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不要透支身體(1 / 1)

31.不要透支身體

【原文】

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撇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

【譯文】

平靜下來清醒你的頭腦,當它感到昏沉紛亂時;暫停一下你的工作,當工作煩瑣情緒緊張時,以便使情緒恢複鎮定輕鬆。否則恐怕剛剛治好昏沉紛亂的毛病,便又要被左右為難思緒搖擺不定的困擾。

【解讀】

一個人辛勤工作開拓事業固然很重要,但不可過分疲勞過度緊張,否則繃得太緊的弦,就會有突然斷裂的危險。

工作要注重方法、注重效率,整天忙忙碌碌就是有成績是錯誤的看法,工作緊張而又條理清楚,收效顯著才稱得上有效率。所以一個人要掌握自我調節,勞逸結合的技巧。

有一個朋友說“不能嫁給太拚命事業和從不願意參加工作的男人。”嫁給這兩種男人都是守活寡。前者他沒有時間陪伴你,後者因為過於重視自由,不願意被任何人事束縛。

春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孔子,是《論語》的作者。他活到了73歲,在古代算是長壽的人了,也可以說是古代的養生專家。

他對養生是這樣看的:少年養生,戒之在色,因為少年時候血氣未定。壯年養生,戒之在鬥,就是不要太拚命。老年養生,戒之在得,因為血氣已衰,就要知足了。

一首歌《向快樂出發》的歌詞是這樣的:“撥通你的電話我們都別忙了,出去輕鬆一下,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其實我也這樣想的,如果每天都是匆匆忙忙,快樂也會變老的,讓我們快出發就像小時候一樣的去玩耍,常常忘記了回家,一起去happy吧,集體把電話,關掉吧不想它,向明天快樂出發。”

所以說,我們不但要會努力工作,而且會放鬆休息,一天的工作才能夠有效地進行,自己的精神才能集中,工作效率才會高。

很多人遇到過這種情況,整個人能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的狀態工作一二個小時;可再過一段時間後,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分散,效率也不像開始時那麼高了。在下午2點鍾左右,人們所用的隻是全部精力的40%,工作效率跌入低穀。

這就意味著在從上午早晨9點到10點之間,你的效率是10點到12點之間的兩倍。即使中午休息一陣,這充其量能讓你精力充沛地工作到3點,而3點過後,你又像沒了電一樣精神不振。結果就是在極低的工作效率中你浪費掉了一天中的三到四個小時。

這就是說,懂不懂休息,不僅影響健康,還影響工作效率。如果養成會休息的習慣,不但會增加成效,還不會因丟掉休息時間而減少工作。

美國的一位庭院美化師瑪麗,在與丈夫因為感情不和離婚後,做起了自己的零售生意。瑪麗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庭院裝飾品,無不高檔豪華、精美絕倫,而且式樣從不重複,包括噴泉、工藝雕像、那些可以給鳥兒提供飲水的石雕,還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裝飾草坪的桌椅器具。10年來,瑪麗一星期工作五至六天,平均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這樣拚命幹下來,瑪麗的生意經營得倒是挺紅火。可是人又不是鐵打的,長期高度疲勞讓她疲憊不堪,瑪麗在兩年前對人訴苦,並考慮放棄手裏的生意。

但後來,瑪麗的朋友建議她雇一個鍾點工。在午休前後兩到三小時裏幫她料理生意。這樣瑪麗既可以享受午休,又可以用空出來的時間查查賬目,好好考慮生意該如何做下去。如此這些事情在工作時間之內就能完成了,不像從前有很多紙上的工作需要在晚上停業後拿回家做。

瑪麗帶著疑慮與猶豫,勉強地聽取了朋友的勸告,雇了一個零工來幫忙。不久以後,瑪麗又經營起一家庭院設計谘詢公司,雖然,生意很是興旺,完全不受一周中隻營業兩三個下午的影響。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休息對一個幹事業的人來說多麼重要,我們隻有不但會工作,而且會休息,才能夠讓一天的工作有效地進行,才能讓自己集中精神,工作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