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典製北門(13)(2 / 3)

“下藩萬萬不敢。”李常傑謙聲道,一麵又申訴道:“隻是在下聽說新上任的蘇知州,依然在訓練兵丁,大修戰備……”

“這個將軍不用擔心。”沈括打著官腔,拖長了音調說道:“各地守備是為了防範盜賊,那是平常之事。朝廷知道郡王忠心耿耿,這才派我不遠萬裏而來,晉封郡王為南平王——這是前所未有的恩典。將軍可轉告郡王,隻要不生貳心,朝廷更可賜丹書鐵卷。”

當時但凡交趾嗣子繼位,請命之後,宋朝就會賜封交趾郡王,幾年之後,再次請命,才會晉封南平王,而且,宋朝從來不肯封交趾郡王為“國王”——這個待遇,遠遠不及高麗,甚至連占城都不如。原因當然是因為自秦漢自五代以來,交趾一直是中國郡縣,在宋朝看來,交趾與幽薊、靈夏無異,不過是個分裂政權而已。想西夏為了得到個“國王”的封號,和宋朝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交趾實力遠遠不如西夏,宋朝隻是因為曾經出兵恢複受挫,戰略重心又在兩北,無暇南顧,才勉強容忍它割據。這已經是心中抱憾,怎麼還可能輕易給“國王”的封號?

但這般待遇,對於交趾君臣來說,卻也是十分不滿的。雖然宋使親自來升龍府晉封李乾德為“南平王”,也是莫大的麵子。但到底也不過是個姿態而已。而所謂的“丹書鐵券”,從曆史的經驗來看,與其說是免死金牌,倒不如說是催命符。凡得過“丹書鐵券”的,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李常傑心中暗罵,臉上卻笑道:“皇上隆恩,下藩君臣,莫不感激!”

沈括這才笑道:“朝廷知道交趾物產匱乏,已下令沿邊各州,不得阻礙互市。並將派遣市易船隊前來交趾各沿海口岸,與南交互市。這是千古未有之恩典,於南交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朝廷希望交趾為船隊提供靠岸的港口,進行補給與市易。中國地大物博,盡是繁華之地,本來也無求於交趾。朝廷這一番好意,想來將軍不至於拒絕吧?”

“這……”李常傑倒吸了一口涼氣!交趾一向不許宋朝船隻來貿易,偶有船隻,也要進行種種限製,就是怕讓宋人知道國內虛實,同時也避免宋朝的影響向各個部落滲透,這時沈括打著互市的名義,要求從海岸進行互市,李常傑不免又驚又疑。

“沈大人,這曆代以來,都是從陸地進行互市……”

“大宋自有大宋的規模製度。陸地海上,都是一樣的。這些船隊不僅僅要在交趾停留,還要向更南的諸國宣播大宋皇帝的恩澤,將軍難道連朝廷一番好意,也不願接受?”

“絕無此意,絕此無意,隻是尚有諸多不便,還要一一上達……”

“提轄,蘇先生已經上了交趾人的大船,交趾船隊還沒有停下來。”

薛奕黑著臉,望著交趾人的船隊,雙唇緊閉如鐵。交趾船隊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了……

“提轄,交趾船隊進入弩機射程!”

“交趾船隊進入弩炮射程!”

薛奕雙瞳忽然縮小,狠狠地盯著眼前的船隊,猛的拔出刀來,喝道:“滿帆,彎月陣,弩炮攻擊!”

如同雷霆響起,進攻的鼓聲打破了海麵的寂靜,數以百計的弩炮忽然同時發射,如同漫天冰雹散落,成百上千的火油瓶撲天蓋地的散落交趾船隊,炮雨方落,一次可以發射數十枝火箭的床子弩發出“嘭嘭”的聲音,上千枝火箭如蝗雨船射向交趾船隊,高速飛行的弓箭與空氣摩擦,立時便燃,一波攻擊過後,交趾的走舸艦上,霎時到處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交趾水軍完全沒有料到在自己理解的射程之外,會遭到宋軍的突然攻擊。在這波猛烈的攻擊之下,數十艘走舸頓時亂成一團,有一艘走舸戰艦慌忙轉舵,卻不小心與友軍撞在一起,結果兩艘戰艦一同漏水,尚未交戰,便做了海底亡魂。有些戰艦想用海水來澆滅大火,不料以水燒上,大火反而越燃越大。隻見海麵上烈火熊熊,將海水映得通紅,交趾戰艦上不斷傳來哀號聲,許多的士兵紛紛棄船跳海逃生。

但在這一片混亂當中,也還有二十來艘走舸衝了出來,其中還有數艘真是悍不懼死,船上一麵燃著大火,一麵以驚人的速度,衝向宋軍戰艦。

“弓箭手!”薛奕沒有時間慶祝第一輪攻擊的成功,果斷地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宋軍的弩炮手們飛速地計算著投射距離,甲板上的戰士們則已排成了方陣,拉弓引箭,輪次向逆風衝擊的交趾走舸攻擊。一時間,南海的海麵上,鼓聲雷動,箭如雨下,炮若蝗飛,又有幾艘走舸終於支持不住,緩緩沉入海中。

但雙方戰艦的距離也終於不斷地靠近。一艘奇跡般逃過宋軍幾輪打擊的走舸竟衝到了一艘宋軍戰艦之前,尖銳地船角狠狠地撞進了這艘宋艦的船身上,宋艦立時裂出一道大口子,海水嘩地湧了進去。

交趾戰艦上頓時傳來一陣巨大的歡呼聲——但這歡呼聲很快便變成了驚諤——受創的宋艦並沒有沉沒,反而趁著交趾走舸那一瞬間的失神,宋艦將幾塊烏鴉嘴木板搭在了走舸之上,一隊隊的宋軍蜂擁而入,斫殺著瘁不及防的交趾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