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浮躁的心態要不得(1 / 1)

13.浮躁的心態要不得

【原文】

熱不必除,而除此熱惱,身常在清涼台上;窮不可遣,而遣此窮愁,心常居螺窩中。

【譯文】

不必用特殊方式消除夏天的暑熱,隻要煩躁不安的情緒被消除,那你的身體就像坐在涼亭上一般涼爽;也不必用特殊方法消除貧窮,隻要為貧窮而愁的錯誤觀念能被驅逐,那你的心境就像生活在快樂世界一般幸福。

【解讀】

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許多發展的機會充斥著這個開放的社會。機會多誘惑就多,誘惑多了,心就容易亂。心亂導致行為上的忙碌失措,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浮躁。

是什麼一再擱置我們的學習或工作的計劃?是什麼使我們的遠大理想化為泡影?是什麼使我們的生活雜亂無章?是意識和行為的不能自製。而導致意識和行為不能自製的正是浮躁,被浮躁控製的直接後果便是一事無成。更深層次來看,浮躁已漸漸地不知不覺而又實實在在地控製著我們的行動,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交友、戀愛、婚姻、工作、事業之中。

浮躁有以下的表現:朝三暮四,心浮氣躁,淺嚐輒止;焦慮不安,喜怒無常;自尋煩惱,患得患失;既要魚也要熊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山望著那山高,感覺自己就應該是天下第一,卻又耐不得寂寞,稍不如意就輕易放棄,從來不肯為一件事傾盡全力……例如看書,書在眼前像夢境一樣淩亂難懂,即使強迫自己看下去,意識也隻是在字麵上一掠而過,什麼也沒記住,心思根本不在書上。也就是說,隻是裝出了一個看書的姿態和形式,實際其實毫無效果。

浮躁往往會讓你煩躁難耐,任何事情你都想大動幹戈。好事來了,往往會興奮得難以自製,甚至得意忘形。但如果有壞事光臨,便會立刻墜入痛苦的萬丈深淵,痛不欲生,猶如大禍臨頭。

“靜”字便是醫治浮躁的藥方。看好一件事,要心無旁騖,神無外用,堅定不移地朝著它走去。諸葛亮說的“非寧靜無以致遠”,正是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要善於保持冷靜,才能避免無奈與無助。為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努力做到保持平靜的心態,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在商業社會裏,人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誘惑變得浮躁。所以,我們要使自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得到很好的處理,使自己的社會責任得到明確。

(2)擁有博大的胸襟,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遠大誌向的人。當一個人具備遠大的理想時,就能在目標的指引下按部就班地行動,從而避免了浮躁和短視行為。所以,僅靠保持一顆平常心而要遠離浮躁是不夠的,必須理性地思考,以遠大誌為向導,引導自我。

(3)堅持穩健的作風把一件事情做好;否則,心浮氣躁會導致對事物準確判斷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