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多得者多惑(1 / 1)

36.多得者多惑

【原文】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了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愆尤,恩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彼不求日減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譯文】

麻煩越少樂趣越多。如交際應酬減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困擾,閑言亂語減少就能避免很多錯誤和懊悔,思考憂慮減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聰明睿智減少就可保持純真本性。誰會選擇不去減少上述麻煩,而會去增加限製自由的枷鎖呢?

【解讀】

《老子·第二十二章》有言:“少則得,多則惑。”老子認為當貧窮時,人才會珍惜自己的擁有;而擁有越多,欲念越容易膨脹,反倒迷惑了。

東漢西域護城將軍班超,由於其很有能力,直到七十多歲高齡,朝廷才允許他告老還鄉。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請教對治理西域的忠告,班超對他說:

“做好一件事,不如防止做壞一件事,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蕩佚簡易,寬小過,這就是總的綱領。”

他的意思主要是說要以寬恕為主,不要太苛刻。任尚覺得這是老生常談,就拋之腦後,還對人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天聽的這些都是平常話。”

4個年頭過去了,任尚因過於嚴苛急躁,失去與邊疆民族的和睦關係,導致西域各國紛紛叛漢來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經營的疏勒根據地,靠疏勒人的保護才撿回性命,可他不再擁有西域土地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