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不要偏聽偏信(1 / 1)

21.不要偏聽偏信

【原文】

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譯文】

一個人不要片麵地聽取他人的話就信以為真,以免被一些奸詐之徒所欺騙;也不要過分信任自己的才幹,以免受到一時之氣的驅使;更不要以為自己的有所長而去揭人家的短處,尤其不要因為自己笨拙就嫉妒他人的聰明。

【解讀】

這個世界之所以感覺混亂,第一是因為黑白是非被顛倒,第二在君子愈讓,小人愈妄。

一個人,如果片麵地聽取他人的話,憑著自己的想法做事,就會被小人利用。

比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些誤會難免會發生,通常情況下,隻要相互寬容就能化解。但是如果我們偏聽偏信,就可能惡化與朋友的親密關係、與他人的合作關係,甚至使雙方關係破裂。

從古至今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三國的時候,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劉備與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他們之間征戰連年,不僅政治上,軍事上都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諸葛亮輔佐劉備,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受到孫權禮遇,擔任要職。結果江東人士對諸葛瑾嫉妒不已,更有流言說他明保孫吳,暗通劉備。

東吳有一名叫陸遜的大將,是個明白人。他看到滿城風雨,立刻上書孫權,說諸葛瑾是一個心胸坦蕩的忠臣。孫權聽了非常高興:“我知道你和諸葛瑾是好朋友,你能夠不聽信讒言為他保薦,實在難得啊!我也知道諸葛瑾對我一片真心。我很高興,希望你們能攜手共事,輔助我完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