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出版後記(1 / 1)

語言思維、語言思維偏向與人的生存、民族的生存息息相關,同等重要。一個泱泱大國,倘若忘卻自己民族的根,不傳承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不張揚曆經千萬年形成發展的民族精神,能不出現文化亂象?我以為漢語新詩務必堅持漢語思維或漢語思維偏向,隻有這樣才能凸顯漢語詩歌意象化與音樂性的獨特性,充分展現漢語詩歌無限魅力的一麵,也才能與中國文化的非凡貢獻所相稱。這本詩正式出版時,特意將幾位學者的隻言片語,甚至高玉先生僅四個字的客套話,編入了自序前,是想說當今寫詩,是不是該多幾分令人景仰的學者風範和學術品格?盡管當今的學術界已被一些人命名為學術江湖,但真正的學者並不江湖,我相信,詩界同樣有不入江湖的力量存在。這是漢語新詩的希望。至於“與詩有關的胡言亂語”附錄,則當是這本詩的省略號了。遺憾的是,由於篇幅原因,魏景威先生的來信未能見版,在此深表歉意。

出版之際,衷心感謝熱情指導和鼓勵的詩人、學者,以及詩友同仁。真誠感謝北京瑞知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作家出版社編輯老師的默默奉獻,特別感謝劉楓先生為出版發行負出的辛勞。也謝謝讀者的抬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於武鳴·無眠孤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