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時期;正是性格由外向轉為內向,由注重外部世界轉向注重思考、注重精神素質培養的所謂“危險”時期。因為這時期是人生觀的奠定和形成時期,它將影響人的一生的成長和發展。
因此,我們在進入高中科學文化學習的同時,認真考慮和探討人生觀的問題是非常有意義而饒有趣味的。
木樺的小說《無名指》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晚,一大學生去聽音樂會。舞台上,一位身穿白色連衣裙,表演小提琴獨奏的姑娘深深地吸引了他。會後,大學生壯著膽子向姑娘獻上了一束鮮花以表欽佩之情。從此,大學生向姑娘不斷地大獻殷勤。一段時期以後,他以為她也愛上了自己,於是,決定向姑娘表露心跡。
他對姑娘說:“我非常愛你,特別愛你的無名指……”
姑娘愣住了“為什麼?”
“右手執弓的時候,通常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執弓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而人們欣賞到優美的姿勢卻是彎彎翹起的無名指。”他得意地解釋說“無名指不需要付出卻能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我特別愛你的無名指。”
不由姑娘分說,大學生隨即掏出一個禮盒送給她。
“我不能收你這麼貴重的禮物。”姑娘打開一看,是金戒指。
“你不用馬上答複我,”大學生按住她的手說“我等你的消息。”
一天兩天過去了,沒有回音;第四天,他等來了一封信。他捏著鼓囊囊的來信,一看娟秀的字跡就知道是姑娘寫的。突然,“當”的一聲,從信封裏滾落一枚金戒指。信上隻有一句話:
“我不想做生活中的無名指!”
同學們,這就是人生觀,這就是由於人生觀的衝突而使他們不能相愛。
德國作家海因裏希·伯爾在他的小說《遊哉悠哉》裏,也表現了兩種人生觀的衝突:
一天清晨,記者來到海岸沙灘,麵對大海美麗的風光,他情不自禁地“哢嚓”“哢嚓”地拍起照來,實在是太美了,他想著,舉了相機。他又“哢嚓”。正當他再準備哢嚓時,鏡頭裏出現一個衣衫襤褸的漁民,他用一頂破草帽遮住臉,正優閑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這時,記者的哢嚓聲把他吵醒,正坐起來掏香煙準備點火,熱情的記者走過來“哢嚓”一聲幫他把火點著。於是他們聊起來。
“先生,天早得很,為什麼不出海?”
“我巳出過海了,”漁民優閑自在地說。
“那你可以把明天甚至後天的魚捕完,不是很好嗎?”記者不理解地問,從內心輕視而同情起他來。
“我巳捕得夠多的了,有幾筐鱘魚,還有兩隻大龍蝦。足夠我幾天吃的。”
“可是,你為何閑著,本可以捕更多的魚,將來可以買一艘機帆船……”
漁民專注地望著他,等待著他的下文。
“你賺了很多錢,在靠海岸區建一座魚產品加工廠……”
“那能怎麼樣?”
“你可以將你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賺很多很多的錢。”
“那又怎麼樣?”
“那你可以買一架直升機,到人們不能去的海域偵察魚群,”記者滔滔不絕道“打更多的魚,發更大的財,你將是世界上有名的富翁。”
“然後呢?”
“然後?然後你就周遊世界,或者躺在沙灘上優哉遊哉地休息,曬曬冬日的太陽。”
“是的,我巳經這樣做了,”漁民得意地說“是你的哢嚓聲打斷了我的夢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