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亂中求靜的淡然氣魄(2 / 3)

在黑暗迷茫中穩定自己的內心,平複自己的情緒,給自己的內心一份堅持下去的希望。希望能讓鐵樹開花,希望能讓枯木發芽,但也隻有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明白,能讓鐵樹開花、枯木發芽的不僅僅是希望本身,還有在絕望中孕育希望的平靜之心。

在之後的日子裏,海倫·凱勒不再滿足拚寫,她渴望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她來到了盲啞學校,在經驗豐富的薩勒老師的教導下,通過感應聲帶的顫動發出聲音,雖然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但她終於在10歲那年的夏天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終於從上帝的手裏取回了自己的聲音。當她回到家中,說出“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的時候,父母因為海倫的進步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在接下來的生活裏,海倫不斷地向外界汲取精神的食糧,她學會了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語言。24歲的海倫成功地從哈佛拉德克裏夫女子學院拿到文學學士學位,成為第一位成功接受高等教育並畢業的盲人。在之後的日子裏,為了回報老師的恩情,海倫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工作中,她渴望將自己內心的希望分享給更多的人。

海倫·凱勒說過這麼一句話: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海倫·凱勒在黑暗和孤獨中學會了平靜,又在平靜的內心裏釋放了愛和希望。她在出生後的19個月前擁有正常孩子所擁有的一切,之後失去了聲音和光明,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大多數正常人都不一定能實現的成就。她曾在黑暗中慢慢摸索,也在寂靜中追尋著存在的意義。

心存希望,世界就不會漆黑一片,就算是在暗無天日的日子裏,也會有一絲閃亮的光芒照亮我們的精神世界;心懷希望,世界就會讓幸福和你不期而遇;心懷希望,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迷人的色彩;心懷希望,我們的心靈就會像琉璃一樣散發出寧靜的光芒。

27

於吵鬧中靜心,當收獲別樣的成就感

——專注:專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繁雜的聲音,它們擾亂著我們的心神,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動搖著我們的信念。於是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心也變得浮躁。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書也看不下去了,學習也學不進去了,整個人仿佛丟失了靈魂一般。這時候就急需我們收拾自己的思緒,讓內心平靜下來,將外界的聲音屏蔽在外,集中精神,讓專注充滿自己的大腦,然後開始自己的靜心之旅。

《增廣賢文》裏說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是一種專注,也是沉下心來做事的方法。專注的人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獨屬自己的樂趣,外界的一切質疑、否定都被他們拒之門外,即使外界天塌地陷,他們也隻會專注眼前的事情,比如專注於喝一杯茶、飲一杯酒,讀一本書。

法國作家莫泊桑從小就表現出極其出色的才智,他的父親不希望他的才智被浪費,就帶著幼小的莫泊桑拜訪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希望福樓拜能做莫泊桑的文學導師,可是驕傲的莫泊桑卻詢問福樓拜可以教他些什麼。

福樓拜看著小莫泊桑,反問道:“你都會些什麼?”小莫泊桑驕傲地抬著頭說道:“我什麼都會,隻要你知道的,我都會。”福樓拜驚訝地說道:“這麼厲害,你是怎麼學習的啊?”小莫泊桑開始一一盤點自己的學習情況:“我上午兩個小時讀書寫作,兩個小時練習彈鋼琴,下午一個小時和鄰居學習修車,剩下三個小時踢足球,晚上學習烤鵝,周末還去學習種菜。”說完,小莫泊桑反問福樓拜:“福樓拜先生,你一天都是怎麼度過的呢?”

“我這一天沒有你過得精彩,我上午四小時讀書寫作,下午四小時讀書寫作,晚上四小時還是讀書寫作。”福樓拜哈哈笑了兩聲,“那你會這麼多東西,你最擅長哪一樣呢?”這可把小莫泊桑給問倒了,他感覺自己每樣都擅長,可是又認為自己哪一樣都不擅長,不過聰明的小莫泊桑反問道:“福樓拜先生,你有最擅長的東西嗎?”福樓拜先生驕傲地回道:“寫作。”小莫泊桑這才明白專注做一件事才能擅長這事,從此他專注於讀書寫作,最後成為一名著名的作家。

在現在的社會中,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致使人們做事很容易分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稀奇古怪的信息無時無刻不散發著誘惑力,讓人渴望去接觸、去嚐試,時間一長,我們才發現,嚐試的東西不少,可是專精的事情卻沒有。對每件事都感興趣,就意味著對每件事情下的功夫都不深,每一種都是淺嚐輒止,這樣一來,就成了事事通、事事鬆,而沒有一項專長,最後隻能一事無成。

我們能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新聞、貼吧……各種各樣的渠道我們都能接受到信息。從這些渠道我們感覺自己了解了很多的新鮮事物與知識,可是仔細一想卻發現什麼也沒獲得,反而使 我們自己靜不下心去閱讀,靜不下心來去專注做一件事。我們的大腦被動接受這一切,大腦本沒有思考,又哪來的吸收和學習呢?

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好辦,隻要我們主動減少接受外來信息,放下手機,離開電腦,每天騰出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靜下心來讀書、寫作和學習,隻要堅持一段時間,你就能專注地做事情了。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能專注地做一件事並不容易,高速運轉的生活會把我們體內的每一分力量都榨幹,隻給我們留下一個空虛疲憊的軀殼。因此,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在這喧囂吵鬧之中沉靜下來,讓專注的心神來凝練我們被喧囂的生活衝擊得七零八落的精神世界。

水滴可以穿石,專注於一件事情不僅需要極大的定力和毅力,還需要靜下心來,可是難就難在靜心上,有一個成語形容得好——“心猿意馬”,意思是我們的心思像猴子在跳動,意識像馬兒在奔跑,總是安靜不下來。生活中,我們應該避免心猿意馬,而需要靜下心來專注於一件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

古之成大事者,都長年累月地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裏,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就說過:“隻要專注在某一項事業中,那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令自己都吃驚的成績來。”古代沒有現在生活的快節奏,那時候的人們將自己的一生都專注在一件事上,王羲之練了20年書法,成了著名的書法家;司馬遷用18年寫成了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李時珍花了30年寫成《本草綱目》;達爾文花了22年寫出了《物種起源》;馬克思花了40年完成《資本論》;貝多芬一生都專注於鋼琴。可見唯有專注才能有所成就。

專注是可以通過訓練提升的,我們給大家分享幾個訓練注意力的方法:第一,製定嚴密的時間規劃表,嚴格要求自己在某段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上;第二,在鬧市或者人多的地方讀書,所讀的書可以是自己不喜歡的,這樣長時間堅持下來,注意力就有可能提高;第三,放下手機,離開電腦,讓我們的大腦靜下來;第四,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冷靜思考、靜坐、冥想,這樣有助於將自己的心靜下來,提高注意力;第五,在特定的時間做同一件事,哪怕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你,也要堅持做完。

長此以往,將專注貫徹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就會過得更加自如,收獲也會更多,我們的心也可以想靜就能靜下來了。

28

從容淡泊,安靜一隅也好

——從容:保持沉穩從容的心態

相信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種沉穩從容的心態,要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從容淡定。

時刻保持一種從容沉穩的心態,既是一種理性,又是一種風範,同時也是一種氣質。隻有從容沉穩,才能臨危不亂;隻有從容沉穩,才能淡定自若;隻有從容沉穩,才能寵辱不驚;隻有從容沉穩,才能化險為夷;也隻有從容沉穩,才能把握人生……在當今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從容沉穩是人最強大的氣質之一。

然而,從容沉穩的心態並不是輕易能獲得的,它是人生智慧的一種體現,是成熟的一種沉澱。

在古羅馬時期,有一個皇帝時常在一些死囚中選拔一些能帶兵打仗的猛將。這個皇帝的選拔方法很奇怪:在把死囚們送進鬥獸場的前一天夜裏,他會派心腹去觀察這些死囚在等死過程中的表現。如果有誰能麵不改色、從容沉穩地呼呼大睡,那麼這種人在第二天早晨行刑前就會得到釋放,並且會得到皇帝的青睞,將他們訓練成帶兵打仗的將軍。

無獨有偶,在古印度也有這樣一位君王,他在會見剛上任的臣子時,總是故意讓他們在門外等候很長時間。如果哪個臣子在門外沉穩淡定、不驕不躁,那麼這個臣子就會得到他的重用。

當時,一位得到君王重用的大臣忍不住詢問道:“君主這樣做一定是用心良苦,不過,其中用意還望君主明示。”這位君王笑了笑,說:“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試探你們的心理素質,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寵辱不驚、沉穩淡定,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個有氣度、有魄力的人,而這樣的人也一定能夠挑起重擔,有一番大的作為。”

同時,古羅馬的那位皇帝在對死囚犯委以重任前,派心腹去觀察他們臨死前的心態,目的也是為了試探哪個死囚在臨死前有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從容,而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具有不凡的氣度和帶兵打仗的潛質。

當然,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中,更需要人們時刻保持這種沉穩與從容的心態。因為從容沉穩可以做到“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讓我們擁有不畏艱難、越挫越勇的堅韌之心;從容沉穩可以做到“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讓我們獲得拒絕聲色利誘的人生智慧;從容沉穩可以做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讓我們得到令人無比佩服的人生氣質。

因此,從容沉穩的心態,已經成為現代人適應社會環境的一個基本素質。一些公司在招聘時,也會對應聘者做心理素質方麵的測試。

四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同到一家大型公司去麵試,他們分別叫維納斯、瑪利亞、費爾吉普、恩德勞來斯。公司負責麵試的職員給應聘者們各發了一份試卷,試卷上總共有200道題,而最後10道題全都是用文字來解答的,麵試人員規定應聘者必須在半個小時內完成。

拿到試卷後,瑪利亞粗略地一看,立即皺起眉頭,並馬上將試卷遞還給麵試人員,說:“200道題太多了,後麵還有需要用文字描述的題目,況且半個小時的時間也太短了,我決定不麵試了。”麵試員笑著點了點頭,收回了試卷。

緊接著,恩德勞來斯也將試卷還給了麵試員,他的理由和瑪利亞一樣,都覺得半個小時內完成200道題根本不可能,因此,他也放棄了應聘者的資格。現在就隻剩下兩個應聘者了。

麵試人員注意到其中那個叫維納斯的應聘者一直在不停地看表,神色似乎很緊張,臉也漲得通紅,麵試人員故意從他身邊走過,發現他答題的速度似乎相當快,與此同時,在麵試人員走過他身邊時,他表現得非常緊張。而另一個名叫費爾吉普的應聘者卻截然不同,當麵試人員經過費爾吉普身邊時,他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依舊是一副麵不改色、從容自若的答題姿勢。

在離答題時間結束還有一分鍾時,維納斯匆匆拿起試卷交給麵試人員,神色緊張地等待麵試人員的答複。麵試人員瞄了一眼試卷,隻見試卷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一些答案,先不看答案的對錯,很多選擇題的答案甚至寫在了括號外麵。於是,麵試人員微笑著對他說:“很抱歉,您的麵試結果我並不滿意,您請回吧!”

維納斯隻得悻悻地走了,這時,費爾吉普也將試卷交給了麵試員,並說道:“很遺憾,我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麵試人員看了看試卷,很顯然,費爾吉普是挑選著答題的,雖然他隻做了105道題,但字跡工整,且正確率達到了95%。

正當費爾吉普禮貌地對麵試員說“再見”時,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麵試人員微笑著對他說:“夥計,我們肯定還會再見的,你明天就可以來公司上班了。”隻見費爾吉普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麵試人員一本正經地說:“夥計,雖然你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200道題,但你成功地通過了我們的測試。”

在麵試人員的解釋下,費爾吉普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這家公司給應聘者出的200道題隻是一個幌子,他們隻不過是想利用這200道題測試出應聘者是否具有沉穩從容的良好心態。其實,他們知道,要在半個小時內完成200道題,而且其中還有需要用文字解答的題,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