅爾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正義社會的受益者。是的,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團結和睦、扶危濟困、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社會裏,那麼,自己一旦遇到危難,就會有無數雙溫暖的手伸到我們眼前。因此,匡扶正義,弘揚正氣,人人有責。
正義需要維護
現代社會中,由於利欲熏心,公德喪失,個別人違法亂紀、坑蒙拐騙等損人利己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甚至危害到了我們的生命安全。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遭遇到這樣的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受到故意的損害、欺騙。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了這樣的侵害的時候,該怎麼辦?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決不能吃啞巴虧,更不能息事寧人,任其逍遙,而是應當通過正當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確切地說,這不僅是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是在維護正義。
王先生是位老實人,但他遭遇了這樣一件事:
他出差回來,從首都機場打車回到海澱知春路的住所,車費150元,而在王先生的印象中以往的路程都是100元左右。他心生疑惑,但還是不動聲色拿了發票下車。回到家裏,就撥打了發票上的士公司的投訴電話。
盡管他記不清當晚的路線,繞路與否僅憑發票和司機的證詞似乎不好判斷,但是,王先生還是下定決心不忍氣吞聲甘吃啞巴虧,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也要試試。電話很快撥通了,的士公司的一個工作人員記下了王先生的申訴和相關信息,表示七個工作日內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複。
幾天後王先生就接到那家出租車公司打來的電話,已經找司機核實了情況,司機確實繞路多收了他50塊錢,他們會把多收的錢退還給王先生,同時將對司機處以10倍的罰款。工作人員記下了王先生的地址,末了又向他表示了歉意。
王先生得到了讓他滿意的答複,但他又有點可憐那個司機了。
人家從早到晚在外奔波賺的也是辛苦錢,說不定有一家老小要養呢,十倍的罰款會不會太嚴苛了些?但是轉念一想,被他欺騙的乘客何止自己一人,但是投訴的恐怕屈指可數,所以就權當是自己在維護正義,不致使更多的老實人被宰。
推銷員小剛,因急著趕車但肚子又餓得不行,就借15分鍾等車的時間在站點開設的商店買點吃的。他問:“火腿腸多少錢一根?”攤主抬頭看看小剛,看出是要急於趕車。
“兩元。”
小剛一愣,這種火腿腸一般一元錢左右,他怎麼賣這麼貴呢?
再說,他當時兜裏的人民幣又不多,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太貴了。”
“要的就是這個價,嫌貴你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