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動自發——大鵬展翅顯身手(1 / 3)

《浮士德》reference_book_ids\":[7267108880436431883,6901126779545586696]}],\"6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7,\"start_container_index\":6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三個火槍手》reference_book_ids\":[7259673861518527549,7257355077390699535,7267090248536951844,6988533019908770823,72596738615856364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5,\"start_container_index\":6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quote_content\":\"《基督山伯爵》reference_book_ids\":[7259645557449165839,6987309443595635748,7267077470505929768,6885615227665124366,7259645558271249464,725964555744077726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職場如戰場,形勢風雲變幻,機會稍縱即逝。在機會麵前如何選擇與放棄,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把握主動,是每個職場人員都必須學會的。馳騁風雲還是碌碌無為?勵精圖治還是得過且過?每個人的未來,其實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軟弱的人選擇被困難打敗,勇敢的人則選擇去打敗困難。成功源於機遇,但更源於自己的選擇。

不要隻為薪水而工作

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絕不僅僅是為了生計。

大多數人在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都會考慮一些很現實的問題,如工資多少,工作時間長短,福利待遇如何。高薪水,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奮鬥目標和理想。但他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工作呢?是為了高薪水,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高薪水可以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但僅僅為薪水而奮鬥,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一個人如果隻是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加高尚的目標,那麼最終隻能讓自己受到傷害,無法體驗成功和幸福。

也許你目前的工作薪水並不高,如果你喜歡這份工作,認為你的能力可以在這裏得到盡情施展的話,那麼努力工作吧。靠著不斷換工作以求得一份高薪,是無法攀上成功之階的。最明智的辦法便是選擇一份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幹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你的工作時,你會在工作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迸發出無限的動力。你的能力會更加出色並被周圍的人認可,你也將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錢財自然就滾滾而來了。

大學畢業後,張小姐就職於一家公司的財務部門。工作伊始,老板告訴她:“試用期半年。如果幹得好,半年後漲工資。”

剛開始,張小姐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幹勁十足,與公司裏那些拖遝老員工相比,她簡直太勤奮了。兩個月過後,張小姐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在公司獨擋一麵,她覺得憑自己的能力,老板應該現在就給她加薪,而不是等到半年後。

就這樣,張小姐的心中有了一些不滿的消極情緒,她的工作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她不再像以前那麼細心了,上級交給她的任務,她也總是拖拖拉拉,馬馬虎虎地完成。在月末,單位趕製財務報表需要加班的時候,她對其他的同事說:“你們加班是應該的,我白天已經把我的工作做完了。”

說這話的時候,她的心中還在抱怨:我的薪水比你們少,幹嘛要和你們這樣拿高薪的人一樣,累死累活地加班呢?這一切變化,老板當然都看在眼裏。

一晃半年過去了,老板並沒有提出為張小姐加薪的事。張小姐心中的抱怨更多了,她覺得以自己的能力,拿這點微薄的薪水實在太委屈,心裏很不平衡,一氣之下便辭職離開了。

後來有一天她偶然在街頭遇到一個先前的同事,談到她當初的離開,她的同事說:“太可惜了,一個加薪晉升的機會就這樣讓你給失去了。那時,老板看你工作紮實,有很強的業務能力,本打算在第三個月就給你加工資的,主辦會計的職務也準備讓你在半年後擔任。可惜後來你變了,這讓老板對你很不滿。這些都是老板說的。”

這多麼令人惋惜,張小姐本來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就因為自己的短視而丟失了。假如她當初不是隻盯著眼前的薪水,那麼未來必然會得到更多的薪水回報。她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次拿高薪的機會,而且也失去了一次在更高層次的崗位上鍛煉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就因為隻盯著薪水而工作,結果她反而與高薪水錯過。

為了薪水而工作,這在年輕人中,特別是剛走出校園的同學中比較常見。有很多年輕人,教育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當他們走出校園時,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一開始就應當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工資的多少成為了他們衡量個人能力的標準,甚至互相攀比。固然,工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但更多的時候,隻看工資的多少是片麵的。

剛剛步入工作的學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雖然年輕氣盛,充滿激情,卻缺乏足夠的穩重。多年的讀書生活讓他們的社會經驗也比較缺乏,一開始是無法委以重任的。他們的工作並不是十分風光,薪水自然也就不高。於是他們對工作充滿了怨言。

社會的就業形勢變得愈加嚴峻,而以前的“鐵飯碗”、“金飯碗”等也紛紛被打破,這讓現在的年輕人將社會看得冷酷無情,也就變得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之外的價值,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報複他們的雇主。他們隻想對得起自己拿的薪水,卻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

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又不僅僅是為了生計。在工作中挖掘自己的潛能,釋放自己的才幹,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和追求,才是更加重要的。也許我們可以從下麵的這個小故事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發。

在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教授,他有兩個特別優秀的學生,約翰和傑克,他們天資聰穎,才能出眾,興趣愛好也很接近。對他們而言,找一份好的工作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當時,教授的一個朋友正在創辦一家小型公司,委托教授為他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因此,教授建議他這兩個學生前去試一試。

約翰應聘之後回來對教授說:“您的朋友隻給800美元的月薪,真是太吝嗇了,我才不去他那兒工作呢!我已經通過了另外一家公司的麵試,他們給我的月薪是1000美元。”

傑克也去應聘了,雖然對方給他的月薪也是800美元,他卻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教授得知他的決定後問他:“你不覺得薪水太低了嗎?”傑克回答道:“誠然,這裏的薪水確實不高,而我也想賺更多的錢。不過您的朋友令我印象深刻,我覺得我可以從他那裏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這份工作的前途很好。”

幾年過後,教授詢問了這兩個學生的生活狀況。約翰的月薪從10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而傑克的月薪卻從800美元提升到了10000美元,還有期權和紅利。不過幾年而已,兩個人的差別卻已經是如此之大。而以後的時間呢?這樣發展下去,他們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在選擇工作時,約翰被眼前的薪水蒙蔽了眼睛,而傑克則是想要學習工作的東西。隨著個人能力的提升,約翰曾經的“高薪”相比之下也不再高,傑克不斷提升的能力卻給他帶來了真正的高薪。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安寧,這往往是事業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如果我們僅僅把工作當成是賺錢的工具而隨意對待,那麼成功則會變成奢侈品。不為薪水而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高薪的到來也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將工作負責到底

對工作負責不僅是工作最起碼的要求,更是我們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負責。

對工作負責,不僅僅是指在工作的過程中負責,還意味著我們還要對工作的結果負責,這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一個人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高度的責任心是必須擁有的素質。一個人,隻有對工作認真負責。才能盡可能地在工作中避免各種問題的產生。當某些難以避免的問題發生時,對工作負責的態度也會幫助自己渡過難關,甚至從困難中尋找到某些契機,為自己的發展開拓新的道路。

有很多著名企業都會樹立員工“將工作負責到底”的理念,這種理念也大大促進了他們的成功。讓我們看看作為個人電腦銷售老大的戴爾公司員工在實際工作中是如何做的。

一次,一個家住S市一個比較偏僻的胡同的青年人想買一台戴爾公司的電腦。他通過一張報紙了解到,戴爾公司對該市可提供上門送貨服務,而且速度比較快。他想試試戴爾公司的服務速度和服務質量。

於是,他隨意給戴爾公司打了個電話。然後坐在家裏與朋友打麻將。大約一個小時後,門鈴響了。他拿起話筒,對方稱是戴爾公司上門服務的銷售員。

他本想馬上接待這位上門服務的人員,但早就聽說戴爾公司的員工服務態度都相當好,他想試一試,於是他態度生硬地說:“沒看到我們正在玩麻將嗎?半個小時後,我再接待你。”說完,他“砰”的一聲,將門關緊了。

銷售員當即說了一聲“對不起”之後就轉身走了。他以為這位銷售員肯定不會再來了,哪知半個小時後,門鈴又響了。這個銷售員又來了,一進門就說:“對不起,剛才不知道您沒空接待!”

買主見銷售員不僅沒有發怒,而且進門就賠禮道歉,不由得有些感動,於是感歎道:“都說戴爾公司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好,想不到還真是如此!”

“是的,我們公司崇尚的是在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階段都一絲不苟,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傷害顧客的現象。”

戴爾公司要求每個員工都有將工作負責到底的責任心,正是員工的這種責任心讓戴爾公司有了今天享譽世界的名聲和業績。不僅僅是戴爾,看看那些世界知名公司的發展與崛起曆程,他們的員工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這也成為了他們企業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條。

在美國一所學校演講時,麥金萊總統對他的學生們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職盡責地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事情的確如此。各行各業都需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將工作負責到底的員工。因為隻有在強烈的責任心的激勵下,才能不斷創造佳績。

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障礙,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障礙當成是實現目標的一種磨練。當你在困苦的環境中仍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時,你最終得到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報酬,而且還有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將工作負責到底的人,遇到困難時會竭盡全力去解決問題,工作失誤時會主動承擔責任。這樣的人看起來很傻,但實際上他們才是真正聰明的人。因為敢於承擔責任,才是晉升之道。

在一家皮毛銷售公司,老板吩咐三個員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貨商那裏調查一下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第一個員工5分鍾後就回來了,他並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下屬打聽了一下供貨商的情況就回來做彙報。30分鍾後,第二個員工回來彙報。他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第三個員工90分鍾後才回來彙報,原來他不但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了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公司的采購需求,將供貨商那裏最有價值的商品做了詳細記錄,並且和供貨商的銷售經理取得了聯係。在返回途中,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裏了解皮毛的商業信息,將三家供貨商的情況做了詳細的比較,製訂出了最佳購買方案。

一年後,第一個員工被解雇了,第二個員工保留原職,第三個員工被提拔為部門經理。

三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各不相同:第一個人隻是在敷衍了事、草率應付;第二個人是在被動聽命;隻有第三個人是盡職盡責,將工作負責到底。老板在對待他們的態度上也各不相同。或許應當說,工作予以他們的回報各不相同。

當一個人真正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到更多的經驗,就能在遇到困難時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成功化解危機,不斷發展。

很多人,可能在年輕的時候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如半途而廢、懶懶散散,當遇到需要處理的事情時,他們常常采取一些小伎倆來代替認真負責地工作。也許在開始的時候,他們可以蒙混過關,然而時間一久,他們便露出了馬腳,最終受到工作的懲罰。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竭盡全力,將自己的工作負責到底。一個人如果能處處以主動盡責的態度去工作,即便他從事的職業十分普通,他的個人魅力也會不斷地提升,贏得更多的讚賞和支持,一步步走向輝煌的成功。

從一開始就要選擇做對

隻有選擇正確的方向,才能到達理想的終點。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做對。

細數成功者的優點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做事情精益求精的人。當一個人把一件事情處理得盡善盡美時,他所獲得的快樂遠非筆墨所能形容。而那些做事馬虎敷衍的人,潦草完成自己的工作,絲毫不把工作當回事,也就無法從工作中尋找到樂趣,更無法獲得提升自己的機會。

在某大型機構一座雄偉的建築物上,有句感人至深的格言:“在此,一切都追求盡善盡美。”如果每個人都能采用這一格言,實現這一格言,決心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竭盡全力達到盡善盡美的結果,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充滿幸福和美滿。

顯然,這樣的重擔並不能被寄托在一個不重視細節的人身上,因為他不可能從一開始就將事情做對,更不會追求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最好。不重視細節的人,往往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甚至常常因為馬虎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誤,而別人對於他們,也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敬意。其實,無論是誰,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其他事情上,隻要把握好每一個細節,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無論什麼人,無論做什麼事,一開始就要做對是最起碼的要求。

十字繡這種手工活動在女生中非常受歡迎。有一個女生,看到她的好朋友們都在繡,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也買了材料繡了起來。開始的時候,她的熱情很高,繡的速度也很快。看到圖紙漸漸變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她的心中甭提多高興了。

然而在把繡好的兩麵縫在一起時,她發現出問題了,縫來縫去,十字繡的兩個麵總是不平整,仔細數了一下,原來第二麵比第一麵少了一行。無奈之下,她隻好將縫好的十字繡拆掉,補上那缺掉的一行。費盡力氣折騰了好久,人也變得煩躁,而十字繡也不如原本的漂亮,她開始時那股高興勁兒也隨之消失了。

其實在剛開始繡的時候,她也數過格子,隻是當時太馬虎,沒有認真數清楚便以為數好了,這才讓後來多了許多麻煩,甚至拆掉繡好的那些重新返工。假如從一開始就數對格子,她也就不至於浪費如此多的精力了。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常犯這種毛病呢?想做一件事情,於是懷著滿腔熱情便匆忙去做了,等到事情做到一半甚至做完時,我們才發現由於開始時的疏忽,使得實際效果和我們想要的目標相去甚遠。

旅行時,為了到達目的地,我們總會選擇一些適當的行走路線。如果不選擇路線,一開始便悶著頭走,即便能到達目的地,恐怕也會浪費過多的精力和金錢,更有甚者,可能會發生南轅北轍的事情。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做一件事情總會有一個目標,經常會按照這個目標做一個詳細的計劃,再按照計劃一步步地去完成。但如果這個目標製訂的時候便是不正確的,我們卻依然按照這個目標走下去,那麼結果往往與目標相差甚遠。即使我們達到了當初設立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都要比原計劃多得多,用一個詞形容,便是“事倍功半”。如果從一開始就做對,那麼我們便會收到另外一種效果,“事半功倍”。

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前提是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強烈的敬業精神。隻有真正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用老板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直至達到自己的目標。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隻是在為老板打工,幹一份活就拿一份薪水,你必定會在工作中偷奸耍滑,投機取巧。雖然從表麵上看,蒙受最大損失的是企業,但事實上,吃虧最大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失去了取得成就最寶貴的品質——認真。

一位老板要提拔一名員工,絕對會挑選工作盡職盡責,凡事都力求做到最好的人。他們絕對不會看中那些拖拉懶惰、做事漏洞百出的人,他們最滿意的人,做事時必須井井有條,不辭辛勞。

從一開始就做對,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身強體健,並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提高,經驗日漸豐富,從而被老板委以更重要的工作。從這個方麵來看,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是你一生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許多人不能成功,總是找出這樣或那樣的借口,企圖為自己的過錯開脫。當然,這其中存在一些客觀因素,但事實上,最致命的問題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在很多時候,執行中的一點點紕漏,都會導致結果截然不同。正如一位偉人所說:“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不相上下。”建築時小小的誤差,可以使整幢建築物坍塌;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煙蒂,可以使整幢房屋,甚至使整個村莊化為灰燼;手術時的小疏忽,可以使一個寶貴的生命凋零。

俞敏洪曾經說過:“優秀是一種習慣。”隻有從一開始就做對,我們才能逐步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久而久之變成了習慣,這種習慣會推動著我們不斷進步。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做對,那麼很可能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對我們的發展和生活產生不好的影響。

一旦養成了從開始就做對的好習慣,你一輩子都會受益無窮,這也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無論做什麼,都會力求達到最佳境界,毫不放鬆;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從不輕率。

為自己選擇合理的定位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這需要我們努力地探索尋找。

所謂選擇定位,就是為自己設定一個行動目標,並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個人能否成功,往往並不是取決於他擁有多少有利條件,而在於他能否正確認識和期待自己,取決於能否為自己選擇合理的人生定位。一個人如果能準確地為自己的人生定位,有利於激發自己的進取心,激勵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奮勇前行。

準確地為自己定位,是一個人成就自我的必要條件。每個人的自我定位各不相同,從而選擇的發展方向也不同。比如有的人渴望成為一名外交家,他就會著重挖掘自己這方麵的潛能,補充與之相關的知識;有的人想當一名數學家,他就會刻意地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等相關能力;有的人想當一名光榮的教師,他就會在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耐心和口頭表達能力。一個人隻有合適的定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主觀積極性,發掘自己的潛能。

法國文豪大仲馬,他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等作品享譽世界,不過在成名之前,他也換過很多工作,生活一度窮困潦倒。

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訪他父親的一個老朋友,希望他為自己找一份工作。那位老先生問他:“你有什麼特長嗎?”“很抱歉,老伯,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大仲馬如實答道。

“數學精通嗎?”“不行。”

“你懂得物理嗎?或者曆史?”“什麼都不知道,老伯。”

“會計呢?法律如何?”

大仲馬羞得臉色通紅,說道:“我真慚愧,您說的這幾方麵我都沒有出色之處。我一定要努力補救我的這些不足,我相信在不久之後,我一定能給老伯您一個滿意的答複。”

老先生對他說:“可是你總要生活啊?將你的住處留在這張紙上吧。”大仲馬無可奈何地寫下了他的住址。就在這時,老先生高聲說道:“你終究有一樣長處,你的字寫得很好呀!”

字寫得好,可能很多人對此不屑一顧,這算什麼?然而大仲馬突然想到,既然字能寫好,文章為什麼就不能寫好?他重新衡量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將寫作作為自己的目標,終於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文壇贏得一席之地。

與大仲馬開始時的狀態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抱著一副得過且過的心態,這其實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對於每一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人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長和天賦,為自己準確定位。我們想要了解自己的特長和天賦,並在它們的引導下挖掘別的長處,就要明確自己的劣勢和缺點,並且虛心地改正自己的缺點,真正做到揚長避短。而沒有生活目標,沒有準確定位的人,則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奮鬥方向,無法順利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

中國有句俗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當然,在現代職場,女性同樣也怕“入錯行”。很多人在事業失敗反省自我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自身能力欠缺,而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們的成就或許也曾風光一時,然而在這個並不適合自己的行業中,他們一直因為競爭而疲於奔命,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最終失敗也就不令人奇怪了。一個人隻有“入對行”,準確地為自己定位,選擇合適的人生事業之路,才能讓自己獲得持續性進步。

為自己選擇準確的定位,可以讓個人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資源。有些人看見別人都在考“MBA”,他也盲目地去考;有些人看見別人出國,他也奮不顧身地出國。現實證明,專科生未必不如本科生,本科生未必不如碩士生,碩士生未必不如博士生,隻要把一門學問學通學透,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盲目跟風、付出,反而會因為精力過於分散而喪失原有的優勢,最終難成大事。

為自己選擇準確的定位,可以增強自己的抗幹擾能力,更堅定自己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被金錢所奴役,選工作時隻以報酬和時間為標準,甘願放棄自己原本不錯的職業,以至於前途盡毀,等到後悔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太晚了。還有的人幸運地獲得了一份好工作,得到了一個好職位,卻覺得自己應該獲得更好的職位,輕易就放棄眼前的機會。這些人都是因為沒有給自己準確定位,自視過高之過。

想要為自己選擇準確的定位,首先必須充分了解自己,包括核心價值觀、性格特點、天賦才能、缺點等,揚長補短,這可以通過自我探索獲知,也可以請他人做評價,也可以做心理測試;其次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其中包括工作內容、知識要求、技能要求、經驗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環境、工作角色等,這可以通過向專業人士谘詢來獲取經驗;再次要分析自己和職業要求的差距,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直到完全適應工作需要,可以根據自身的現實條件製訂一個詳細的“計劃書”,督促自己進步;清楚地認識自己,為自己準確定位,這也使你具備了從眾多人中脫穎而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