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冀州,韓馥大驚。慌聚荀諶、辛評二謀士商議。諶曰:“公孫瓚將燕、代之眾,長驅而來,其鋒不可當。兼有劉備、關、張助之,難以抵敵。今袁本初智勇過人,手下名將極廣,將軍可請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將軍,無患公孫瓚矣。”
韓馥即差別駕關純去請袁紹。長史耿武諫曰:“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乳哺,立可餓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
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擇賢者而讓之,諸君何嫉妒耶?”
耿武歎曰:“冀州休矣!”
於是棄職而去者三十餘人。獨耿武與關純伏於城外,以待袁紹。
數日後,袁紹帶著沮授,荀攸,張遼,張頜,太史慈等率軍而來,顏良,文醜自然隨侍左右,其餘人等皆在家守城不提。
韓馥聞之,大喜,親率眾人出迎於城門外。袁紹見此,遂下馬,去見韓馥。
韓馥見袁紹至,捧著授印上前道“本初兄一路辛苦了,請接此牌印,全領冀州,我當上報天子,表將軍為冀州牧”。
袁紹見此,假意推辭道“公以我何人也,我今仗義而來,特為大義,豈是貪圖冀州之地乎?”。
韓馥力勸道“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相後裔,名震九州,正宜力扶社稷,就萬民於水火之中。弟德薄才微,不堪刺史之位,望兄務要推辭了”。
沮授也道“既然州牧大人如此之說,主公就不要推辭了”說著以目示眾人。
眾人會意皆道“請主公就領冀州之地”。
袁紹見此,無奈道“也罷,我就權領冀州,待有大賢之人,我在讓之”。
於是荀攸上前,從韓馥手中接過牌印,自此袁紹就是冀州的主人,諸將見此俱大喜不已。
韓馥交接了牌印之後,遂請袁紹進城。袁紹點點頭,與韓馥並肩而入,眾人跟在後麵。
正行之間,忽二人從城門處殺出,韓馥大驚,轉眼看去,原來是耿武,關純。隻見耿武、關純拔刀而出,欲刺殺紹。
韓馥見此大驚道“二公如此意欲何為?”。
耿武,關純道“特為主公雪恥”說著就要殺向袁紹。
袁紹見此無奈的笑了笑,顏良,文醜不待吩咐,早將他們擒下了,剛想立斬他們。
荀攸諫道“主公方領冀州,應以安撫人心為上,切勿先殺忠臣呀”。
袁紹點點頭,道“念二位忠心為主,權且饒爾等性命,如有再犯,定斬不饒”。
顏良,文醜領命遂放了二人,韓馥見此鬆了一口氣。二人見自己刺殺未遂,口中大罵不已。韓馥怕我動怒,遂讓人將他們暫且收押,聽候發落。
這段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在韓馥的陪同之下,我們向刺史府而去。之後自然擺宴慶賀,袁紹許諾冀州眾文武官職不便,是以賓主盡歡而散。
袁紹見大事已定,遂命軍士回渤海將此事告之留守眾人,讓他們速來冀州,處理政事。至於渤海防務交與荀彧全權處理。暫且不提。
卻說公孫瓚知袁紹已據冀州,遣弟公孫越來見紹,欲分其地。
紹曰:“可請汝兄自來,吾有商議。”越辭歸。
行不到五十裏,道旁閃出一彪軍馬,口稱:“我乃董丞相家將也!”亂箭射死公孫越。從人逃回見公孫瓚,報越已死。
瓚大怒曰:“袁紹誘我起兵攻韓馥,他卻就裏取事;今又詐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報!”盡起本部兵,殺奔冀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