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永恒的探求心境(3 / 3)

可見,自強不息精神是催人奮進和獲取成功的法寶,是猶太人的一種致勝法寶。因為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會產生信心,有了成功的信心,就會設法發揮自己潛在的力量,這種力量用在自己的奮鬥目標上,就可以排除萬難,堅持下去,終會擁抱成功。這就是俗語所說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相反,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輕易自我菲薄,壓抑自我發展的想法和潛力,成功就會敬而遠之。

9.4.3 成為某一行當的行家裏手

猶太家庭不但重視知識,而且更重視才能。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隻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知道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有人稱猶太民族是一個企圖揭示自然和人類秘密的哲學家民族。喜歡思考宏觀的、深層次的問題,喜歡抽象,喜歡邏輯,鑄成了猶太人家庭教育的核心。

大多數猶太商人看起來更像學者,他們學識淵博,風度儒雅,身上普遍透著一股書卷氣。這並非因為猶太商人都有高學曆,都在學校學習過許多年(事實上,老一輩的許多猶太商人因各種原因多半沒受過多少正規學校教育),而是因為猶太民族的學習傳統和鑽研習慣。因為數千年沒有家園四處漂泊的特殊經曆,猶太人對學習、對智慧重要性的認識要比一般民族早熟得多,他們早就將之上升到“資本”、“資產”的高度,他們將之比作“搶不掉而又可以隨身帶走的資產”。認識到智慧和知識的價值,猶太人對智慧和知識表現出無比的敬重。被猶太人稱為生活聖經的《塔木德》中說:“寧可變賣所有的東西,也要把女兒嫁給學者;為了要得學者的女兒,就是喪失所有的一切也無所謂。”對學者的敬重其實就是對知識的敬重。猶太人從小就把學習知識、鑽研學問當作畢生的義務。久之,這便成了個人的習慣,民族的傳統。

分析眾多猶太商人的成功之路,發現他們大多是先通過鑽研成為某一行當的行家裏手而後以之起家的。與猶太商人打交道你會發現,猶太商人的知識麵很廣,眼界很開闊,像一個猶太鑽石商人,很可能就連“太平洋底部有哪些特殊魚類”這樣的生僻問題都能一清二楚。作為擁有幾千年輝煌的商業智慧和豐富的商業實踐的民族,純商業上的知識就更不待說了。猶太商人追求學識淵博,他們當中精通兩門以上外語的不在少數,他們視外語為世界商人的通行證。

學識淵博不僅提高猶太商人的判斷力,還增加他們的修養和風度,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和客戶的信賴。同樣進行投機、冒險、壟斷、創新,猶太商人的成功率較高,最根本的原因也就在此。據一些從美國回來的學者說,今天的美國,最注重學習的,把學校辦得最好的還是猶太人。傳統教育之深厚,可見一斑。

猶太人不僅自己重視學習,更重視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

當一個猶太人的小孩上學的時候,他就被鼓勵發問。

他放學回家之後,他的媽媽就會問他:“你今天在學校向老師提問題了嗎?提了什麼問題呢?”

小孩子說:“我問老師,為什麼魚是用鰓呼吸,不是用鼻子呼吸呢?它的鼻子在哪裏呢?我過馬路的時候,為什麼紅燈總是亮的?為何瑪麗老師今天穿了一件咖啡色的褲子呢?”

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問題讓人覺得幼稚可笑,但是時間一久,他們的問題就讓人很難回答了,甚至一些專業的教授也無法回答了!

猶太人就是這樣鼓勵小孩提問,因為在他們看來,思考是求得知識的開始。

一個聰明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重視學習的。善於學習的回報就是知識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