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善言責人
【原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譯文】
不可以以太嚴厲的說話方式去責備別人,要考慮到對方能否承受;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以報以太高的期望,要考慮到對方能否做到。
【解讀】
應當用儒家思想處理人際關係。儒家思想在人際關係上最講究“恕”的觀念,“恕”就是寬恕、原諒的意思。
辦公室裏,人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都在下意識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竟然有人背著你四處說你壞話,暗中破壞你的形象。你該怎麼做?
如果是性格急躁或直腸子的人可能會馬上找到對方,非要對方說出個理由不可;遇到通情達理的人,可能一笑置之;遇到認真的人可能真要給你理論一番。結果怎麼樣呢?大概把你的老底都會抖摟出來了。
我們可以理解急於為自己澄清的心態,但最重要的是決不能失去理智,要先冷靜下來。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一時之氣,就怒氣衝衝地找對方興師問罪。一定要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然後熄火降溫,存異求同。具體地說,就是依照《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雪兒·黛爾所提供的方法,一步步地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一步,反省自己。你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做了些什麼事、說過什麼話,讓對方對你有所偏見。如果不明事裏就去找對方興師問罪,隻會讓對方對你的成見更深。
第二步,探尋原因。你可以問:“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是否可以告訴我哪裏做錯了。”如果對方什麼話也不願意說,幹脆直截了當地跟對方說:“我知道你對我似乎有些成見,我認為我們需要打開天窗說亮話。”
第三步,適當地提醒。如果對方不肯承認他曾經對別人說過不利於你的話,你也不必和對放撕破臉,隻要跟對方說:“我想可能是我誤會了。不過,以後如果你對我有任何想法,希望你能直接告訴我。”你隻是要讓對方知道:你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同事之間應該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相互理解,而不要動不動就記恨記仇,人為地製造緊張氣氛。即使你聽到的是某一同事談論另一同事的是非,也切記不要以訛傳訛,造成雪上加霜。
充當調解人是高明的辦法,在關係緊張的同事之間多做一些“黏合”和“調和”的工作。不提起雙方過激的、不友好的話,而說一些能起到緩解矛盾和融洽關係的話。要啟發雙方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不要糾纏細枝末節,不要耿耿於懷已經過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