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典製北門(12)(1 / 3)

“沒什麼天經地義的。本朝徭役多重,相公豈能不知?能便百姓、利國家的事才是天經地義。若有一位君主,願意節儉開銷,讓百姓免服徭役,難道相公認為這是不應該嗎?”

“那自是仁政。不過事情總要可行才好。”司馬光捋須道。

“必定可行。”石越的眼中露出熱切的光芒,“但會損害到胥吏的利益,也許會讓其怨聲載道!”

司馬光不屑的說道:“不必理會他們。子明,且說說你的辦法。”

“本朝養了百萬之兵,禁軍要打仗,不得不養。教閱廂軍是禁軍的補充,也未嚐無用。但是那些不教閱廂軍,又有何用?這些軍隊,成為了各級官員役使的奴仆,或者幹脆是虛占名額,被人吃空餉,空耗國庫。但是這些廂軍,卻是老於官府差遣的人,他們深知下層情弊,沒有小吏能欺負到他們。我的想法,就是把一部分差役,固定交給不教閱廂軍去做,他們力有不及的,再去募役。”

司馬光靜靜聽完,思忖良久,幾乎是同情的望了石越一眼,道:“這近於空想。”

宛如一盆冷水潑頭而來,石越萬萬料不到司馬光給自己的設想如此評價。他愕然道:“為何說是空想?”

“下層之事,千頭百緒,不是二三十萬廂軍做得完的,縱然做得了,也不可能把這些廂軍分配到各縣去,否則廂軍就不再是廂軍了。還有一些事情,比如催稅,又如何能夠讓廂軍去做?若依老夫之見,為政務在簡要。子明果真有意惠民,不如想辦法說服皇上,將一些不必要的役稅科目廢除,何苦如此繁瑣?”

石越默然良久,忽然問道:“相公的《資治通鑒》,已經修到魏晉了吧?”

“正是。”司馬光狐疑的望了石越一眼,不知道他怎麼突然問到這個上麵。

“各朝各代,科役減了又加,加了又減,由此導致的治亂循環,不知道相公如何看待?”石越的語氣尖銳起來,“相公是要歸之於天命嗎?”

司馬光略略遲疑,道:“正是。治亂循環,本是天理。我輩再怎麼努力,也隻能讓治世長久一點,亂世減少一點,卻不能阻止亂世的到來。”

“那麼為何遠古之世,太平有千百年,近古卻不過二三百年?”

“因為後世德化不淳。”

“那麼有何良策?後世的人就一定要接受二三百年一亂的命運麼?”

“孔聖之學,可以救之。”

“孔子以後,多不過四百年,短不過數十年,必有一亂。又是何故?”

“因為後世未能複古。”

“給相公宰相之位,五十年的時間,相公能複古嗎?”

司馬光一怔,遲疑了好久,終於還是搖搖頭,道:“不能。”

“一百年時間,能嗎?”

司馬光又沉吟了一會,終於誠實的說道:“不能。”

石越又追問道:“使諸葛亮、魏征複生,能否?”

司馬光頹然搖頭,道:“憑一人之力,便是孔子複生,也在能與不能之間。”

石越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又談什麼為萬世開太平?”

“若眾人齊心,尚有可能。”司馬光忽然抓住一根稻草。

“相公修史,以古可知鑒今,可曾見過有所有的讀書人一條心的時候?”石越毫不客氣的駁斥道。

“這……”

“今天大宋要做的事情,是天地間一大變局。不僅僅事關大宋的禍福興亡,也關係到華夏能否脫離這一治一亂的宿命。”石越情不自禁的站起來,雙手揮動著。“憑借德化不能完成的事情,我們要用更出色的製度來達成。我不憚煩瑣,要用廂軍來解決役法的事情,就是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役法的弊端。”

“製度?”司馬光完全不相信這套說辭。

“不錯,為後世立下可以效法的規模製度,最重要的,是要讓後世不能隨意的破壞這個製度。”

“今日我們可以敗壞祖宗法製,後世為什麼不可能敗壞我們立的製度?”司馬光語帶譏諷的說道。

“我們的製度若不合時宜,也會被淘汰。但是它本身要有足夠的力量,去製約一些不必要的破壞。”石越沒有理會司馬光的語氣。

司馬光搖搖頭,板著臉說道:“老夫不相信有這樣的東西存在。人若死了,一切作為,皆由後人做主,又豈是你我所能左右的?秦始皇欲傳萬世,二世而亡,為萬世笑柄,子明不要步他的後塵才好。”

石越終於知道自己要說的東西,畢竟缺少說服力。他已經明白對司馬光,隻能夠退而求其次,得到他的有限支持便是成功。至少司馬光是讚成減免役稅的。“那就由我來開源,由你來節流吧。裁並州縣的事情,你總不會反對吧?”石越望著司馬光,無可奈何的在心裏安慰著自己。

司馬光果然沒有反對裁並州縣的計劃,不僅如此,他在給皇帝的第一份奏疏中,提出了包括正式廢除免役法、募役法,恢複差役法,減免數項差役,將八等縣(注:宋製縣分赤、畿、望、緊、上、中、中下、下八等)改成三等,裁並戶數不足三千戶的縣,廢並所轄不足三縣的州,節省朝廷財政開支等等十條建議。《司馬十策》在遞給皇帝幾天後,就被中書門下幾位宰相或真心、或別有用心的下令在《皇宋新義報》中刊登,各報紛紛轉載,朝野中的目光,一時間全被吸引。輿論或讚成或質疑,吵得不可開交。

“想不到司馬君實竟然會提出如此全麵的財政主張。”連潘照臨都掩飾不住自己的吃驚。

石越心情極是暢快,“司馬光實在是替我背去了一件大麻煩。”他笑著親手換了根蠟燭,這一段時間,白天他基本上沒有任何空暇可言。“按他的建議,全國的縣可以合並到八百到九百,州也可以減少一二十個。由此全國至少可以有近十萬百姓可以不要再服差役,而官員也要裁減一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