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學的招式雖生澀變扭,但身法卻是靈動巧妙,一個箭步直朝李嘯雲的麵部攻去,使得又是一招“孔雀開屏”此招乃是相傳當年聖祖釋迦牟尼在靈山上靜坐修禪,領悟上乘佛法,難以行動自如,相反全身僵坐,氣息細微,宛如死去一般,佛教有坐枯禪,所謂則是靜思參禪,不食不喝,不動如山,如同泥塑,已至思想境界的一個瓶頸,若要突破必定是集中精力,於外事外物不顧,全然心如死寂,神遊物外之境。釋迦牟尼還有三日便可修成正果,參悟禪機真理,不料西天飛過一隻孔雀,見靈山上有一人枯坐不動,便將其整個吞下,當時佛祖正置緊要關頭,無法動彈,更不能設法脫身,靜候功德圓滿,而,得悟正果,設法從孔雀的肚子裏破體而出,顧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既要普度眾生,不能妄動殺念,又想所悟禪機又因孔雀誤吞了自己才修成正果,於是直到三日後才將佛祖誕下,其時孔雀後體金光呈獻,宛如萬道光芒,於世間最美也不過與此,釋迦牟尼得念恩惠,尊奉孔雀為佛母,又稱“大倫孔雀明王”自禪宗二十八祖達摩東渡,在少林寺麵壁九載,終於悟出正道,遺下少林七十二絕技,將聖祖釋迦摩尼當年得到一刹那化為上乘武學招式“孔雀開屏”,此招雖通與大慈大悲如來手,千手如來掌等,看上去宛如千招齊至,掌影鋪天,令人眼花繚亂,但大慈大悲如來手,千手如來掌都講究詣高精煉,所擊出的每一如同同一時間擊出,迅雷疾電,無法用肉眼辨識,而且每一掌的勁力講究亦是意道力隨,絕無讓每一式落空,讓對手再有反手餘力。足見非十年如一日的修煉方能達成,威力定然驚人,但是羅漢拳中的“孔雀開屏”隻計使招之快,應變自如,所擊去的每一拳不及上乘少林絕學中的要旨那麼維艱,但求虛實夾雜,擾人心神,其他的拳影不過是迷惑對手,隻有一招能擊中便達成目的,但那眼前四麵八方皆是拳影,難辨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李嘯雲與趙瑗瑗又在深夜之中打鬥,更是如蒙上黑紗,隻覺眼前全是黑影,快似閃電,無法靜下心來想應對破解的招數,何況被她先是攪得心緒不寧,不由惶急,更無臨敵經驗,就算有上乘神功護體,也是束手無策,眼巴巴地挨打的份,原本比武鬥勝講究瞬息之變,稍有猶豫便會顛倒勝負關鍵,李嘯雲遲遲拿不出化解的招式,隻得甘心認栽。
趙瑗瑗使出這招已是到達極限,難怪當時傳授武藝的圓通師父再三叮囑這招要慎用,沒有深厚的內力催動,完全是兩敗俱傷,今日得以印證真是所言非虛,立見喘息籲籲,身手也大大地遲滯許多,就像是在獨自一人僅憑一口氣快速地擊打沙袋,越打越累,越打越快,直至最後也是頭昏眼花,喘氣心跳,不亞於自己奔襲之後的感覺,整個胸膛都快要炸了一般炙烤難受。李嘯雲起初還道是她在麵前展示她的優越長處,跟自己比快,但遲遲未覺一拳半式沾到自己的身子,緊張的連胸口的氣息也壓抑停頓了,呼吸也凝屏起來,不過倏爾之際,直聞她嬌喘籲籲,呼吸不暢,不禁好笑:“原來你根本就不能運用少林武功的剛猛強烈,於你無益,沒有強渾的內力催動如此耗神費力的上乘招式必定是有損元氣,不出片刻便將自身破綻暴露無遺,真是不自量力,好勝逞能。”不加細想便使出最近本相傳授自己,並練的純熟自如的龍爪手來,腦中情急之餘來來回回不住地想記起招式,但能運用上的是乎也就幾招,真是緊要關頭技窮,所以便將雙手成爪,齊齊地向趙瑗瑗胸前抓去,正是“雙龍搶珠式”。
而趙瑗瑗的“孔雀開屏”也正巧逼近,二人拳掌說來也怪,正巧碰在一處,李嘯雲抓住了趙瑗瑗的雙手,甚覺得意:“正好啊,若是比拚勁力,我定猶勝於你,到時候看是誰占上風。”腦中無數個壞念頭在盤旋計較,存心要令這位一再找自己難堪的師弟敗折在自己手下,更泄憤解恨,原因是你自己撞上來,怨不得他人,何況自己父母之仇趙家也要算上一份,如此不必絞盡腦汁,大費力氣就令趙佶痛不欲生,心下不免得意萬分。
但閃念之際又在想這樣隻遷怒於她未免太便宜了此人,首惡未除,難免令趙佶這樣位高權重之人有了戒備,更何況殺了她於自己的仇恨全然無益不說,還變成了一個通緝重犯,無路可逃,天下皆是趙家的,自己孤立無助,插翅難飛,定會被各州府縣衙緝拿、或是頑抗不從當場斬殺,自己這不是自掘墳墓,白白送死不成,倒不如投其所好,攀附而上,憑借她對自己的坦誠忠厚,博得信任,有朝一日得其蔭蒙混入宮中從長計議、再作打算。為報大仇,男子漢能屈能伸,何足道哉?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韓信且有胯下之辱,自己豈能小不忍則亂大謀,任氣衝動,白白喪命事小,父母大仇不能不報。於是手上未施勁力,直待趙瑗瑗能自掂輕重,明白此節利害,感懷在心,自己是有意相讓,並非在拳腳招式上輸於她。
趙瑗瑗雙拳被他抓住,當時便是一陣詫異,沒想李嘯雲竟然能在深夜之中捕捉到自己的動作,簡直難以置信,愣傻驚呆了,不再比下去了,勝負一分,意在知難而退否則輸了拳腳還被李嘯雲輕視。一陣惘然之下,身子重心卻是收刹不住,整個人向李嘯雲倒去,李嘯雲被她身子一壓,也是向後仰倒,兩個人摔在一團,被趙瑗瑗壓在地上,腦中一片空白,心中卻是千頭萬緒。正置此時,李嘯雲觸手之即隻覺兩團軟綿綿,心頭一凜,慕自納罕,不明何物。隻聞趙瑗瑗嚶嚀一聲,聲音如蚊鳴,這時才反應清醒,自己正與趙瑗瑗同時倒在地上,自己的手被她整個身子的重量壓降過來,情不自禁地防止她摔痛受傷,便用雙手支撐住她,不料正巧碰到她的軟綿綿,一時未念及她是女兒身,於緊要關頭無暇思索,顧及不全,自然有了輕薄行為,腦海中頓時驚恐,胸膛內如搗鼓擂錘一般咚咚咚地跳個不停,額角冷汗直涔,連呼吸都屏製住了,趙瑗瑗與李嘯雲肌膚相近,盡在衣物之隔,何況倒於地上,若是同性倒也無妨,頂多出於情急無奈之舉,落得個大為不雅;但李嘯雲已知趙瑗瑗喬裝打扮混入一群和尚之中偷樂玩耍,這樣卻是大傷風雅,宋朝是極重禮數,講究男女授受不親,雖說是顧惜對方是嬌滴滴的女兒身,但也不能做道德敗壞,有傷對方清譽之事,今後傳了出去,於趙瑗瑗名節有損,真是愧莫歉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