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法國思想家伏爾泰非常喜歡我國元代的一部戲劇,還對它進行了改編,是哪部戲劇呢?
法國伏爾泰曾經改編過的中國元代雜劇就是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這部戲劇是中國四大古典悲劇之一。這是一部曆史劇,有著真實的曆史依據,也對曆史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得戲劇矛盾更加尖銳突出,悲劇更加震撼人心。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國晉靈公在位,輔佐其管理國家的文臣是趙盾,武將為屠岸賈。屠岸賈一心想要置趙盾一家於死地。他設計將趙家三百口誅盡殺絕。趙盾的兒媳因為是晉國公主,得以保命,但是被囚禁在了府中。這時公主已經有身孕在身,她的丈夫趙朔在臨死之前囑咐她,如果生個兒子,一定要將他撫養成人為趙家報仇。
幾個月後,公主果然生下一個男孩,按照趙朔的遺囑,就叫作趙氏孤兒。屠岸賈知道此事,當然不會給自己留下禍患,決定要斬草除根。公主怎麼辦才能保護這個孩子活下來呢,她想到了醫生程嬰。程嬰是趙朔的朋友,趙朔待他不薄,而且他並不在趙家家人臣仆的名單上。所以公主就將趙氏孤兒托付給了程嬰,自己也自殺了。程嬰將趙氏孤兒放在自己的藥箱裏,準備帶出去。恰好碰到屠岸賈手下將領韓厥。韓厥知道程嬰底細,也查出了程嬰藥箱裏藏了趙氏孤兒,但是韓厥十分同情趙家一門忠良的不幸遭遇。所以他放過了程嬰,為了程嬰不必擔心自己把消息說出去,就自殺了。
屠岸賈發現公主與韓厥都自殺了,知道一定有人將趙氏孤兒帶出府去了。屠岸賈為了將這個孩子置之死地,就下令將全城半歲以內一月以上的新生兒都搜羅到府中殺死。怎樣才能救下趙氏孤兒,也救下全城的嬰兒?程嬰想到了趙盾的一個舊交公孫杵臼。他將自己未滿月的孩子送給公孫杵臼,請公孫杵臼假裝匿藏了趙氏孤兒,自己則去屠岸賈那裏告發他。果然屠岸賈信以為真,抓住了公孫杵臼,也搜出了一個孩子,他殺死了這個孩子,以為除掉了心腹之患,而公孫杵臼頭撞台階而死。
程嬰將趙氏孤兒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取名為程勃,並且認屠岸賈為義父,屠岸賈待他很好,將十八般武藝都教授給他。這樣,一轉眼,二十年過去了。程嬰就將一個畫著趙氏一家遭遇的手卷交給了程勃,並告訴他,趙氏孤兒就是他。趙氏孤兒悲痛難當,發誓要為父母報仇,最終趙氏孤兒活捉了屠岸賈,將屠岸賈正法。正義終於得到昭彰。
92宋代有位詩人竟然把植物當作妻子,把動物當作兒子,他是環保主義者嗎?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往往會給植物或者動物賦予很多人文精神,來表達一種價值追求和精神境界。比如梅蘭竹菊,比如白鶴、白鷺、蝙蝠等等。有些人喜歡某種植物,或者動物,一方麵是欣賞它們的自然之美,另一方麵也是在這些動植物上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比如晉代陶淵明喜歡菊花,曾留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晉代王徽之喜愛竹子到“一日不可無此君”的地步。宋代周敦頤喜歡蓮花,曾經寫有一篇《愛蓮說》。清代鄭板橋也喜歡竹子,就畫了很多竹子。
宋代的林逋也喜歡兩樣東西,一個是梅花,一個是鶴。梅花淩寒開放,清新淡雅;鶴,姿態輕盈,超塵出世,兩者都被賦予了品格脫俗,情操高雅的文化內蘊。林逋一輩子沒有娶妻生子,就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種種梅花,養養鶴,於是大家就稱他“梅妻鶴子”。據說,他住在杭州孤山,曾經養了兩隻鶴,放飛的時候,它們可以高飛入雲霄,在天上飛翔好久,再到籠中歇息。林逋常常坐著小船去遊覽西湖的寺院,每每有客人來的時候,家裏的童子就將客人請到房間坐下,然後打開籠子,將鶴放飛。一段時間後,林逋就會劃著小船回來了。他的鶴給他報信家中來客了。
而對於梅花,有人說他在家中種了三五百棵梅花,也有人說就種了一棵,不管種了多少,他的那首《山園小梅》則是流傳千古的。特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更是描寫梅花的絕妙之句。一句是寫梅花的形狀姿態,三兩枝條橫斜而出,三兩枝數量恰到好處,多則太密,少則太寡。橫斜的姿態更加襯托出梅花清逸的姿態。而且梅花的影子又倒映在清淺流水中,更增添了風致與韻味。“暗香浮動月黃昏”則是寫梅花的動人幽香。在月色朦朧的傍晚,未見梅花,先嗅到清幽的梅香。香味沁人心脾,也讓人更加喜歡梅花的幽雅之姿。這兩句詩在宋代得到很多人的讚賞,蘇軾認為這兩句描繪出了梅花的神韻,而杏花、李花等是不能用這樣的句子來描寫的。
93有人說,愛笑的女孩運氣總不會差。《聊齋誌異》中有個笑個不停的女孩,她的運氣怎麼樣?
笑,可以為一個人的相貌加分,也可以為一個人的運氣加分。想想詞語“回眸一笑”“嫣然一笑”等,確實讓人賞心悅目,不禁心生好感。
清代作家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裏就寫過一個愛笑的女子,她的笑就是這個人物形象最大的光彩。這個人物形象出自於《嬰寧》,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王子服的書生在郊外遊玩的時候,遇到一個手持梅花的女孩子,她容貌美麗,笑容可掬。王子服被這笑容深深打動,回家後還念念不忘,以致病倒。他的表兄答應為他打聽這個女孩,可是打聽遍了,也沒找到,於是就騙王子服說這女孩竟是姑姑的女兒,就住在三十裏外的山村裏,並答應要陪王子服去自己的姑姑家也就是王子服的姨媽家提親。
過了一段時間,王子服見表兄總不帶自己去提親,就一個人去了山裏,竟然真的找到一個小村落。就在他休息的時候,看到一個拿著杏花的女孩子,她見到王子服,笑著走進院子裏去了。王子服發現這就是上次那個女子,不禁驚喜萬分。可是他不敢貿然前往,就這麼從早上等到了下午。一個婆婆走出來把王子服招呼進家裏。王子服與這位婆婆攀談起來,這位婆婆果然就是自己的姨母。這時,婆婆叫先前的女孩出來與王子服相見,這個女孩名字叫嬰寧。嬰寧掩口而笑,婆婆說她長到十七歲了,還是癡傻的如同嬰兒。嬰寧出門去,笑得更大聲了。婆婆留王子服小住幾日。
第二天,王子服來到房子後麵的園子裏遊玩,那裏花繁草茂,王子服聽到頭上有“蘇蘇”的聲音,抬頭一看,是嬰寧坐在樹上,看到王子服又是大笑不止,笑得前仰後合。嬰寧邊笑邊下樹來。王子服慌忙上前扶她,嬰寧不由得又笑了。王子服拿出初見時撿到的嬰寧扔下的梅花,並向她表達愛意,嬰寧隻作不懂,卻說著似癡似傻的話。
後來,王子服就帶著嬰寧回家去了。王子服的表兄聽說嬰寧的名字後,很詫異。原來,他有個姑父喜歡上一個狐精,生下一個狐女,取的名字就是嬰寧。嬰寧愛笑,在王子服家仍是如此,大家都非常喜歡她。
嬰寧嫁給了王子服,她的笑感染著大家,王子服的母親有什麼憂心煩惱,她去了,一笑,就解開了婆母的煩惱。家裏的奴婢有了什麼過錯害怕被打,就去求嬰寧,嬰寧去幫著求情奴婢就會得到諒解。她還是像以往那樣喜歡花,在家中種遍了各色的花。
有一天,嬰寧在院子後麵摘花,鄰居家的兒子瞧見了,他見嬰寧容貌美麗,為之傾倒。而嬰寧向來見人就笑,此人見嬰寧對自己露出笑容,以為嬰寧喜歡自己。嬰寧指了指牆底就笑著回去了。鄰人以為嬰寧要與自己在那裏約會,結果鄰人傍晚到了那裏卻被蠍子蟄死了。鄰居家就去告發王子服家,說嬰寧是妖怪。雖然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但是婆母非常嚴厲地斥責了嬰寧,認為嬰寧總是愛笑會給自己的兒子帶來禍患。從此以後,嬰寧再也沒有笑過,不管誰來逗她,都沒有再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