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發生的事情,顯然嚴重打擊了尚不知“水密隔倉”為何物的交趾水軍的士氣。超遠射程的弩炮、弩機;用水澆不滅的大火;走舸撞不沉的戰艦……一向稱霸南方的交趾水軍,仿佛麵對著一支由怪物組成的艦隊,不知所措。
而且他們還處在下風。
但宋軍沒有給他們緩過氣來的機會,接近宋艦的走舸,受到更密集的火箭攻擊,宋軍的炮手開始用手向交趾走舸投擲火油彈,隻見走舸一艘接一艘的沉沒,僥幸撞上宋艦的走舸,也難逃覆轍,小小的走舸,根本沒有與福船級的戰艦進行接舷戰的能力。盡管這些走舸上的交趾水軍依然用他們僅有的火箭頑強地攻擊著強大的宋軍艦隊,在甲板、船倉與宋軍進行著白刃戰,但是戰爭似乎已經沒有了懸念。
走舸後麵的交趾鬥艦也已經失去了與宋軍進行接舷戰的勇氣,交趾主將的座艦,率先開始轉舵。十幾艘鬥艦,也紛紛開始調轉船頭。
“留下一半戰船收拾這些走舸,其餘戰船升起所有的船帆,隨我追擊!”薛奕並不滿足於這點戰績,他要全殲這隻交趾艦隊。
但便在此時,左翼忽地傳來轟地一聲巨響——一艘宋艦為了避開一艘衝向自己的燃燒著的走舸,在轉舵時正好碰上衝過來的友艦,將友艦的船頭撞掉了一大塊,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另一艘燃著熊熊大火的走舸,瘋了似的撞到了受傷的宋艦上,幾塊著火的木板正好打到了裝滿火油彈的壇子裏,宋艦的甲板上,立時燃起滔天大火。
“繼續追擊!”薛奕鐵青著臉,重複了一遍命令。
薛奕的座艦上,所有的風帆全部張開,不依不撓地朝著交趾鬥艦逃跑的方向追去。
交趾水軍更加熟悉海洋的情況,而宋軍戰艦卻有更快的速度,這場南海上的追逐戰,持續了三個多時辰之後,交趾水軍的主將,才不得不麵對必須一戰的現實。而當雙方再次交戰之時,除去在追逐的過程觸礁沉沒以及落隊的戰艦,交趾水軍隻餘下十艘戰艦,而薛奕的身後,也隻有六艘戰艦。
交趾水軍仿佛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在數量上,他們再次占據著絕對優勢。對宋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心懷忌憚的交趾水軍,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接舷戰上。不顧宋軍的箭雨,交趾主將命令自己的艦隊一麵用弓箭回射,一麵不顧一切地靠近宋艦。
但當交趾的鬥艦快要靠近宋艦之時,怪事發生了——宋艦竟然紛紛主動靠了過來,率先用烏鴉嘴搭上了交趾的鬥艦。交趾的水軍將領們甚至沒有時間嘲笑宋軍的“有勇無謀”——準備接舷戰的士兵都聚集在甲板上預備著廝殺,這時候,從宋艦上扔過來十幾個黑黝黝的東西,上麵還有一根線在飛速地燃燒著——緊接著,轟,轟,巨大的爆炸聲在一艘艘交趾戰艦上響起,許多人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便被氣浪衝到海裏,甲板上到處都是血肉橫飛……交趾艦隊的主將和他的十餘個僚屬被當場炸死,交趾士兵還未來得及從霹靂投彈的爆炸中回過神來,宋軍士兵已經踏著烏鴉嘴衝殺過來……
15.
“此戰得勝,交趾人見識到薛奕的艦隊,便能知道大宋隨時能向紅河出海口運送數以萬計的精兵,並且可以水陸夾擊河內。這樣的情勢下,李常傑斷不敢拒絕朝廷的任何‘美意’。”樞密副使王韶向皇帝介紹薛奕海戰勝利的經過時,聲音亦抑止不住激動。海上的功業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薛奕的官職低微,沒有資格直接遞送奏章——但這一次勝利之後,他的身份、地位都必然會有所不同。
石越也笑道:“是以大宋水軍在吉婆島駐紮數日之後,李常傑最終答應了朝廷的所有要求,沈括與薛奕一道和李乾德簽訂了盟約後,已準備啟程回國。”
“這是《升龍府盟約》的大概內容,還要請皇帝欽準——”韓絳也顯得甚是高興,“交趾永為大宋藩屬,交趾嗣子繼位,須經大宋皇帝冊封。交趾不得對他國稱臣。大宋皇帝恩許大宋臣民與交趾互市,大宋船隊可在交趾沿海指定的十三個城鎮與交趾互市,關稅不得超過二十分之一,前十年之關稅由大宋征收,用以補償大宋軍費。交趾須為大宋船隊提供有償補給與幫助。吉婆島與對岸之歸義城(注:海防)為大宋國土。交趾須協助大宋修築歸義城。交趾須協助大宋各學院學生在交趾進行博物考察。交趾明定儒家為國本,用儒家經典進行科舉考試選撥官員,大宋有償協助交趾創辦學校。大宋許可交趾臣民赴大宋參加科舉考試,中第者可以回交趾擔任官職。交趾嗣子必須在汴京蕃學受三年之教育。交趾每年朝貢之物為……”
王珪首先皺起了眉來,笑道:“臣怎麼聽著這個盟約似乎給朝廷帶來了一堆麻煩。除了得到一個海外小島和一個城池外,什麼也沒有。築城、守城,都是一大筆開支。”
石越見皇帝也有疑惑之意,連忙笑道:“歸義城與吉婆島,不過是監視李乾德之意。隻須派數百人駐紮便可,隻要我們有隨時奪回來的能力,這種海外之土,就不用勞民傷財的去駐守。陛下可以下德音,將要處死的刑犯全部流放到那兩處去編管。這份盟約真正的目的,是為陛下子孫得到了交趾一國的臣民。”
“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