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修天道:包容造就開放人生(3)(3 / 3)

進入六年級,學習顯得緊張了一些,可錢錫還像以往一樣把畫當作文交給周老師批改,周老師也不硬要求錢錫在寫作方麵和其他同學一樣。1996年,錢錫代表浙江省青少年藝術團出訪日本,受到了日本朋友的讚賞,他為學校贏得了榮譽,為國爭了光。

古代哲人說得好,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一種顏色構不成五彩,一種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種事物則無法比較。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萬紫千紅自會爭奇鬥豔。如同自然界的多樣性有利於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社會的多樣性則有利於社會的生態平衡。所謂和諧,是多樣性的和諧,是差異的和諧。推崇單一、強求一律、抹殺差異,就會窒息人的發展,窒息社會的生機活力,導致社會各種人為的矛盾,反而破壞社會的穩定和諧。

我們清醒地看到,不同文明之間的隔閡是普遍而深刻的。以自我為中心而形成的種種偏見,會遮蔽人的智慧,而實際的利害關係又會迷惑人的良知,再加上語言交流的障礙,在不同文明之間,即使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不容易,至於互相包容、互相吸收就更困難了。然而時至今日,人類已經能夠遨遊太空,為什麼不能放棄種種狹隘、固執和偏激的想法,以廣闊的胸襟,對待文明的差異呢?為什麼不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呢?為什麼不能充分尊重各個民族或國家自己的選擇呢?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隻有運用大智慧,展現大手筆,在不同文明之間找到密切溝通之路,搭起暢通無阻之橋,才能促成不同文明的和諧相處,才能造就世界的永久和平。

有人問某人:“你對最近公布的一個法律草案怎麼看?”

該人回答說:“我的朋友中有的讚成,有的反對。”

那人追問道:“你的看法是什麼呢?”

“我讚成我的朋友的看法。”

這種看似什麼也沒說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心靈開放的一種基本表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策略,即容納相互對立的觀點。

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認為,如果你把兩種對立的思想結合在一起,你的思想就會暫時處在一個不定的狀態。這種思想的“懸念”使思考能力之上的智力活躍起來,並創造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對立的思想的糾結纏繞,為新的觀點的奔湧而出創造了條件,這樣,你的思想也就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同玻爾本人有很大關係的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說,就是這種思維策略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

我們能否更好地與人相處,並從這種相處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同樣也必須具有這種開放性,包容人們不同的觀點是克服主觀、武斷之妙法。

如果你覺得那些不同的觀點是缺乏理智、蠻橫無理、令人厭惡的話,你就得提醒自己:在他們的眼中,你或許也是如此。在這一點上講,或許兩方麵都是對的,但不可能兩方麵都是錯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果你的想像力很豐富,那你不妨假設一下自己與持不同觀點的人進行辯論。這種方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任何限製。例如,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甘地痛恨鐵路、汽船及機械,如有可能,大有要毀滅整個工業革命全部成果之勢。也許,你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真正同這種人辯論,但你可以設想一下,假如與甘地爭論的話,他會如何駁斥你的觀點呢?在這種假想的辯論中,你很可能會發現,對手的觀點也有正確之處,而你則應當改變原來的武斷看法,即使你的看法也有正確之處。

差異與不平等是現實存在的,那麼在一個和諧社會裏,關鍵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對待差別與不平等,並在差別與不平等的條件下,如何實現一種社會利益平衡的配置目標。因此,和諧社會的體製是,不能用差別原則製造差別,而應當是以平等原則限製差別,使人人都有機會改變先天偶然因素和初始條件的安排而成為一個可以超越人人的人。於是,差別仍然存在,但人人實現了自我。

古人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讓我們更多、更好地與不同觀點、不同信仰、不同國別、不同膚色的人們和平共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