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附錄(2)(3 / 3)

92.沒有離開語言的符號,符號僅僅是語言屬下的一個層麵而已。藝術符號亦如是。用符號的概念來談論詩亦如是。

93.縱觀思想史(包括詩學),主義實質是片麵性的代名詞,亦即方麵性的代名詞,反映著人的認知能力,反映著語言思維偏向。

94.漢語新詩要發揚漢語詩歌傳統,要發揮漢語思維偏向優勢,要向各國詩歌取經,但不能像盲從他人思維丟掉諸如大豆、稀土市場一樣,丟掉自己的漢語新詩。

95.一個優秀詩人不能缺少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包容之心以及同情之心。

96.優秀詩人總是離不開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的陶冶。無論具體寫作采取肯定立場或者否定立場,優秀詩人必定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97.把語言的內容與形式看成是一對矛盾,是極左思想。有一種帶有極左思想的對語言的看法,把語言的內容與形式分為三個發展期:即內容過重期、內容與形式相協調期、形式過重期。其實,語言一旦生成,也就是說一旦稱之為語言,內容與形式是相協調的,它的發展兩者是相隨的,如果有一者發展跟不上,自然不能稱之為語言。認為內容過重是因為隻看到一部分形式,認為形式過重則是因為隻看到一部分內容。

98.“吃飯了”的內容與語義是一致的,其形式是單一的經驗形式;“肚子疼,上醫院”的內容與語義是不一致的,其形式是複合的經驗形式。前者和後者的內容與形式都是相協調的。如果把後者看成內容過重,就是把複合的經驗形式當成了單一的經驗形式。

99.這些年,從包括《印象·劉三姐》在內的與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緊密融合的一係列藝術創作行為,到北京奧運會讓世界用無與倫比來驚歎的開閉幕式,直至將來式的以城市廣場為背景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意象思維,是書寫在中國現代大地上的一首首大詩。

100.高於語法就是在語義上超越語義的感性化修辭。漢語新詩意象化的極致,就是讓盡可能多的讀者可以感受到這種感性化修辭營造的意境。

200首(組)短詩和幾篇詩話體的序、通信、詩品鍛造成了一枚釘子——《一枚釘子前進》這本詩,它們的確不可分,它們是創作與創作理論的合金鋼。〇七年初,我心血來潮妄定了三年完成這本詩的計劃,當時要求達到的基本目標主要是:養成“新自由體”詩的語言自覺;在“新自由體”詩直擊本質原則下,自覺把握和運用“像”與“不像”寫作結構與寫作技巧;探索在“新自由體”詩直擊本質原則下意象的營構與創新。沒想到,一進入思考與創作,一切界限都被打破了,因為我的思考是從中西的語言思維及其文化比較開始的,很快就從語言、文化進入哲學、邏輯、社會、政治、曆史、宗教、美學、心理、修辭等等學科領域,以及它們相互交叉形成的邊緣學科,並由此走向藝術的天地、文學的世界,看到了詩學的城廓。可以說,一枚釘子在洞穿一切地前進,與別人碰著就會傷著別人,因此,我默默地與自己作戰,新我、舊我都傷痕累累。我很感謝魏景威先生加入了我的探討,他讓我的思考更深入更廣闊;我由衷地感謝那些上名沒上名的詩人、學者,無論我認同或不認同他們的觀點,但不可否認是他們的思想火花,推助我遠遠地超越了自己既定的目標,從苦思之境進入了趣味之界。這本詩讓我感受到了詩的無窮趣味,也深深地享受著有限語言無限運用的快樂和漢語言思維之美。

感謝廣西書協理事、南寧市書協副主席潘繼坦先生揮就書名。

已醜年冬於武鳴·無眠孤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