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做人要有正義感,不要把正義看得無所謂(1)(2 / 3)

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求的還是對合乎“義”的事肯為,樂為。“為”在關鍵時刻可能表現為不畏強暴、不避鋒矢,但在更多的時候,可能隻需要做一件很簡單、毫無風險的事,也要拿出極大的勇氣。當你周圍的人都翻越隔離欄杆橫過馬路時,你卻要繞很遠的路去走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周圍的人會譏笑你膽小、迂拙,倘使你能不為所動,也算得上是見義而為之了。

“見義而為”,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為崇尚的美德之一,人們對見義而為的行為總是給予應有的頌揚,官方甚至給予當之無愧的榮譽和獎賞。沒有哪一個朝代不倡導“見義而為”之風尚的。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君子應當見義而為。

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說,具有仁義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於什麼呢?勇於仁,勇於義。但有勇的人卻不一定具有仁義的德性,因為有些所謂勇者,隻是勇於做壞事,為非作歹,或者隻是不問青紅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強調說:“君子以義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君子應始終把義作為至高無上的準則。如果隻是有勇而無義,就會犯上作亂。

隻有把義與勇相融相合,統為一體才能真正做到見義而為。

墨子懷抱“救世”的情懷行義天下,認為隻有義才能利民、利天下。所以,他以一個苦行僧的形象周遊列國諸侯,不僅極力宣傳他的學說主張,而且盡力製止非正義的、給天下百姓帶來無窮災禍的戰爭,達到了見義而為的至高境界。

天下有名的巧匠公輸般,為楚國製造了一種叫做雲梯的攻城器械,楚王將要用這種器械攻打宋國。墨子當時正在魯國,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動身,走了十天十夜直奔楚國的都城郢,去見公輸般。

公輸般對墨子說:“夫子到這裏來有何見教呢?”墨子說:“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你之力殺掉他。”公輸般很不高興。墨子又說:“請允許我送你十鎰黃金作為報酬。”公輸般說:“我義度行事,決不去隨意殺人。”墨子立即起身,向公輸般拜揖說:“請聽我說,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了雲梯,並將用雲梯攻打宋國。宋國又有什麼罪過呢?楚國的土地有餘,不足的是人口。現在要為此犧牲掉本來就不足的人口,而去爭奪自己已經有餘的土地,這不能算是聰明。宋國沒有罪過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你明白這些道理卻不去諫止,不能算作忠。如果你諫止楚王而楚王不從,就是你不強。你義不殺一人而準備殺宋國的眾人,確實不是個明智的人。”公輸般聽了墨子的一席話後,深為其折服。墨子接著問道:“既然我說的是對的,你又為什麼不停止攻打宋國呢?”公輸般回答說:“不行啊,我已經答應過楚國了。”墨子說:“何不把我引見給楚王?”

公輸般答應了。

於是,公輸般引墨子見了楚王,墨子說道:“假定現在有一個人在此,舍棄自己華麗貴重的彩車,卻想去偷竊鄰居的那輛破車;舍棄自己的錦繡華貴的衣服,卻想去偷竊鄰居的粗布短襖;舍棄自己的膏粱肉食,卻想去偷竊鄰居家裏的糟糠之食。楚王你認為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楚王說:“一定是個有偷竊毛病的人。”墨子於是繼續說道:楚國的國土,方圓五千裏,宋國的國土,不過方圓五百裏,兩者相比較,就像彩車與破車相比一樣。楚國有雲楚之澤,犀牛麋鹿遍野都是,長江、漢水又盛產魚鱉,是富甲天下的地方。

宋國貧瘠,連所謂野雞、野兔和小魚都沒有,這就好像粱肉與糟糠相比一樣。楚國有高大的鬆樹,紋理細密的梓樹,還有梗楠、樟木等等。宋國卻沒有,這就好像錦繡衣裳與粗布短襖相比一樣。由這三件事而言,大王攻宋不僅不能有所得,反而還要損傷大王的義。楚王聽後說:“你說得太好了!盡管這樣,公輸般為我製造了雲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國。”

鑒於楚王的固執,墨子轉向公輸般。墨子解下腰帶圍作城牆,用小木塊作為守城的器械,要與公輸般較試一番。公輸般多次設置了攻城的巧妙變化,墨子則全部成功地加以抵禦。公輸般的攻城器械已用完而攻不下城,墨子守城的方法卻還綽綽有餘,公輸般隻好認輸,但是卻說:“我已經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對付你,不過我不想說出來。”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用來對付的方法是什麼,我也是不想說出來罷了。”楚王在一旁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到底在說什麼,忙問其故,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死我,殺死了我,宋國就無人能守住城,楚國就可以放心地去攻打宋國了。可是,我已經安排我的學生禽滑厘等300人,帶著我設計的守城器械,正在宋國的城牆上等著楚國的進攻呢!所以,即便是殺了我,也不能殺絕懂防守之道的人,楚國還是無法攻破宋國。”楚王聽後又是大聲說道:“說得太好了!”他不再固執地堅持攻宋,而是對墨子表示:“我不進攻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