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自賣也自誇(2 / 2)

回到公司之後,伍德魯夫發現形勢已不能再等,他決定展開一場宣傳攻勢,促使國防部的官員改變主意。為了一舉成功,伍德魯夫親自指導宣傳提綱的撰寫,他說:“一定要把可口可樂與前方將士的戰地生活緊緊地聯係起來,還要寫清飲料對戰鬥的影響,可口可樂對前線將士的重要不亞於槍彈,公司的成敗在此一舉,各位要用盡全力,使之一舉成功。”畫冊最終定名為《完成最艱苦的戰鬥任務與休息的重要性》,並用新版印刷,顯得圖文並茂,生動感人。小冊子極力宣傳,在緊張的戰鬥中盡可能調劑戰士的生活,當一個戰士在完成任務、精疲力竭、口幹舌燥時,喝上一瓶清涼的可口可樂,該是何等的愜意嗬……他還舉行記者招待會,許多貴賓,包括國會議員、前方戰士家屬以及國防部的官員應邀參加。在會上,他巧舌如簧地鼓吹他的觀點:“可口可樂是軍需用品,這是大家都應該承認的事實。我們把可口可樂送到戰士手中,是對在海外浴血奮戰的子弟兵的誠摯關懷,是為戰爭的勝利貢獻一分力量。我們所做的不是商業行為,而是在為戰士們爭取福利。”

他的話獲得了熱烈的掌聲。當他走下講台時,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迎上去擁抱他,熱淚盈眶地說:“你的構想太偉大了,你對前方戰士的一片愛心會受到上帝支持的。”不用懷疑,伍德魯夫這一天才的宣傳,使國會議員、軍人家屬和整個五角大樓為之傾倒。經過磋商,五角大樓的官員不僅把可口可樂列為前方戰士的必需品,而且還支持伍德魯夫在戰地設工廠生產。

五角大樓的“全力支持”使可口可樂公司如虎添翼。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公司就向海外輸出了64家可口可樂工廠的生產設備。軍用可口可樂的總銷量,竟達50億瓶。至此,可口可樂公司已成功開辟了國際市場,並為戰後的新飛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二戰結束,大批美軍陸續返回國內。伍德魯夫意識到,失去了這麼一大批可口可樂“義務推銷員”,如果不盡快推出新招,他費盡心機在海外打下的根基就會連根拔掉。一天,心事重重的伍德魯夫去醫院看病之後順路又去拜訪了老同學班塞。這時班塞已從前線回國,轉到國防部一個福利組織工作。伍德魯夫向班塞征詢可口可樂怎樣在海外擴大銷售的意見。班塞依據他在東南亞的多年經曆,告訴他,受美軍的影響,東南亞人喝可口可樂已經喝上癮了。隻要你們能保證供應,銷路不成問題。但美國國內條件和國外不太一樣,在國外有許多事是行不通的。隻有通過當地人來經營,才能解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伍德魯夫擔心公司無力負擔,他想的是如何以較小的投資,換取更大的利潤。

班塞建議說:“你把可口可樂的製造權賣給當地人,讓他們自己出錢建廠經營好了。這種方式在東南亞一帶肯定行得通。”根據班塞的建議,伍德魯夫提出了拓展海外市場的當地主義新思路:利用當地的人力、物力,去開拓可口可樂的海外市場。

具體方案是:一、在當地設立公司。從員工到負貴人一律聘用當地人。二、由當地人自己籌措資金。總公司原則上不出錢。三、除由總公司供應製作可口可樂的濃縮原料外,一切設備、材料、運輸工具和銷售等,都由當地人自行來辦。四、總公司統一負責銷售方針、生產技術、員工訓練。有資料顯示,戰後25年,除了在美國本土的利潤外,可口可樂總公司單靠批發僅占飲料重量0.31%的原汁,每年的經營總額就高達將近10億美元,年均純利1.5億美元。

可口可樂終於成為全世界銷量第一的“飲料之王”。可口可樂公司之所以能憑借這種飲料的獨特口味,成為國際飲料業的“日不落王國”,重視廣告宣傳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伍德魯夫的天才也主要表現在這方麵。伍德魯夫本人極其重視廣告的作用,經常親自動手製作。他向董事們強調指出:“我們的可樂中,99.7%是糖和水,如果不把廣告做好,可能就沒有人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