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萬事俱備,隻欠副使(2 / 3)

宋意回之曰:“鑄成了!取回了!”

荊軻大喜道:“好極!在哪?我看!”

宋意回之曰:“太子正看著。”

荊軻抬頭望向太子丹,隻見其麵前的幾案上擺放著一隻玉盤,玉盤之中躺著一把精巧的匕首,柄把雕花、匕身雪亮,像一尾魚。太子丹正欣賞著這件花百金購得的天下第一匕首,荊軻已經急不可待地跪撲至幾案前,正欲拿起來看,太子丹叫道:“當心,有毒!”

荊軻遂小心翼翼地持柄拿起匕首,端詳了好半天,口中念念有詞道:“妙哉!妙不可言!真是一把好匕首!”然後,叫仆人去廚房取來一隻活雞,用匕首在雞身上輕輕劃了道又短又淺的傷口,再放下那雞,觀其狀況——隻見那雞咯咯叫著,向前邁出三步去,便一頭栽倒在地,全身抽搐不止,頃刻之間便咽了氣,原本鮮紅的雞冠已經變烏……

眾人拍案叫好。

宋意曰:“放心!我取貨時已經驗過,徐夫人牽出一頭羊,也是立斃而亡!”

鞠武道:“宋卿,當時為何不用頭牛來一試?雞、羊均比人小,不足為信。”

舞陽曰:“這還不好辦?以人來試之!”

宋意道:“臣也想到此法,歸途中甚盼有歹人來襲,偏不曾遇上半個。”

太子丹曰:“秦卿言之有理,此事便交由秦卿去辦!明日去大牢找一死囚試之!”

鞠武道:“此法甚好!”

荊軻將毒匕首放回玉盤之中,太子丹命仆人將玉盤端至舞陽幾案上,仆人照辦,在舞陽麵前稍作停留,低語兩句便離開,但向前邁出三步,便如那隻雞一般,一頭栽倒在地,抽搐不止,頃刻之間便咽了氣,原本鮮紅的嘴唇已經變烏。

眾人皆驚,不知何故。

唯舞陽手舉毒匕首哈哈大笑道:“臣請其伸出手來,讓臣看看手洗幹淨了沒有。這廝果然上當,臣隻在其手麵上輕輕劃了一小下!”

剛剛坐穩的荊軻勃然一怒,剛欲痛斥舞陽,卻聽太子丹誇讚其曰:“好極!秦卿年紀輕輕,不拘小節,做事果敢,欲成大事當如是哉!”

鞠武附和道:“甚是!甚是!”

高漸離對荊軻所講述的邯鄲遭屠城後的種種慘狀,令他對魯句踐的下落憂心忡忡:邯鄲已成人間地獄,句踐現在何處?如果留在城中,是否能夠逃過此一大劫?憑句踐之血性,哪怕是“天下第一劍客”的麵子,他更有可能率眾徒與家丁加入到這場空前慘烈的邯鄲保衛戰中,為國捐軀的可能性亦是不小……他有無可能在秦兵發起最後的總攻之前便已逃離邯鄲?倘若如此,實屬萬幸,隻是夏扶到哪裏去尋他呢?在兵荒馬亂中去找尋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真是難為夏扶了!荊軻在左等右盼、左思右想中又過了兩日,當他在心裏基本判定:夏扶將魯句踐帶回來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並且遙遙無期時,他開始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句踐不來,誰為副使,誰能夠擔負起那個萬無一失的“補刺”重任?問題一出,他的腦海中最先湧起的一個念頭竟是:“要是漸離能隨我去該多好啊!這個天殺的嬴政也就死定了!”——此念一出,著實把自個兒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哪有哥哥帶著弟弟去送死的?”於是,他發現現在唯有宋意可以選擇,宋意各方麵的條件都要優於秦舞陽,兩人共事的時間長了,在情感上更近一些,也就更容易達成默契。

主意已定,荊軻想立即奔赴太子宮去見太子丹——世間之事偏偏就有這麼巧,新派給他的仆人來報:“太子陛下到!”話音未落,太子丹已經大步流星、麵色陰沉地進來了,身後跟著一老一少:鞠武與秦舞陽。

荊軻開口道:“陛下,臣正欲赴太子宮……”卻被太子丹粗暴打斷,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行意?如未有行意,丹請得先遣秦舞陽赴秦——其情踴躍,其意堅決,主動請纓使秦!”

荊軻聽罷,險些氣炸,向來麵不改色的他,竟也變得麵紅耳赤,高聲斥責太子丹道:“嗤!太子如此派遣,究竟何意?臨行生怯者,懦夫也!有辱使命者,豎子也!況且這是提一把匕首而入不測強秦虎狼之穴,臣所以留者,待魯句踐至,與之同往,借其‘天下第一劍’,則萬無一失不留遺憾,太子豈有不知?既然太子嫌遲,出此一派胡言,臣請遣宋意為副使,與臣同行,明日一早便與太子辭訣!”

這下該輪到太子丹麵紅耳赤了,倉皇抱拳拱手對荊軻曰:“荊卿息怒,恕丹一派胡言!唯秦軍大兵壓境,南疆急報連連,令丹心急如焚,憂國憂民心切,一時慌不擇言,還望荊卿海涵!壯士行意如此決絕,丹聞之大慰,燕國有救矣!至於誰為副使,丹以為還是遣秦卿為宜,秦卿年少氣盛,初生牛犢不畏虎,天不怕地不怕……何況宋卿剛取匕首歸,長途勞頓,未得喘息,不宜再遣。”

鞠武附和道:“老夫以為秦卿與荊卿搭檔最為適宜,有互補性:荊卿大智大勇,遇事沉穩,但易優柔寡斷,心慈手軟;秦卿血氣方剛、有勇無謀,但遇事果敢,心狠手辣——正好形成絕妙的互補。”

荊軻正色曰:“鞠大人,軻念你是田光先生至交,素來敬你三分,我一去不回,還望你日後少給太子出些餿主意。”

鞠武被噎得沒了話,又來了個麵紅耳赤。

舞陽急了,跳起來衝荊軻道:“大哥!我知道你看不起我,遇大事從不帶著我,那你當年何必領著田光先生到死囚牢裏來撈我呢?還不如讓我受個‘斬立決’,死了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