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是曾經的“芬蘭神話”,是整個北歐的驕傲。從2
7至2011這幾年間,諾基亞努力研究人種學,極其細致地劃分市場,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當時的諾基亞有超過一千多種型號,如此的勤奮與用心,還是敵不過把握了智能手機大勢的蘋果。
俞敏洪曾和投行界聲名顯赫的盛希泰組成“洪泰幫”,創立了洪泰基金。盛希泰被人稱為“證券少帥”,睿智冷靜又極富眼光的他曾說過:“勢對於成功很重要,勢是道,其他都是術。”
和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一樣,盛希泰將過去的成功歸納於自己對於大勢的把握上,“勢”對於創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多年以前,盛希泰提著行李來到深圳,經過短暫的迷茫後,他一頭紮入金融市場。鮮有人知道,他曾學過八年會計,成績優異經驗豐富,然而畢業後的盛希泰並未走上預期的道路。他選擇以證券公司作為奮鬥的起點,是因為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市場現在以及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他知道,先抓住時代大勢,有目標有計劃地去努力,才能更快地冒出頭。果然,抓住了中國資本市場爆發大勢的盛希泰,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2012年,在證券市場創下顯赫成就的盛希泰急流勇退,毅然辭職。蟄伏幾年後,2014年11月,盛希泰重新出山,和俞敏洪合作創立洪泰基金。選擇複出,是因為他再一次看到了時代大勢。他曾感歎道,當前“創業大潮的迅猛澎湃程度遠遠超過90年代深圳的證券大潮。”
可以說,在做出小米之前,雷軍的人生也很成功。但直到做出小米之後,他才有機會像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一樣進入了更多普通人的視野,中國互聯網曆史上他的名字才變得更加特殊。讓雷軍糾結的是,他明明是“BAT三巨頭”的前輩,入行時間早資曆老,工作起來恨不得分秒必爭廢寢忘食,卻因為錯過了曾經的互聯網創業大勢,被這些後起之秀們拋在了身後。他心裏確實有點失衡。
後來,時間一再向他證明,把握大勢比他曾經無比推崇的“勤奮”要重要得多。對我們普通人而言,這無疑也是一個需要時刻銘記在心的道理。低質量的勤奮隻會讓你陷入越努力越失敗的怪圈,眼明手快抓住大勢才有可能先人一步地獲得成功。
4.當機遇來臨,要勇敢抓住
雷軍曾說,創業成功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那1%的機會,這才是創業旅途中最大的考驗。
成功的機會本來就稀少而珍貴,當它降臨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是否能夠及時抓住?大多數人總是不夠勇敢,遲疑害怕不敢上前。當他們看清這原來是個逆襲人生的大好機會的時候,煮熟的鴨子早飛了。
網上有人調侃說,原來雷軍曾有兩次成為世界首富的機會,可惜的是他沒有勇敢抓住。
1998年,馬雲創辦中國黃頁,為了拉到投資,他直奔金山一路“闖”入雷軍的辦公室。滔滔不絕的馬雲讓雷軍有點反感,他不但無情地拒絕了馬雲,還對身邊的人吐槽說這個人滿嘴跑火車,說不定做過傳銷。後來馬雲用“六分鍾”搞定了軟銀的孫正義,而軟銀也用2
0萬的投資收獲了阿裏巴巴近6
億美元的回報。多年後,馬雲登上首富寶座,阿裏帝國一度有望攀登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1999年,馬化騰聯係雷軍,想將正深陷於危機之中的騰訊公司賣給雷軍,他開價1
萬元。雷軍因為當時很忙便拒絕了馬化騰的見麵邀約,就這樣他錯過了如今越來越有影響力的騰訊。
接連與“BAT”三巨頭中的阿裏與騰訊擦身而過,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雷軍也曾有過後悔,後悔機遇來時,他沒有及時向前一步抓住。隻因那時的雷軍堅守在金山崗位上,對互聯網浪潮信心不足,沒有足夠的勇氣邁出這一步。
電影《死亡詩社》中有一段很經典的台詞:“我步入叢林,開始創業,因為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擔憂,拘謹,小氣都擊敗。以免當我總結生命,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麵對創業或者生命中的其他事情,勇氣必不可缺。機遇來時畏畏縮縮,少了向前一步的勇氣,你的起點再高也就止步於此了。
雷軍在2017年為小米提出了一個“小目標”:爭取營收過千億。除此外,雷軍還想將小米之家開到2
家。盡管截止到2016年底,小米之家隻開了51家。雷軍卻豪氣十足地表示,2
家隻是2017年的小目標而已,三年內他要讓小米之家開滿1
0家。
雷軍並沒有簡單地將小米定位為一家手機公司。未來千變萬化,哪條路上都有機遇。他知道,一旦滿足於過去的成績,不想改變不敢改變,小米的路就會被堵死。根據沃爾瑪和無印良品商業模式的啟示,雷軍似乎嗅到了不同以往的商機。於是,他勇敢地選擇了出擊。
結果顯示,這幾年小米線下的擴張比雷軍想象的還要迅速,而業績更是驚人。雷軍曾對外公布過小米之家的數據,平均在2
平方米左右的小米之家的年均營業額最高能達到7
0多萬元。到了2018年2月,小米總裁林斌在微博發布喜訊稱:小米之家當月銷售額突破10億。這個數據震驚了當初懷疑過雷軍決策的人。
如今這個社會信息高度透明,雷軍“豬站在風口上也能飛起來”的言論被傳到了互聯網的每個角落。這幾年,雷軍逮著機會就為他的“風口論”正名。雷軍反複解釋說,他絕對不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隻是一隻有幸抓住了機遇的豬而已。而他的“風口論”隻是在強調機遇的重要性。當機遇來臨,隻有勇敢抓住才能讓你的人生華麗逆襲。
陌陌創始人唐岩曾略帶幾分痞氣地說:“不要被那些東西嚇倒,那幫人動不動就跟大學生說創業失敗率99%。哪怕你是萬分之一,其他人失敗了跟我有什麼關係啊?我也是第一次創業,之前都被這幫人嚇唬,也不知道他們確實是這樣子還是喜歡嚇唬人,把過程描述得那樣艱難,一個出租屋,幾箱方便麵,打個赤膊,放個風扇,72小時不睡覺。我們都沒體會。”
唐岩口中的那幫人,指的是那幫大名鼎鼎的創業前輩。而唐岩的“任性”是出了名的。曾幾何時,在別人眼裏,他就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湖南小痞子。正是這樣一個膽識過人的小痞子,抓住了寶貴的機遇,躍身為身家顯赫的CEO,年輕人眼裏的創業偶像。
2011年3月,唐岩創立陌陌科技。唐岩將全部身家都投了進去,他想失敗了大不了再試一次。唐岩心裏沒底,甚至做好了賣房子的打算。他的勇敢讓他及時抓住了機遇。隨著2014年“互聯網+”的火爆,中國創業進入黃金時代。那一年,“陌陌”的用戶首次過億。到了12月11日,創立僅僅三年的陌陌高調登陸納斯達克。一夜之間,唐岩的身家飆升到幾十億。
唐岩的勇敢讓人印象深刻,這一路他都不曾退縮,隻顧著迎頭撞上機遇。
機遇是一個人成功的先決條件。當機遇向人們靠攏,很多人都會驚疑不定,不敢伸出手去與它相碰。一方麵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夠自信,極其害怕作出改變;另一方麵是因為機遇中往往隱藏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當你對失敗的恐懼超過了對成功的渴望,自然不敢截獲這從天而降的驚喜。
普通人的心理大多類似,成功的人卻有著另一套思維方式。他們總喜歡挑戰未知的領域,總能夠勇敢抓住不可複得的機遇。
羅曼·羅蘭說:“生命過去了,一個機遇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否則永遠別要。”失去一個機會,意味著失去了另一種人生的可能。你一生中也許隻有一兩次能夠站在命運的交叉口,有資格作出選擇。勇敢抓住屬於你的機遇吧,不要浪費。
5.成功的真諦是順勢而為
雷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他在看過這麼多成敗後,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順勢而為,它聽起來不夠有情懷,不夠有英雄氣概,但它是成功的真諦。
古人總說,君子要謀勢而動,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其實講的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生活哲學。創業多年的雷軍深諳此類哲學。順勢而為是雷軍的“終極反思”,這種思想也貫穿了他的整個創業過程。
像雷軍這般曆經滄桑深具智慧的人,為了獲得更大的成就,一定會把縱橫自如順勢而為放在第一位。在時機還未到來之前,他們會像魚一樣潛伏海底,一邊積蓄實力,一邊暗暗觀察岸上的動靜。一旦機遇降臨,他們又像鷹一般主動出擊,用尖喙和利爪猛烈地攻擊敵人,贏取獵物。正如雷軍所說,不同時機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順勢而為方有作為,逆勢而上隻會迎來慘痛的打擊。
讓雷軍最終明白“順勢而為”的真正含義的,是金山。那一年,雷軍27歲。中國民資軟件企業的龍頭老大金山因著微軟和盜版軟件的夾擊,早已不複往日的輝煌。到了1996年,金山搖搖欲墜,幾乎關門大吉。27歲的雷軍還秉持著一個程序員的思維,他決定堅守WPS。
彼時,外界的互聯網創業正轟轟烈烈地展開。年輕的雷軍對此視而不見,他將金山內部所有的優秀人才聚集在一起,集中資源開發WPS。這個決策幾乎壓得金山喘不過氣來。雷軍後來回憶說,那時就像背了一個巨大的包袱跋涉在長征的道路上。
2
7年,在雷軍的推動下,金山成功上了市,一嚐多年夙願。不久後,雷軍告別了金山歲月。談及當年的決定,他很內疚。“那個決定是我10多年做出來的。後來我反複複盤,假如我們不做(WPS)呢?”如果不做,今天的金山可能會有更大的成就。
那一次的逆勢而上讓雷軍獲得了一個慘痛的教訓,更讓他第一次知道了“順勢而為”的重要性。
所謂“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千裏而動”。時勢造英雄,諸葛亮順應天下大勢,毅然出山,隨著劉備南征北戰,才沒有將智慧與抱負浪費在那簡陋的草屋中。聰明人總能夠依附所謂的“現實趨勢”適當調整人生的方向,而普通人卻連身處機遇之中也不自知。
成功的真諦是順勢而為,懂得乘勢而上的創業者,必能創下輝煌的事業。
雷軍曾向身邊的朋友大力推薦過一本叫作《異類》的書。該書用一個案例將成功的某個必要條件詮釋得淋漓盡致。作者將加拿大的冰球隊過去五年的獲獎名單一一列出,先讓讀者去尋找規律。雷軍說他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也沒看出這裏麵的門道。最後作者將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盤托出,雷軍才恍然大悟。
作者說,在這份名單中,4月份以後出生的人一個也沒有。也就是說加拿大冰球隊連續五年的冠軍都出生於4月份之前。這和加拿大冰球隊的少年隊入選標準有關,在選拔的那一年,隻有1月1日滿9歲的人才可以獲得中選名額。如果你出生於1月份意味著你快10歲了。如果你的生日在12月份,算起來才9歲。
在冰球的賽場上,體能尤其重要。10歲小孩的體能比9歲的小孩要好,這就決定了後者一定會被淘汰。這樣一層層選拔下來,哪怕你天資出眾,經驗充足,隻要你出生於4月份之後,你就與這個賽場無緣。
成功取決於很多條件,哪怕你的一切都很完美,忘了“順勢而為”的法則,或者錯過了時代大勢,注定你與成功無緣。看完《異類》這本書,雷軍內心很惆悵。當時代浪潮席卷而來的時候,個人隻能選擇去依附,順勢而為才有出路。如果你是這股浪潮中的異類,或者說,你沒能等來屬於自己的時代浪潮,隻能落得一個遺憾的結局。
雷軍曾在微博上寫道:“1999年1月,我在金山內部設立一個小團隊做卓越下載站,後來轉型做電商。2
0年5月,創立一個新公司叫卓越網,最初定位網上第一音像店,很快擴展到圖書等,成為了國內領先的電商公司。2
4年9月受資金壓力出售給亞馬遜。今天,卓越亞馬遜正式改名為亞馬遜中國。謝謝當年的創業夥伴。”
他用平靜的語氣將他創辦卓越網的來龍去脈說得十分清晰,字裏行間無不顯示出他對創業夥伴們的感謝和對卓越網最終結局的惋惜。卓越網是一個偉大的構想,當初如果能夠做成功,成長到今天,也會是一個奇跡。遺憾的是,當時的大環境很糟糕。那段時間裏,國內的互聯網陷入了寒冬,遲遲不見春天的到來。
與雷軍一起創辦卓越網的陳年回憶說:“互聯網低穀時期,從事互聯網的人就像箱子裏的老鼠,來回奔波,尋找出路。”互聯網的大風吹不起來,卓越網越來越艱難,最終,雷軍選擇了“淨身出戶”,將卓越網賣給亞馬遜。
試想,如果當初雷軍趕上了屬於他的時代浪潮,卓越網的結局定會有所不同。
創辦卓越網的經曆給了雷軍諸多啟示,後來他在做小米的時候,始終在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是“順勢而為”。順勢而為便能事半功倍,若是在大環境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懵懵懂懂展開創業,很大的可能性是蛋打雞飛。
在很多人眼裏,“順勢而為”似乎不是一個褒義詞。它總帶著點投機取巧、隨波逐流抑或順風轉舵的意味。實際上,雷軍說的“順勢而為”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與時俱進,在時代形勢的引領下前進。擁有不俗眼力的人能遊刃有餘,因勢應變,乘著時代的颶風自由馳騁。
6.要順應外勢,也要順應內在能動趨勢
雷軍說順勢而為,說的不隻是要順應時代變化抑或社會發展的趨勢,也要順應內在能動趨勢。對於前者來說,投身大勢,才能水漲船高,伴隨行業前進的浪頭一步登天。對於後者來說,想要瞄準風口,先得逐步培養自己內在的能力,積蓄力量,掌握資源,讓自我的才華能夠配得上這股大勢。
順勢而為,不僅要順應“外勢”,也要順應“內勢”。雷軍一直強調,創業需要謹慎,選擇了創業,就是選擇了一個充滿挑戰的人生。隻因創業的失敗率極高,機遇更是難得。當有一天,時代的風口將你卷到空中,如果你沒有積累起足夠的實力,反而會摔得愈發慘烈。
2010年4月,小米公司完成注冊。雷軍領著創業團隊搬入中關村銀穀大廈的辦公室。那一天,小米創始人之一黎萬強的父親用電飯鍋煮了一大鍋小米粥,送去小米公司。雷軍為每個人都盛了一碗。等大家默默喝完粥,雷軍握著拳頭宣布:奮鬥的歲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