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對中學生進行榮辱觀教育(2 / 2)

當代教育家陶行之曾經用一句話,精妙地指出了教育的目的,他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因此榮辱觀的教育更具現實意義,讓青年少年學生從自身做起,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思考上理解,從習慣上培養,從行為上實踐;一個具有正確榮辱觀的人,一個由無數高尚的人組成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故“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結合中學生生活實際

榮辱觀教育,要適應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要適應不同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學生,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榮辱觀教育的素材和契機,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來教育學生,用事實說話,用事實引導學生的生活。使我們的教育更加科學、細致、有效,這是對中學生進行榮辱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堅持“兩個結合”

一是要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個體與環境的關係。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需要有一個齊抓共管,上下一致,師生聯動,整體推進的校園氛圍,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用校園文化建設所建立起來的優秀環境和氛圍,來影響和帶動學生個體的改變與發展。

二是要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係。教師作為施教者和組織者,在組織開展榮辱觀教育的過程中,起著教育主導的作用。教師的組織能力、教育水平、教育藝術等,不可避免地製約著榮辱觀教育的實效。為此,我們一定要把榮辱觀教育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處理好榮辱觀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與主體的關係。

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作為教育主陣地的學校,應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家庭和社會協調統一起來,形成“三位一體”的聯動機製,提高教育效果。對中學生開展榮辱觀教育,是學校當前乃至於今後一個時期內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所以學校要從“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榮辱觀教育,應當把“八榮八恥”教育,放在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需要整個社會“言教”,更需要整個社會“身教”。教師要為人師表。“這是老師說的”,“老師要我們這樣”,“老師不準我們這樣”。在少年兒童眼裏,老師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師的教導是神聖的,老師的話是他們辨是非、分榮辱的標準。在廣大青少年眼裏,老師往往是他們做人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對他們的一生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廣大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自己在培養青少年成長中肩負的光榮責任,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的實際,針對當代青少年的特點和思想品德建設的實際,用富有創造性的鮮活形式,將“八榮八恥”引進課堂,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廣大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行育人,以德化人,不能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義憤填膺抨擊各種醜惡現象,走下講台卻對各種不正之風熟視無睹甚至迎合追逐。

社會是更大的課堂。今天,生活在信息時代、受到各種文化影響的學生,視野更為開闊,思想更為活躍,他們以各種方式更早地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成年人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無不成為他們做事的參考、做人的參照。為學生們我們需要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為未來我們需要約束自己的言行。在我們的社會中,隻有榮辱有鮮明的觀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惡有明確的區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知榮明恥,揚榮抑恥,向善而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