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置身事外(1 / 1)

35.置身事外

【原文】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誌利害之慮。

【譯文】

要想公正地評論事物得失,隻有以超然的身份置身事外才能了解掌握事情的始末,通曉利害;反之如果以當事人的身份置身事中,就需要暫時忘掉個人的毀譽,才能專心策劃並完成擔負的任務。

【解讀】

蘇軾曾寫過一首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俗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為什麼會迷?那就是因為其身在其中,精力都會被吸引到事情的某一個方麵,從而隻著眼於某個局部。旁觀著為什麼會清?就是因為他身在事外,頭腦會比較清靜,就會比較容易地看清事物的來龍去脈,或是事情的全部。所以,當你身處在困惑之時,一定要仔細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