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縱向結合的企業集團:包括房地產創意策劃→土地開發→房屋建設→物業管理→維修服務→房地產價格評估→房地產信息谘詢→房地產中介服務等公司組建成一龐大企業集團。這種結合可以綜合多種企業組織形態、功能的優勢,減少不同企業和行業之間的競爭威脅,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
②橫向合並的企業集團:即同類企業間的合並,又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地產開發集團、房地產中介服務集團公司等等,形成一個個專業集團公司。這種結合既有利於同類企業聯合起來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又有利於企業內部管理的現代化和高效率。
第三,改革管理體製,轉換管理職能,促進房地產管理的現代化和高效益。各級房地產管理職能部門,一方麵要發揮其宏觀調控的職能,協調房地產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關係,製定本行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執行房地產法律法規、監督和規範企業市場行為等;另一方麵,又不能過多幹預企業的市場行為,更不能以行政命令來代替市場機製,應給予企業以充分的自主權,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來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這就要求房地產管理要改革體製、轉換職能,由傳統的多頭管理轉變為統一管理,由人員管理向現代化科學管理轉變,以利於有效地克服多產權多部門管理的弊端。
2.調整產品結構,以經濟適用房啟動市場。
首先是房地產產品的結構整體優化調整問題,根據2000年房地產產品投資結構現狀和湖南省“十五”發展規劃綱要,按總投資平均增長12%計算,到2005年房地產總投資將達到130億元左右,其中住宅建設投資為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和城市化進程加速,可加大力度增加到占總投資的55%,辦公樓因加入WTO後外資的進入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可望需求趨旺,可由2000年的占總投資的3.23%提高到5%左右,商業營業用房隨外資金融業、商業零售業的進入和城市化進程、小城鎮建設的普及可由2000年的占11.83%提高到占總投資的13%左右,其他房地產投資可控製在27%左右。
其次,商品住宅投資結構調整是房地產產品結構調整的重點。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建設的重點是為改善人民居住條件的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和康居工程。根據湖南省2000年商品住宅結構現狀,以及未來城鎮化水平、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程度,同時還考慮居民對房屋變化了的需求特征,我省房地產企業產品開發的重點必須從高級商住樓、豪華別墅等高利潤產品,向經濟適用房、康居工程房轉移,其比重可占全部住宅投資的70%左右;因居民收入增加和居住觀念的改變以及住房問題的緩解,安居工程房可大幅縮小規模,約占總投資的10%左右,主要解決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高檔商品房可維持在20%的水平以上,以滿足一部分高收入階層的需要。
3.積極培育二、三級市場,完善房地產市場結構。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存量市場,協調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的關係。湖南省房地產增量市場曾十分活躍,絕大多數房地產交易都是在增量市場上完成的,但由於房屋趨於飽和,二、三級市場不發育,舊房交易困難等原因,使增量市場也受到諸多製約,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循環和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麵臨嚴重的挑戰。因此,著力培養房地產二、三級市場,激活存量市場交易,解除舊房交易障礙,發展住房交換市場,以此帶動增量市場的發展是調整房地產市場結構的當務之急。
其次,借鑒上海模式,促進湖南省房地產二、三級市場的發育。湖南省要想迅速地建立和完善房地產二、三級市場,一方麵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的步伐,解除舊房置換、買賣方麵的諸多禁令,減免眾多不合理收費,建立起舊房交易市場和信息網絡;另一方麵,可以借鑒上海的“上房置換”模式。即以房屋置換為紐帶,大力拓展三級市場,進而推動二級市場的發展;實行二、三級市場聯動,激活整個房地產市場。上海房屋置換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由上海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金融機構、中介代理企業等17家單位共同組建成立,1999年9月掛牌上市,現有150餘家連鎖加盟店和五大管理中心以及500餘名業務員,到目前為止已有50餘萬家庭參加上房置換網絡谘詢登記待售住房。“上房置換”模式最成功的經驗是以小房換大房,以舊房換新房及“1+1+1+1”的消費模式,即“原有房屋變現+個人積蓄+單位補貼+銀行按揭”,降低進入房地產二級市場的門檻,刺激市場有效需求,實行聯動發展。湖南省可以借鑒上海的“上房置換”模式,組建自己的房屋置換公司或舊房交易市場,為廣大居民提供房屋置換、舊房交易、房屋租賃服務,促使老百姓根據各自的消費能力,以小房換大房,以舊房換新房,在流動中形成活躍的二、三級交易市場,帶動一級市場的發展,從根本上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全麵振興。
第三,配套建設房地產勞務市場。房地產勞務市場是房地產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為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消費者提供各種勞務服務,如信息谘詢、價格評估、物業管理、售後服務、房地產維修服務等。湖南省應建立起規範的房地產勞務、中介服務市場,以相應的法律法規指導其市場行為,使其一方麵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及時周到的各種勞務服務,另一方麵又能樹立起湖南省房地產企業的良好形象,同時亦使得湖南省的房地產市場結構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及拳頭產品的確立與發展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可能齊頭並進、均衡發展,在產業內部總有一些部門、一些企業比其他部門或企業優勢更明顯、實力更強、發展更快,在整個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起著產業支柱、主導或領頭雁、龍頭的作用,能影響帶動全行業其他企業共同發展和壯大。因此,在我省房地產業中著力培養一批優勢產業部門,扶持一些龍頭企業或形成一批企業集團,對其實現全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湖南省房地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我省房地產業中具有明顯優勢,占主導地位且較為規範成熟的是房地產開發業,無論是企業數量、企業規模、企業素質、產值利潤等方麵都在房地產業中占主導地位。如2000年全省房地產經營總收入中,房地產開發業的商品房銷售收入達39.86億元,占總收入的85.9%,而土地轉讓、房屋出租及其他收入合計還不到15.00%,其優勢地位不容置疑。因此,隻有將房地產開發業作為湖南省房地產業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來重點扶持和培育,才能帶動其他房地產行業一起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此,各級房地產管理部門要采取一係列靈活有效的優惠政策和減免稅費措施,為房地產開發提供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同時給予資金融通、土地出讓方麵的便利,並通過企業改製、行業規範、監督指導等來提高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整體素質,使其形成強大的產業優勢,帶動房地產中介服務業、房地產經營管理業、房地產金融保險等其他行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