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創業找到風口,豬也能飛起來(1 / 3)

《異類》reference_book_ids\":[7239637166475709440]}],\"10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10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quote_content\":\"《異類》reference_book_ids\":[723963716647570944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章 創業找到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1.瞄準吹得起豬的風口

2011年的5月份,第一屆真格基金留學生創業創新論壇在北京如期舉行。那一階段的雷軍,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天使投資人。論壇上他表示:“今天是泡沫的市場,一頭豬站在門口都能被吹起來,要找到吹得起豬的風口,而不是盲目地衝上去行動。”

“飛豬論”在江湖中流傳已久。無數或成功或失敗的創業者用行動直接證明了“飛豬論”的正確性。大學時期創辦“三色”公司的失敗經曆讓雷軍徹底明白:創業不能盲目,瞄準吹得起豬的風口,比瞎衝瞎撞要有用得多。

42歲那年,雷軍及時抓住了智能手機的風口,組建團隊創辦小米。2011年8月16日小米發布了第一款手機,國內手機市場便被半路殺入的小米徹底激活。從2011年至今,國內智能手機領域呈爆發式增長,讓世界為之矚目。但讓業內人士憂心忡忡的是,行業“紅海”似乎正以不可避免的趨勢悄悄登陸。根據中國互聯網信用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第一次出現全年負增長的情況。2018年前兩個月,手機出貨量同比降低了四分之一。

雷軍顯然早已意識到智能手機的風口出現了“拐點”,他多次對公眾表示,小米早已不再是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它也是一家新零售公司。2017年11月,雷軍對外宣布,已漸趨完善的小米IOT(物聯網)正成為小米的“新生態”。

曾有專業人士分析說,或許雷軍心中真正靠譜的風口預想是物聯網。雷軍明白,墨守成規會導致路越走越窄,想要讓小米持續輝煌,就得積極擁抱下一個風口。

無論是做殺毒,做詞霸,做網遊,還是做卓越,做小米,雷軍一直在“風口”下行動。“等風來”,是他的常態。他經曆過多次轉型,涉足過不同領域,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取得了成功。那是因為他一直在用這種特殊的“飛豬”思維領航全局。

“風口”意味著人生中的機遇。雷軍的“飛豬論”無非是在告訴我們,有眼光的人才有未來,短視者隻能迎來失敗。在如今這個時代,社會競爭越發激烈,優秀的人才層出不窮,創業也變得比以前艱難得多。但若能凡事先人一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你就能走在時代的前沿,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風口”。

就算你出身平凡,既無人脈也無根基,若能高瞻遠矚,瞄準了風口,依然有成功的可能。畢竟連豬遇到風口都能飛起來。隻要你的眼光足夠深邃足夠長遠,你一定不會錯過那股能讓你真正飛起來的大風。

追尋“風口”不能盲目,就像你不能粗暴地看待時機。自以為機遇降臨便一哄而上,甚至賭上全部身家的人非但不能成功,反而會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曆史新高,達到了749萬,而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這種情形催生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這些年輕的創業者紛紛將目光瞄準了外賣行業,仿佛找到了寶貴的“風口”。這其中確實有一些人抓住了難得的機遇,實現了創業的夢想。如今為人熟知的“餓了麼”便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

餓了麼CEO張旭豪的創業故事得從那個“風口”講起。隨著智能手機APP的普及,支付寶和微信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線上支付慢慢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敏銳地意識到,外賣行業正在變成一個難得的“風口”,一座有待挖掘的寶礦。當時的外賣方式還遵循著以前的規矩——打電話訂餐,而訂餐APP的湧現讓外賣變得更加便捷。劃劃手機點點餐,然後坐等外賣員送餐上門,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然而早在2

8年,智能手機還沒那麼普遍的時候,還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讀碩士一年級的張旭豪,卻先人一步地瞄準了外賣行業的風口。某一天晚上,他正一邊打著遊戲,一邊和室友侃大山,突然感到一陣肚餓,便拿起了外賣號碼打起了電話。張旭豪打了好幾次,不是打不通就是不送。他當時有點沮喪,過後心裏卻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張旭豪瞄準了外賣行業,召集了幾個同學開始了創業。幾年後,外賣的“風口”大舉襲來。張旭豪的“餓了麼”成為這場大風下的贏家之一。

然而,當外賣風口不再是秘密,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後,便有越來越多的人紮推湧進。其中很多是缺乏創業經驗的大學生。盲目跟風的結果是,有些人不但沒有趁著風口飛起來,反而被狠狠摔在地上。對此,雷軍的建議是,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大企業還是單槍匹馬的創業者,都不能盲目地將“熱點”與風口畫上等號。盲目追風等不來騰飛的機會。

也許你曾捶胸懊悔,不知道為什麼錯過風口的總是你。現今的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多元,隨著新信息新事物接踵而至,各種形式的風口也令人應接不暇。縱使你有想瞄準風口的心態,也早已失去了判斷力。想要抓住風口,享受到珍貴的風口紅利,就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修煉自己的眼光,力圖看到最遠處。

雷軍說,瞄準創業的風口,豬也能飛上天。這句話是對風口能量最簡潔有力的概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學會借助風口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獲得想要的未來。這需要我們在每一次的風口來臨之前,時刻保持敏銳的目光,在每一次的風口來臨之後,及時地抓住機遇。瞄準風口,騰空而起、平步青雲並非不可能,也許成功正潛伏在下一個路口。

2.創業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創業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在正確的時間點做正確的事情這兩個關鍵因素。如果把握了時機,成功會相對容易。”雷軍如是說。

曾經的他,也曾錯過對的時間和對的事情。這些經曆最終讓他總結出一條創業真理:創業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創業得抓住這條真理,人生亦是如此。找到每一個正確的時間點,積極去做正確的事情,才能收獲“一本萬利”的結果。

1997年,雷軍已坐到金山軟件公司高管的位置。當時國內盜版軟件橫行,對金山的良性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這一階段的金山需要錢去買“入場券”,為了把優質產品推向市場,最好的出路是找到一個實力強硬的硬件商合作。當聯想集團找上門來,表示出強烈的投資意願的時候,金山欣然同意。

1998年8月,隨著聯想集團大筆資金的入股,金山公司重組,聯想亦成為金山單一最大股東。這為聯想集團對金山的決策製定、發展方向帶來了最大的影響力。盤點“新金山”的目標規劃,可以看出軟件占有絕大部分的比例,而對互聯網卻鮮有提及。

隨之而來的1999年是互聯網創業最好的時機,是國內創業公司爆炸的黃金年代。金山可以說“完美”地錯過了這一年。雷軍對此很懊悔。

人們將1994年稱為“中國互聯網元年”。在那之前,金山的發展如日中天。在那之後,隨著互聯網創業紛紛興起,金山卻因錯失這段對的時期,光芒逐漸暗淡。雷軍作為親曆者,感悟甚深。後來他反思道:“中國古語說天時地利人和,運氣就是天時,運氣就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對的事情相對容易判斷,而時間點無從琢磨,往往很多年過去了,回頭來看的時候,才明白什麼時候是最佳的時間點。”

“運氣在於創業的時候選對了一個好的方向,‘撞’對了一個好的時間點。”雷軍的話擲地有聲。

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運氣”。行走在漫漫人生路上,普通人大多欠缺那點眼光和嗅覺。經曆多了才明白,想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大部分成功的創業都是因為抓住了正確的時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正如愛情,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有結果。一方麵要求我們人生要有規劃,每一階段做好自己最重要的職責。隻因人生的每一個時期都有具體的任務,學生時代就該努力學習,廣泛積累,進入職場就該增值進階,力爭上遊。工作的時候工作,休息的時候休息,凡事有條有理。

另一方麵是說,要盡力踩準人生的“關鍵點”。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花費兩年時間寫成一本勵誌書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引起年輕人爭相傳看。俞敏洪說想要成就自我,就得步步踩在人生的關鍵點上。創業不能一步登天,你的眼光不能隻盯著眼前的“儀表盤”,而要放長遠,找到路途中那個關鍵的時間點,找到可以入手的正確的事情。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曾在2011年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說,這幾年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意味著又一個黃金創業期已到來,創業者隻有把握住這段良好時機,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能贏得更美好的未來。

藍港互動集團創始人王峰對此深有體會。2

7年3月,王峰創辦藍港互動,他在業內有個雅稱:“最有故事的遊戲人”。隻因他曾親身經曆中國遊戲行業從端遊、頁遊轉型到移動遊戲的這三個時代。他成功抓住了每一段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

王峰是雷軍的老部下,創業之前在金山做過10年。2

3年是殺毒軟件如日中天的一年,雷軍卻讓王峰放下殺毒軟件去做網絡遊戲。這個決定無疑很睿智,直接改變了王峰的人生。2

7年他出走金山創辦藍港互動,到了2

9年下半年,王峰明顯感覺到PC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再做端遊可能已經有些不合時宜。正如李開複而言,那幾年移動互聯網蓄勢待發,對於創業者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抓住這個正確的時期。

王峰沒有理會旁人的非議,接連放棄了端遊和頁遊,大膽嚐試著將PC端的遊戲原型移植到移動端。事後他慶幸道,藍港之所以能夠活躍到今天,是因為他們抓住了頁遊轉型和手遊爆發的兩年關鍵時期。王峰將自己的人生經曆總結為:屌絲逆襲。他說,若當初錯失了對的時間和對的事情,他不可能輕易得到想要的成功。

雷軍總是強調,創業雖然是跳懸崖,卻也不是腦門一熱便往前衝。創業需要超越常人的勇氣,也要有百裏挑一的眼光。所以雷軍說:“對於一般的企業家來說,隻要大家在這個行業裏有一定的經驗,做對的事情是很容易判斷的。但是,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是很難的。”

把握正確的時間,找到正確的目標,需要我們對自己,對身邊的環境,對未來的方向有著清醒的認識。隻要找到那個對的時間,及時去做對的事情,夢想中的未來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3.把握大勢比“勤奮”要重要得多

雷軍坦言:“創業者都非常勤奮和努力,而真正成功的人寥寥無幾。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成功者,很少有人覺得是因為自己更勤奮或者更聰明。”他甚至無比誠懇地說道:“勤奮、努力誤導了無數的年輕人。”在他眼裏,把握大勢比“勤奮”要重要得多。

雷軍說他最煩做創業導師,就創業這件事情來說,沒有人能夠做導師,每一個創業者都走過數不清的彎路,犯過無數的錯誤。而他雷軍將這條路走到最後才恍然大悟,沒有效率的“勤奮”、“努力”還不如直接偷懶來得痛快。創業想要成功,就得將大勢牢牢握在手中,假模假樣的勤奮和沒有抓住竅門的努力容易騙過別人,卻騙不過自己。

2011年8月16日,小米的首次發布會如期舉行。雷軍待在發布會旁一個不起眼的咖啡館裏,內心頗有點緊張。就在同一天,穀歌收購摩托羅拉的消息轟動了互聯網。雷軍想,完了,小米的頭條泡湯了。

2018年5月8日,小米MIX 2S藝術特別版公開向外發布。這款小米新產品引來了媒體的瘋狂報道。多年過去了,小米不再有“頭條危機”,它已化身為優質國產產品的翹楚之一。

雷軍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說,小米的成功80%靠把握大勢。在同期很多創業公司喊著口號,要以勤奮換明天的時候,雷軍和他的夥伴們卻很低調。他們正在這股愈演愈烈的大勢下悄悄布局。

曾經,蘋果帶動起智能手機的浪潮,而諾基亞的隕落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智能手機興起於2

2年,爆發於2

5年,而2

7年iOS的誕生進一步推動了新時代的到來。在這股大勢下,雷軍率領著一個創業時間隻有三四年的公司,創造了一個全球奇跡。而沒有及時把握住這股大勢的諾基亞,卻被後浪拍死在了沙灘上。

把握大勢,才能謀好大事。雷軍說:“我相信過很多東西,比如聰明加勤奮天下無敵。但40歲時發現,1%的靈感超過了99%的汗水。主流教育告誡大家要勤奮,我覺得勤奮是基本功,重點還是要把握大勢。”

勤奮是必要的,卻不是主要的。幾年前曾有一個“1

小時成就天才”的說法很流行。意思是說,10年,1

個小時的紮根、練習,足以讓你成為一個領域的天才。這個說法表麵上看很有道理,卻經不起深層次的分析。你身邊一定有著這樣的人,他們努力地學寫作,打遊戲,堅持了很多年,也沒見他們成為天才作家或拿過一次遊戲競技賽的冠軍。

當你簡單地,甚至隻是“粗暴”地重複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哪怕你耗費了一萬個小時,將它重複了一萬次,你也不會在此之後搖身一變成為天才。當你以為所有形式的勤奮與努力都能帶來回報的時候,你離成功卻越來越遠。低質量的、毫無目的的勤奮比懶惰還要可怕。想要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大拿,把握大勢比盲目的勤奮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