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鼎孳在大明的仕途以牢獄之災收尾。崇禎十六年(1643年),龔鼎孳三連發,上疏彈劾了三位權臣,結果把崇禎都惹惱了,斥責他“冒昧無當”,詔令下獄,到第二年開春才給放出來。龔鼎孳這段經曆說明,言官畢竟是帝王家豢養,讓你咬人你才能咬人,沒讓你咬你瞎咬一氣那就是找倒黴了。
這位江左才子處世的轉折,沒準就始於那次縲絏之災。龔鼎孳重獲自由不到一個月,李自成就破城了,幾乎同時,崇禎在煤山上了吊。想必龔鼎孳還有足夠的時間開個家庭會議,會議結果是為大明殉難,於是他和他那大名鼎鼎的小妾顧橫波一起投了井。
《大宗伯龔端毅公傳》中寫道:“寇陷都城,公闔門投井,為居民救蘇。”沒死成。《明季北略》裏記錄了大明遺臣的多種死法,當時的京城,抹脖子、上吊、吃耗子藥和投水自盡者不計其數,但死亡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以小人之心揣度,文人中一心赴死的肯定不少,想開了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也很多,可也不排除有少數文人頗有演藝天分,專找有人圍觀時尋死,這樣既不那麼容易死成,又博了一個“死國”的清名,實在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之策。龔鼎孳是不是表演藝術家不好說,反正是有鄰人從井裏及時把他夫婦二人撈了出來,被拷打一番後,就任大順國的“直指使”,巡視北城,這職位相當於禦史,倒比崇禎給他的官還大了些。
有關投井後的這段,龔鼎孳自己說:“餘以罪臣名不掛朝籍,萬分一得脫,可稍需以觀時變。”意思是那時的龔鼎孳還是罪臣身份,不在朝廷清單之內,想必李闖王不那麼注意他,所以獲救後藏在傭人家裏靜觀其變,結果被搜了出來。李自成對龔鼎孳頗為看重,不知是牛金星還是劉宗敏負責審問,說你不過來給我們當宰相跑個屁啊,不想當也行,拿錢贖身。龔鼎孳答:我一窮諫官,又惹惱了上峰,監獄裏關了半年,哪有錢給你。於是“椎杵俱下,繼以五木”,照他所說,結結實實胖揍了一頓,扛不住了,才當了“偽政權”的官兒。
降清後龔鼎孳在《綺羅香·同起自井中賦記》裏又提起了不堪回首的往事,詞寫得錦繡,但有點不要臉,把自己比成投江的屈原,粽子要知道了都不答應。還把顧橫波比成了洛神,曹子建地下有知一定走七步罵七句髒話。龔鼎孳給好哥們兒吳梅村的信裏倒沒吹牛B,“續命蛟宮,偷延視息,墮坑落塹,為世慚人”,也知道自己失節這事挺丟人的,被人罵也純屬活該。
不過老龔最令人看不上的,是他把死節失敗這事推到顧橫波身上,“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許何”——齷齪了吧,好賴也是一大老爺們兒,不想死也沒啥丟人的,真要一心求死,女人家家的能攔得住嗎?
大順的官兒龔鼎孳當了還不到倆月,清兵就入關了。行文至此覺得龔大才子有點可憐,這不是老天爺存心玩人嘛,想不當三姓家奴都不行了。呂奉先在另一個世界拍巴掌,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降清後,照慣例是你在大明當什麼官就給你什麼官,所以龔鼎孳還是當他的給事中,後來從吏科調到禮科,仍然是諫官。《清史稿》和《清史列傳》裏沒有記載他有什麼政績,倒是記錄了他跟馮銓的一場口水戰,他攻擊馮銓曾入過魏忠賢的閹黨,馮銓反戈一擊說你丫還當過闖賊的禦史呢。龔鼎孳筆頭功夫利害,但口活不好,慌不擇言地把自己比成了魏征,說魏征還上過瓦崗寨呢,後來不也效力唐太宗了嗎?攝政王多爾袞文化水平不高,但跟他爹努爾哈赤一樣,評書聽了不老少,對鄭國公魏征那段曆史也算了解,所以也覺著龔鼎孳的比喻太不像話,你奶奶個熊的還大才子呢,就這點修辭水平?把龔鼎孳劈頭蓋臉修理了一頓。
列傳中雖然不載,但翻閱奏疏還是能發現,龔鼎孳降清後是做了一些事的。他在《條上江北善後事宜書》中建議,戰後需要休養生息,對百姓應加以撫恤,被屠過城的地區最好把賦稅也免掉,尚在抵抗的地區,平滅即可,盡量避免侵擾百姓,更不可燒殺搶掠。客觀地說,龔鼎孳的建議很人性,勸清朝積累仁政感化百姓利於統治是一方麵,但畢竟百姓也因此受益保命。順治十年(1653年)龔鼎孳在刑部侍郎和刑部尚書任上,“執獄至謹”,管理得不錯,沒出過躲貓貓死等類似濫用權力事件。說話也一如效力明朝時的大膽,比如他提出過審案之時,為什麼滿族官員累死漢族官員閑死,直指朝廷對漢臣的種族歧視。此外他的建議還直接催生了一項司法改革,奏疏被順治采納,此後所有的訴狀供詞均為滿漢雙語,漢人罪犯無疑是直接受益者,否則連字都看不懂,碰上排漢的滿官,還不想怎麼誣陷怎麼誣陷。
順治十二年(1655年),龔鼎孳被“詔降八級”,不久又降了三級,速度堪比電梯。此時他的官名是“補上林苑番育署署丞”,這個官比大聖在天庭的職位還袖珍,孫猴子好賴是個養馬的,哺乳動物,馬多少通些人性;龔鼎孳養的是雞鴨鵝,扁毛畜生。龔鼎孳被貶的原因很複雜,有人告他丁父憂期間“惟飲酒醉歌,俳優角逐,淫縱之狀,哄笑長安”,不守孝道加生活作風不嚴謹。實際上真正觸怒清廷的,還是龔鼎孳的言論,史籍中說他和同僚討論案子時,凡是涉及滿人的案子就附和滿官,涉及漢人的,龔鼎孳總是提出異議,能減刑就減刑,能釋放就釋放——
總而言之,他是漢人大救星。
中國文人求活命的代價不菲,龔鼎孳、錢謙益等人身後入《貳臣傳》很是說明問題。有關貳臣乾隆的分級方案是:像洪承疇、施琅這種有大功於清廷的,算甲等貳臣;錢、龔這種,沒軍功也沒啥政績,歸入乙等。
貳臣中龔鼎孳因為生平事跡可媲美呂布,名聲最差,被同僚斥為“明朝罪人、流賊禦史”。其實老龔除了軟一點也沒害過什麼人,反而救過幫過不少人。同時代的大儒傅山、性文學大家李漁以及反清鬥士閻爾梅肯定不認同龔是壞人,傅、閻二人最終脫獄都賴龔鼎孳鼎力斡旋。尤其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