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來無曆,是從欽明天皇時代,由百濟的曆博士一位名叫觀勒的高僧傳授得來,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當時主政的聖德太子推行曆法於全國。除了曆法之外,聖德太子還製訂了冠位、朝儀、憲法,確實應了中國讖緯家的預言,辛酉是個革新之年。聖德太子為了修史,不能不訂一個大吉祥的日子,作為日本的開國之期,因此他認為辛酉年最能象征革故鼎新,而為了表示日本是與我國相埒的古國,於是訂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個辛酉,為神武即位之年。是神武千餘年後,他四十餘代的子孫硬替他裝上去的,焉能可信!不過辛酉每逢六十年必有一次,假定真的是辛酉年,如若不是第二十一個,而是第十七個辛酉,那也能吻合了。總之衛博士的研究,解答了曆史上的大謎。為什麼徐福三次出海?三千童男女的蹤跡何處去了?日本何以忽然由繩文時代,一躍而到了精美的青銅器時代?不過這並不能使得我們與日本之間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絕日本與大陸的關係的。姑不論日本的學者有沒有雅量來承認這一事實,日本的第一位君主的來源,我們總算是清楚了。
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有八代帝王,而無事跡。據日本學者水野佑的研究,這八代帝王根本無其人,名字是虛構的。這當然可能。那是因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當然產生了很長的空隙,為填這四百年的空檔,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當然隻能是有名而無事跡的闕史時代了。由於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紀,日本的古代史的真偽更難確定。真實可考的史實,要從仁德王開始了。
徐福東渡的史實、傳說和它們的曆史演變,清楚地表明了從上古時代起,中日兩個民族在經濟、文化,以至人種方麵的聯係是極為密切的。通過對中日兩國曆史考證和民族頭骨指數比較研究,天長日久、自然而然就把人們無法解開的迷惑,附會到了一個可以被附會的事件身上,終於把徐福安排到了日本,徐福東渡便首先被敷衍成一篇神奇的故事,在中國、日本、朝鮮得到流傳,而且認可了。當我們通過文獻與文物兩個方麵把握了這種聯係的深刻性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我們已經掌握了打開二千年曆史學家們疑惑不解的話題。這起碼對日本人認定自己是神的後裔的一個否定,改變大多數日本人對自己是最優秀種族原因的看法。同時也可以說明中日交流古已有之,並源遠流長。
徐福不是神武,徐福公元前220年前後,神武形象形成大約在公元400~公元500年南北朝時代由朝鮮人催化形成。在古石器時代,究竟是哪個來自古中華大陸的人第一個到達了日本本島,至今是個迷團,當然那時侯還沒有中國,應該叫“在古石器時代,究竟是哪個來自古中華大陸第一個到達了日本本島”第一個到達日本的人肯定是來自古中華大陸上不講漢話的人(華夏文明圈原始時期還很小很脆弱),因為近水樓台,如果你說古代希臘人第一個到達了日本顯然天方夜談,並且日本人應該是白種人了~
日本第一批移民在石器時代來自古中華大陸,但是並不表示神武形象的出現,因為神武形象的出現是在日本有文化(語言)之後的事情,可是石器時代的人類哪裏會說話?更不要說編造語言邏輯高難度的傳說了,所以神武的形象可能起自先秦時代,而定型並最終廣泛傳播約是朝鮮人把神武的形象由古中華大陸帶入約於中國南北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