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今有英雄起巾幗(3 / 3)

可就在董竹君決定召錦江的廚師們來馬尼拉時,她從上海銀行菲律賓分行經理呂錫麟處得知馬尼拉的緊張局勢,並且呂錫麟再三邀請她一同返回上海。此時,陳清泉也離開馬尼拉回去了,而董竹君覺得此時要她放棄錦江分店當真是一件憾事,就在猶豫的時候,她遇到了菲律賓總統府的秘書長,他表示日本人不敢打菲律賓,因為當時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馬尼拉是安全的。

因此,她決定暫時不回國,等把錦江分店辦好之後再作打算。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陳清泉回去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南洋各地,並要求陳清泉辭去抗日主席的職務並向日本投降做漢奸。

陳清泉憑著一身傲骨與愛國之情拒絕做漢奸,就這樣他在侵略軍的槍口下英勇就義。董竹君得知好友已經犧牲的消息,悲痛萬分,昔日溫言細語猶在耳邊。他道的那一聲珍重竟成了永別,他帶著董竹君的遺憾離開人世。

董竹君第一次遇見陳清泉是在她辦紗管廠步履維艱的時候,幸得陳清泉等華僑的資助才渡過難關。後來,上海發生戰事,也是陳清泉邀請她去他的老家才避開災難,凡此種種,陳清泉對董竹君的幫助實在是數不清,或許知己好友之間心靈相通才是最為重要的吧!

1941年12月,戰爭局勢愈發嚴重,12月7日,日本飛機襲擊太平洋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隨即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國民政府則於12月9日正式發表對日、德、意三國宣戰的文告。董竹君得知消息後,腦袋一空不知所措,她不知道太平洋戰爭爆發要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如今她們母女三人身無分文想在異國他鄉定居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此下去將不堪設想,在混亂之下,董竹君跑去輪船公司想訂票回上海。可是日本和美國爆發戰爭,現在正是亂戰時期,哪裏還有船航行呢?董竹君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而且她的舉動在他人看來就是一個神經病。

可若是她不回國,她們母女三人怎麼在戰爭時期生存下去呢?若是她不回國,錦江的發展將如何辦?此事給董竹君的刺激真的太大了,以至於視力嚴重下降。無奈之下,董竹君母女和國瓊的同學丁景福、菲列浦在一起商量如何在戰亂時期生存下去。

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日軍迅速開始侵占馬尼拉,敵機在空中盤旋,時不時丟下炸彈破壞民居。當轟炸將近時,董竹君母女急忙逃奔出屋子,她們無意識地各自逃命,正如林子裏的鳥一樣。她們需要的是逃命,而不是四顧結伴而逃,因為死亡之神給她們逃命的時間極其短暫,或許就那麼一猶豫或是一聲叫喊,則身首異處。

母女三人會合之後,彼此臉色蒼白,看著彼此恍如不會言語的木頭人。是非榮辱在那一刻全然拋卻,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活著真好。

戰事爆發之後,董竹君夜夜難以安眠,警報聲不時地響起,萬家燈火皆滅。就在這樣黑暗且危險的時刻,董竹君遇到了錦江的座上客油鬆先生,他是菲律賓兒童服裝畫家。

油鬆先生離開之前邀請董竹君:若是戰事愈發緊張,請務必到他老家避難。亂戰時期,團結一心才是世上最溫暖的事情,油鬆先生的邀請讓董竹君母女三人深感安慰,在異國他鄉危急的時候得友相助,怎能不寬慰呢。

董竹君決定趁著戰事還沒有到最危急的時刻先搬到郊外桂華山先生家,而隨行的丁景福和菲列浦兩人則另外尋找比較安全的地方住下來。戰事越發危急,馬尼拉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背井離鄉的人不計其數,董竹君唯有冷靜下來和桂華山先生研究逃亡方向。最終董竹君與桂華山先生意見相左,各自選擇一個方向逃之,其實選擇哪一個方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了生門還是死門,董竹君決定向南逃亡也是有她獨特的想法的。

其一,日軍若勝,其軍必定從南入城。況且她們不熟悉當地風俗,油鬆先生家在南城,總有個照應。

其二,第二次世界大戰沒那麼快結束,若馬尼拉成為日本殖民地,城內的秩序或許比較穩定,若趁大軍入城之前入城或許還有生機。

董竹君選擇南逃路線之後,迅速帶著女兒及友人一行準備六個月的糧食趕往油鬆先生家。不過,剛安全到達油鬆先生家,就得聞美國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就這樣,董竹君才逃到這裏,又要隨著全村人即刻撤離。

油鬆先生一家勸她們趕快逃離此地,並且不能跟著他們村子的人逃入山頂。若是董竹君一行不懂當地民俗的人去了山頂,不說她們危險至極,油鬆先生一家也會被連累。

再一次大難臨頭各自飛,董竹君四顧惘然,一時之間竟失了方向,她又該往哪兒走。異國他鄉,深陷亂戰之中,可逃亡的心酸路才剛剛開始。

若她不夠堅強與聰慧,又怎會走到今天的地步,若她能更勇敢與聰明,那能不能逃過此劫?

辛酸逃亡路

馬尼拉成為不設防的城市之後,油鬆一家隨著村民搬上山頂,董竹君一家看著人去樓空的景象不由感慨萬千。此時北方戰事激烈,日軍將迫近馬尼拉,她們的處境十分艱險,下一步該往哪兒逃?

就在董竹君一家全無主意時,一輛轎車向她們的方向駛來,國琇和董竹君當即跑出公路把轎車攔下。董竹君勸說他們不要往北方開,並請求司機載她們入城。幸得司機好心願相助送她們到小鎮河邊。

艱難擺渡上岸之後,司機不知去向,就在她們思量下一步往哪裏逃時,日軍偵察部隊緊隨而來。與董竹君一同逃難的人亂作一團。董竹君與女兒再次各自逃跑,她擠出人群躲入空屋大門後,可就在此時她遇見一個菲律賓憲兵正想對日軍偵察機開槍,當即董竹君就製止了他。

若是他開槍,敵軍肯定以為這個地方設防,這是危險的事情。幸好憲兵沒有把董竹君當作奸細,隨後董竹君尋回自己的女兒商議是在小鎮留宿還是步行回城。若是留在小鎮等日軍到此犒勞三軍時,她們這些婦女將成為侮辱的對象,因此,唯有回城一路。

當時一個西裝筆直的紳士見董竹君穿著與眾難民不同,遂決定把她們一行送入城,本來他是回鄉接家人入城的,不料接不到家人反正把董竹君一家送入城了。當時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平日裏喜愛富貴人家,更是對穿著精致且美麗的女人極其尊重,此次若不是董竹君事先了解這些風俗,在逃難的時候叫同行的人稍加打扮,整潔著裝,說不定會遭遇更多磨難。

這位紳士載著董竹君一行和其他一些難民往城內駛去,不料空襲警報在此時響了起來。危急之際,董竹君拜托紳士一定要加快速度開車,因為敵軍掃射也不一定準,若是停下來反而更加危險。紳士聽取董竹君的建議加快速度。隻是後麵傳來的槍聲讓人心驚膽戰,又不知有多少人死在槍口下!

董竹君到了馬尼拉城內油鬆家與紳士握手道謝,患難之中的點頭之交往往令人此生難忘。告別紳士之後,董竹君一行在油鬆家住下,看著街道上無政府的混亂狀態,憂戚萬分,一邊是火光衝天的戰爭,一邊是逃亡的辛酸,她就這樣被困留菲律賓。

被困馬尼拉之後,董竹君和兩個女兒還有好友張克勤靠著借貸在油鬆家住了一年多。在這一年中,她們簡直是度日如年,為避被奸汙,她們晚上在三樓屋外的瓦頂上睡覺,整日不出門,靠著張克勤負責日常飲食和傳達外麵的消息。

董竹君一家靠借貸維持生活時,也時刻注意好的穿著,她們的氣質獲得了鄰居們的尊重和保護,當敵軍要捉女人時,鄰居總是設法掩護她們。

戰火不歇,董竹君認為戰事若是持續下去,她們靠著借貸是難以維持生計的,於是她想靠做生意賺取生活費。雖然戰事爆發後,當地的商業呈現癱瘓的狀態,然而商場買進賣出的生意卻活躍了起來,隻是做這些生意的以婦女居多,因為男人們不願為敵軍賣命多是避難山頂或終年不出門。

董竹君帶著兩個女兒搬到桂華山先生住處附近的空屋住了下來,好友張克勤則離開她們另謀生路,此後她們的保護者是一條友人送的警犬。在戰時做生意用“艱辛艱險”四個字形容最適合不過,每日清晨她們母女三人就開始奔波,剛開始時艱難異常,她們要在幾個辦公室之間來回奔波,直到黃昏才擠著車子回家。

其實她們還不是最困難的人,有些難民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她們時常在做生意途中遇見一些小孩子提著一些糕點和水果向行人兜售,有時候是邊跑邊哭著求人買,董竹君母女每次不管有沒有賺到錢都會買一些,因為她們知道貧窮人家的日子,若是沒有人買他們的東西,有可能連夥食都成問題。

可是董竹君一家的生活也不好過,有時候奔波勞累一天也做不成一單生意。日子愈發窮困,不得已之下,她們又搬回城內貧民屋中居住。搬家之後,她們依舊艱苦地做著生意,除此之外,她們每日都會去馬尼拉七號碼頭,望著祖國的方向,歸心似箭!

就在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因德國法西斯在斯大林格勒戰敗而發生巨大的轉折。而國內的抗日戰爭也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董竹君得知消息之後,一方麵擔憂國家的安危,另一方麵還憂心自己一手創建的錦江二店如今發展如何。可她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結束,她很難有機會回國。

值得欣慰的是,她們經過艱苦的奮鬥後,生意終於有了起色,她們所賺取的傭金在還清債務之後,可以遷居到好一點的房子裏麵住。不到一年就遷居兩次,第一次她們搬到海邊一個叫“巴賽”的地方租了一棟舊樓房,不久之後又搬到附近的公寓中。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商討了聯合對日作戰和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問題。眼看著戰局越發激烈,董竹君所在的馬尼拉地區更是情況緊急,當地買進賣出的市場隨之衰落,董竹君一家為了安全和減少開支,決定搬到一個有防空洞的地方住了下來。

離開祖國,背井離鄉,有家難回,才知道骨子裏麵那種家國情懷是那般真切。

董竹君在馬尼拉待了四個年頭,這些年,對家國的思念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暗淡,反倒越來越旺,無時無刻不是掛念著家鄉。戰火遼闊,不知親友是否被波及,是否安在?董竹君經常長久地凝視著東方,心中盼著早日再回故土。

1945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取得巨大逆轉,開啟了戰略反攻,已經推進到德國本土,英軍和美軍在緬甸和太平洋戰場上對日本進行大舉反攻!就在此時,董竹君就聽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有條日本紅十字會的難民船將要開往台灣,隨後轉到上海。

董竹君欣喜萬分地與當地的華僑協會聯係,不過在苦苦交涉下,隻買到了一張船票。當時想要回國的難民很多,能夠買到一張已經萬分不易了。大家商議過後,決定讓董竹君先回國。

在董竹君準備上船之前,有友人上來勸阻,他說出了擔憂,雖是難民船,到底還在戰爭時期,難保無恙,這一路下去,前途未卜,不應該去冒險。董竹君向他致謝,如今正值她思家思國心切、擔憂國內諸事歸心似箭之際,明知道會有危險,她也要闖一闖。她這一輩子,經曆的磨難還少嗎?這樣難得的機會,稍縱即逝,於是她決定冒險回國。

大家都了解董竹君剛強的性格,唯有道一聲“珍重”。臨行前,看著女兒們含淚的雙眼,董竹君不由紅了眼眶。在馬尼拉逃亡的這些年,她們禍福相依,經曆多少苦多少難,一路扶持才走到今日卻迎來了離別!可是局勢容不得她不回去,若是遲了,又會發生什麼呢?若是現在回去又得麵對多少危險呢?這些她都不知道,她隻知道必須回國。

碼頭上幾家歡喜幾家憂,董竹君轉身看向海天之交,無言,隻希望她的女兒在馬尼拉能平安避難,而她亦求自己能一路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