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中華心裏,對於同學們的感情,還是十分重視的,隻不過自己的心中,有一股“智慧的傲氣”。
郝中華此時心裏不禁想到了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中有一句講“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今天看到同學們的樣子,不由得想起自己剛剛進入高中時的樣子,使得郝中華的心中,也不禁有了一番感慨。
唐朝韓愈寫的《祭十二郎文》上麵說道:“吾年為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郝中華雖然沒有視茫發蒼,但是一想到時間流逝,自己還沒有來得及讀更多的書,而同學們就要分離,心中就甚是唏噓。
“行了,郝中華,你講的夠多了,坐下歇會吧。今天同學聚會,讓大家都說兩句。”郝中華聞言,知道此時說話的,是自己所在班級的女班長顏羅敷。
顏羅敷容貌秀美,是整個高三年級的校花,成績在全年級也是數一數二的,同時又很有管理能力,在整個年級當中威信頗高,當然,追求者也是很多。
從高一開始,郝中華就頗為恃才傲物,神龍見首而不能見尾,對老師們,尤其是曆史老師和語文老師,極盡挑錯之能事,搞得堂堂教師在郝中華的麵前,尷尬地見到都繞著走,頗有傅斯年,錢鍾書之遺風。
為了對付郝中華的魏晉風度,顏羅敷作為一班之長,也沒少為了郝中華的事情而跟他嚼舌頭。郝中華對於一般的人,自然不會當一回事,早就用《詩經》《尚書》《資治通鑒》裏的典故反擊回去了。但是對於顏羅敷,郝中華始終沒有這樣對待,因為誰也不願意唐突佳人,所以就老老實實聽著。
就這樣,到了高二文理分科的時候。郝中華本來自然是想要選文科,但是他無意中看到了顏羅敷選擇的是理科,郝中華不知道為什麼,居然也把自己的誌願改成了理科。分到理科班之後,郝中華和很多不解的同學一樣,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開始郝中華以為,自己改學理科,是因為不想聽到曆史老師漏洞百出的課,自己也懶得給啊挑錯,來理科班,自己就完全聽不懂了。可以盡情的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越到後來,尤其到高三以後,郝中華越覺得這個理由站不住腳。
知道有一天,顏羅敷一襲長發,秀色可餐,娉婷綽約地站在自己的麵前,質問自己的數學作業為什麼沒有交的時候。郝中華這時心中突然明白了:自己喜歡顏羅敷。也正是為了這個,自己才轉來學理科的。
雖然喜歡,但是郝中華並沒有跟她明說。因為在一個“以成績論英雄”的學校,沒有良好的成績,幹什麼都沒有底氣,雖然郝中華自己的心中始終在“養浩然之氣”,不屑於物,“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看不起學校應試教育的死板和壓迫人性。但是別人卻不會這麼想。
裴多菲講“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但是從此之後,郝中華每次逃課去校外看課外書的時候,總會在臨走之前,多看顏羅敷一眼,此時的她,多半在埋頭寫作業。而郝中華的心裏,始終會縈繞起唐朝韓愈《諫迎佛骨表》中最後的那句話:“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