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博學幽默 開心一刻 (3)(1 / 3)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的大腦中存在著許多忌諱觀念。如大年三十不能說“死” “亡” “滅”等不吉利的詞語,吹滅蠟燭應當說成“止燭”,婚宴上不能說“離” “散” “死”等詞語。諸如此種禁忌,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很多,但有時不自覺地說出或做出了一些有違“大忌”的話或事時,如何應付呢?這就要用到一種“臨時發揮,化忌為喜”的幽默術。

所謂“臨時發揮,化忌為喜”式幽默術,就是在不自覺地做了或說了一些有違“大忌”的事或話時,或者由於客觀的原因而帶來一些不愉快、不吉利的事情時,及時地用一些雙關語、名辭佳句、諧音字詞等化忌為喜,消除尷尬,抹掉人們心頭的陰影,使快樂重新回到心頭。

有一對新人設宴款待嘉賓。宴會上,賓客們都為新娘、新郎舉杯道賀。宴至酒酣時,新郎起身敬酒,一不小心,酒竟從新娘的頭上倒下,大殺風景。這時,臨座一位客人站起身來,高舉酒杯說道:“為新娘的幸福從頭再幹一杯!”

頓時哄堂大笑,氣氛更為活躍,一對新人也更開懷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大量地運用這種借助發揮的方法,即事應景地說出一些精彩的話來。

大劉應邀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可天公不作美,小雨從早到晚一刻也未停過。等大劉趕到朋友家時,衣服上濺滿了星星點點的泥水。當新人雙雙向他敬酒時,朋友看到他滿身泥水,略帶歉意地說:“冒雨前來,叫你辛苦了。這都怪我沒選好日子。”大劉趕忙接過話茬幽默地說:“老兄此言差矣,自古道‘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人生的四大喜事,讓你們小兩口一天就趕上了兩個,這才叫雙喜臨門呢。”一句話說得滿堂喝彩,大大活躍了當時的氣氛。大劉意猶未盡,接著說道:“既然說到了雨,敝人有首打油詩,借此機會贈給兩位新人。”接著便吟道:“好雨知時節,當婚乃發生。隨風潛入夜,聽君親吻聲。”

一首歪詩吟罷,逗得新娘麵頰緋紅,引來滿座歡笑。

上例中,大劉機智地臨場發揮,使本來不受婚禮歡迎的雨,瞬息之間帶上了逗樂喜慶的色彩。

有一頑童,正月初一那天,一大早便出門找夥伴戲耍去了。玩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頭上一頂嶄新的帽子不知何時丟了。於是心驚膽戰地跑回家去,對他母親“彙報”了一下大體情況。要是在平時發生這種情況的話,母親一定會大聲斥責他。可是今天是大年初一,不能罵孩子,盡管心裏很火,也硬忍著沒有爆發。這時,來他家串門的鄰居李叔聽了後,笑著說:“狗娃子的帽子丟了,這沒關係,這不正好意味著‘出頭’了嗎?今年你一定走好運,有好日子過了。”一句話,說得孩子的母親轉怒為喜,並附和著說:“對!對!狗娃從此出頭了。”於是大家一陣哈哈大笑。

大年初一丟了帽子,可謂是觸犯了大忌。最起碼也會使過年的歡慶氣氛大大掃興。可是鄰居李叔的一句話,化忌為夷,引來一場皆大歡喜的吉祥氣息。

臨場發揮是很講藝術性的,要發揮的招彩而又得體是不容易的。但隻要在這方麵做個有心人,那麼,不久的將來,你的口中也會妙語連珠,幽默詼諧了。

9.心有靈犀

心有靈犀一點通,隻要心不相約,話語再多再美也無用。

語言是人們信息交流的工具,人們要想準確、及時地傳送表達某種信息,都要借助口頭語言或書麵語言,這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也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即不需要任何書麵語和口頭語的信息交流形式。

所謂“心有靈犀,無須言語”式幽默術,就是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形式的需要,客觀條件的限製,或主觀願望,人們在進行信息交流時,摒棄了語言這種普通而便捷的交際工具,而采用符號、實物或體態等形式,將信息傳送給對方。這種信息表達方式,由於其自身的獨特性、創造性、含蓄性和隱晦性,往往能使人感到新奇有趣、幽默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