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的口才(1 / 2)

《紅樓夢》人物畫裏關於晴雯的取材主要有兩種:一是撕扇,二是補裘。前者喻其嬌憨,後者讚其忠勇,都給人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然而我們可有留意到,這兩個場麵中,麝月都是最佳配角?

晴雯撕扇時,是她經過其旁,歎了聲“少作些孽罷”,寶玉搶了她的扇子,也拿給晴雯去撕,又讓她把扇匣子搬出來讓晴雯撕,麝月道:“我可不造這孽。他也沒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

晴雯補裘,也是因她說了一句:“孔雀線現成的,但這裏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又幫著在一旁拈線,直到晴雯補完了,她還沒有睡,幫著檢查一遍,肯定說:“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

隻是,在畫麵中,卻往往沒有她的身影——麝月,竟是那麼容易被忽略的一個人物。

王夫人曾經說過:“寶玉房裏常見我的隻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

而襲人在晴雯被逐後,也曾自辯道:“太太隻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在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像我們這粗粗笨笨的倒好。”

但是麝月真是“笨笨的”嗎?

非也。她的口才是怡紅院中一等一的絕妙。且看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 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晴雯因恨墜兒偷金,故要攆她出去,明明握了滿理在手,卻被墜兒娘抓住語病,譏諷晴雯直呼寶玉名字,“在姑娘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堵得晴雯滿臉脹紅,幸虧麝月為之解圍,說出一番道理來——

晴雯聽說,一發急紅了臉,說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說我撒野,也攆出我去。”麝月忙道:“嫂子,你隻管帶了人出去,有話再說。這個地方豈有你叫喊講禮的?你見誰和我們講過禮?別說嫂子你,就是賴奶奶林大娘,也得擔待我們三分。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連挑水挑糞花子都叫得,何況我們!連昨兒林大娘叫了一聲‘爺’,老太太還說他呢,此是一件。二則,我們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話去,可不叫著名字回話,難道也稱‘爺’?那一日不把寶玉兩個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來挑這個了!過一日嫂子閑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聽聽我們當著麵兒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當些體統差事,成年家隻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我們裏頭的規矩。這裏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會,不用我們說話,就有人來問你了。有什麼分證話,且帶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來找二爺說話。家裏上千的人,你也跑來,我也跑來,我們認人問姓,還認不清呢!”說著,便叫小丫頭子:“拿了擦地的布來擦地!”那媳婦聽了,無言可對,亦不敢久立,賭氣帶了墜兒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