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謹慎做事,細節影響你的效率(2 / 3)

人戰勝自我,比戰勝別人還要困難,這句話在李嘉誠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在經曆了父親去世、自己輟學的淒慘現實後,他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隻有放下書包,走向社會去掙錢來養活家人。幾經努力,李嘉誠終於憑著毅力、韌性和真誠在港島西營盤的春茗茶樓找到一份工作。

工作並不容易,他必須每天淩晨5時左右趕到茶樓,為客人準備茶水茶點,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

舅父送了一隻小鬧鍾給他。李嘉誠就把鬧鍾調快10分鍾,每天都最早一個趕到茶樓,最後一個離開。

這個習慣,他保持了半個多世紀。直到今天,李嘉誠的手表始終是快10分鍾,成為商界交口讚譽、津津樂道的美談。

但是,並沒有人知道李嘉誠這一真誠敬業樹立的口碑,贏來了多少人的敬佩和信服,而又因此給他帶來了多少生意。

茶樓是一個濃縮的社會,三教九流,無所不容。

李嘉誠是個有心計的人,他絕不放過這個了解社會、學習社會的絕佳場所和機會。他在努力幹好每一件事的同時,給自己定了兩門必修功課。

其一是時時處處揣測茶客的籍貫、年齡、職業、財富、性格等,然後找機會驗證。

其二是揣摩顧客的消費心理,既真誠待人又投其所好,讓顧客在高興之餘掏腰包。

李嘉誠對顧客的消費需要和消費習慣了如指掌。如誰愛吃蝦餃、誰愛吃幹蒸燒麥、誰愛吃腸粉加辣椒、誰愛喝紅茶、誰愛喝綠茶、什麼時候上什麼茶點,李嘉誠心中都有一本賬。

正是這一點,他能贏得顧客並能讓顧客乖乖掏錢,自然也獲得了老板的歡心。功夫沒有白費,李嘉誠是春茗茶樓加薪最快的堂倌。

李嘉誠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自覺訓練,使他贏得了作為一個堂倌十分出色的業績,並迅速地了解了社會和各種各樣的人。

茶樓也是一個生意信息場所,李嘉誠從茶客的談話中暗自學到了許多做生意的訣竅。

自覺養成觀察人的習慣,對李嘉誠日後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推銷員,打下了深厚紮實的基礎。李嘉誠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富豪的巔峰。

需要說明的是,李嘉誠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領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為生活所迫後天有意培養的。

成事在天,謀事卻在人。要從商,必須得用心。做其他行業也是如此,隻要你肯花費心思,都會有所收獲。

6.拒絕他人的小技巧

每個人都有過向別人提出要求,而被人直接拒絕的感受,這種感覺的確不好受。但是,人生就是需要不斷地說服他人,以求合作發展;反過來,人生也是不斷地遭到拒絕和拒絕他人的過程。如果能把拒絕的話說得有方有圓,那麼自己就會進可攻退可守了。

在社會交往中,有人需要你幫忙,但你卻由於某方麵原因而不能幫他時,就需要拒絕他。而直截了當說出拒絕的話,很難說出口,也怕別人誤解。為此,我們就必須掌握拒絕他人的技巧。

在拒絕他人時,關鍵要態度和藹。不要在他人剛開口要求時,就斷然拒絕他;不要對他人的請求迅速采取反駁的態度,或流露出不高興的表情,或者去藐視對方,堅持永不會妥協的態度等,這都是不妥當的方式。應該以和藹可親誠懇的態度,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應對。

拒絕對方時,要明確說出事實。要據實言明,不要采取模棱兩可的說法,這樣會導致對方摸不清你的真正意思,而產生許多誤會,這就容易使彼此之間產生一種隔膜,關係越來越淡。

拒絕時,千萬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特別是對你有過幫助的人來拜訪你,要你幫他做事。為了情麵,的確是非常難以拒絕的。不過,隻要你能表示出尊重對方的意願,率直地講出自己的難處,相信對方也會理解你、諒解你。

拒絕對方,也要給對方留一個退路,留一個台階下,也就是說要給對方留麵子,要能讓他自己下梯子。你必須自始至終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當你完全聽完對方的話後,心裏有了主意時,再來說服對方,就不會使對方難堪了。

有時拒絕不能把話完全說死,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某個異性當麵向你表示愛意,如果你不樂意接受其愛,就可用拖延法說“不”。他邀你跳舞,你可以這樣回答:“以後吧,有時間我會約你的。”

在拒絕人時,如果自己很有把握可以拒絕對方,隻管與對方麵對麵相坐。如果要拒絕的是一個“難纏”的人,拒絕他時,最好不要和他視線直接接觸,選擇位置時要以斜、橫為佳。

當你知道怎樣選擇地點來拒絕對方時,你還要注意到時機問題。有時候,拖延一段時間,選擇一個好機會,再予以拒絕,會使得原來緊張的局麵完全改觀,這也是一種拒絕人的技巧。

你需要拒絕人時,不妨用下列方法試一試:

(1)有意推托

如“我轉告她一聲倒是可以,就是怕她誤會了,還是你直接同她說為好”。“這件事由我出麵恐怕不會太好吧”。

(2)盡量回避

“哦,是這樣呀,我沒看清楚”,“我沒注意,也不是太清楚”。

(3)故意拖延

“今晚還有事,以後再說吧”。

(4)保持沉默

“嗯,讓我再考慮考慮……”

(5)另有選擇

“好是好,不過我更喜歡……我想那個會更好。”婉言回絕。“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這樣做,對你我都沒有好處,你仔細想想。”

說起海瑞這個名字,大部分人都會把清官這兩個字與他的名字聯係起來。的確,他是明朝中一位品格剛正、耿直、廉潔的清官,百姓都稱他為“海青天”、“活包公”。

海瑞為官一生,為民為國操勞一世,反對一切邪惡勢力。在海瑞所到之處,貪官均聞風喪膽,百姓歡迎。

海瑞之所以是一個受百姓愛戴的清官,與他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絕一些“小人”的要求是分不開的。

一次,在海瑞嚴厲地處罰仗勢侵奪民田的董其昌時,一些官員來替董其昌解圍,對海瑞說:“聖人不做過分的事。”

海瑞卻說:“諸公豈不知海瑞非聖人耶!”僅僅一句話,就把說客頂了回去。這句話既巧妙地表達了海瑞秉公執法嚴辦董其昌的決心,又使得說客碰上了軟釘子,無言以對,這是在拒絕一些“小人”要求時最好的辦法。

人活在世上,總會有些同窗好友,或同誌、同事等朋友,相處的日子久了,自然會相互求幫忙。如果我們能辦到的話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辦,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很過分,我們不能辦到,不是我們個人力所能及的時候,這就出現了如何拒絕他人的問題。很多人往往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拒絕,明知道一些事情辦不成,可又怕傷害了朋友之間的友誼,而應承下來。那麼怎樣開口拒絕,才不會傷害對方呢?

這就需要在拒絕時,讓對方了解你之所以拒絕的苦衷和歉意,而且說話態度要誠懇,語言要溫和。

盡量避免模模糊糊那一類的回答。如我再考慮考慮等,這種講法或許你自己認為表示拒絕了,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可能認為對方真的替他想辦法,這樣一來,反而耽誤了對方。所以,拒絕時不要使用語言含糊的字眼。

以誠懇的態度明確地說出自己不得不拒絕人的理由,直到對方了解你是愛莫能助,這是一種最成功的拒絕方法。

7.辦事前要有周密的計劃

做事有備才能無患。與熟悉的人交流需要準備,與陌生人交流更應該準備。隻有在事先盡量安排周密,才能在與對方交流的時候多幾分勝算。

一次,拿破侖·希爾應邀向俄亥俄監獄的服刑人發表演說。他一站上講台,就看到眼前的服刑人員中有一位是他在十年前就已認識的約翰,從前他曾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希爾演講完後,與約翰見了麵,談了一會兒,了解到他因為偽造文書而被判二十年徒刑。聽完他的遭遇之後,希爾說:“我要在六十天之內,使你離開這裏。”

約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苦笑,回答說:“我很佩服你的精神,但對你的判斷力卻深感懷疑。你可知道,至少已有二十位具有影響力的人士曾經運用他們所知的各種方法,想使我獲得釋放,但一直沒有成功。這是辦不到的事!”

或許就是因為他最後的那句話——“這是辦不到的事”,向希爾提出了挑戰,他決定向約翰證明,他一定可以辦得到。

希爾回到紐約,請他的妻子收拾好行李,準備在哥倫布市——俄亥俄州立監獄所在地,停留一段時間。

希爾的腦海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要把約翰弄出俄亥俄監獄,並仔細地做了考慮,製定了詳細的計劃。他和妻子來到哥倫布市,住進一處永久性的總部。

第二天,希爾前去拜訪俄亥俄州州長,向他表明了此行的目的。希爾是這樣說的:

“州長先生,我這次是來請求你下令把約翰從俄亥俄州立監獄中釋放出來。我有充分的理由,請求你釋放他。我希望你立刻給他自由,而且我準備留在這兒,等待他獲得釋放,不管要等待多久。”

“在服刑的期間,約翰已經在俄亥俄州立監獄中推出一套函授課程,你當然也知道這件事:他已經影響了俄亥俄監獄中兩千五百一十八名囚犯中的一千七百二十八人,他們都參加了這個函授課程。他已經設法獲得足夠的教科書及課程資料,從而使得這些囚犯能夠跟得上功課。”

“更難得的是,他這樣做並未花費州政府的一分錢。監獄的典獄長及管理員告訴我說,他一直很小心地遵守監獄的規定。當然了,一個能夠影響一千七百多名囚犯努力學習的人,絕對不會是個壞家夥。”

“我來此請求你釋放約翰,因為我希望你能指派他擔任一所監獄學校的校長,這將使得美國其餘監獄的十六萬名囚犯獲得學習向善的良好機會。我準備擔負起他出獄後的全部責任。”

“以上就是我的要求,但是,在您給我回答之前,我希望您知道,我並不是不明白,如果您將他釋放之後,您的政敵可能會借此機會批評您。事實上,如果您將他釋放,而且,您又決定競選連任的話,這可能會使您失去很多選票。”

俄亥俄州州長維克·杜納海聽完後,緊握了拳頭,寬廣的下巴顯示出堅定的毅力。他說:“如果這些就是你對約翰的請求,我將把他釋放,即使這樣做會使我損失五千張選票,也在所不惜。”

這次說服工作就如此輕易地完成了,而且整個過程費時竟然不超過五分鍾。

三天以後,州長簽署了赦免特狀,約翰走出了監獄的大鐵門,他再度恢複了自由之身。

我們可以看到,希爾之所以能夠成功地說服州長,與他的周密考慮和精心安排是分不開的。希爾事先了解到:約翰在獄中的行為良好,為一千七百二十八名囚犯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當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監獄函授學校時,他同時也為自己打造了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人生的計劃是由無數個點滴計劃構成的,隻有把每一個小計劃做好,你的人生才會演繹得更加絢麗多彩。

8.見到樹木,就要想到森林

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永遠不變的事情。當你看到樹木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大片的森林,如果害怕失去眼前的利益,最終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些事,表麵看來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卻“因小失大”,損失慘重,做事靈活的人決不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有一次,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亨利·霍金士突然從化驗室的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鮮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這種毒的毒性並不大,但長期食用會對身體有害。另一方麵,如果食品中不用添加劑,則又會影響食品的鮮度,對公司將是一大損失。

亨利·霍金士麵臨著一次選擇,是誠實還是欺騙,綜合考慮了一下後,他認為應以誠對待顧客,盡管自己有可能麵對各種難以預料的後果,但他毅然決定把這一有損銷量的事情告訴顧客。於是他當即向社會宣布,防腐劑有毒,長期食用會對身體有害。

消息一公布就激起了千層浪,霍金士麵臨著相當大的壓力,不僅自己的食品銷路銳減,而且所有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聯合了起來,用一切手段向他施加壓力,同時指責他的行為是別有用心,是為一己之私利,於是他們聯合各家企業一起抵製亨利公司的產品。在這種自己食品銷量銳減、又麵臨外界抵製的困境下,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

在苦苦掙紮了4年之後,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已經危在旦夕了,但他的名聲卻家喻戶曉。這時候,他的命運轉機了,政府站出來支持霍金士,在政府的支持下,加之亨利公司誠實經營的良好口碑,亨利公司的產品又成了人們放心滿意的熱門貨。

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他誠實對待顧客的良好聲譽,亨利公司在很短時間裏便恢複了元氣,而且規模擴大了兩倍。也因此,亨利·霍金士一舉登上了美國食品加工業第一的位置。

做事靈活的人,都善於從吃虧當中學到智慧。“吃虧是福”也是一種哲學的思路,表麵上看來“吃虧是福”會給人以不思進取之嫌,但是,這些思想會讓人們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

許多人都熟知劉邦與項羽的故事,在稱雄爭霸、建立功業上,兩人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最終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著名文豪蘇東坡在評判楚漢之爭時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項羽之所以會敗,並不是上天亡他,而是因為他不能忍,不願意吃虧,白白浪費自己百戰百勝的勇猛;漢高祖劉邦雖然是一個地痞流氓,但他卻能忍,懂得吃虧,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緊緊抓住項羽弊端,由弱勢轉變成強勢,最後奪取了勝利。

9.團結合作,榮耀均分

誰都明白:與人合作持一種“吃獨食”的態度,會引起他人的反感,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人合作。因此,為下一次的合作製造了障礙。最明智的做法是與夥伴一起分享成果,別做得太絕,榮耀均分,人人有份。

在榮譽麵前,正確的對待方式應該是:感謝、分享、謙卑。與人分享榮耀,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項大智慧。

美國羅伯德家庭用品公司,自成立以來,生產迅速呈直線上升,每年利潤以18%至20%的速度向上增長。究其原因,是因為公司建立了利潤分享製度。每到年終總結時,公司管理者都會把公司在一年中獲得的利潤,按比率平均分配給每一個員工,這就給員工灌輸了這樣一種思想:公司獲得的利益越多,自己分到的越多,“水漲了船自然會升高”。因此,每個人都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地為公司創造利益,時不時還要為公司的發展提些意見,指出產品存在的缺點與毛病,想方設法加以改進。

不管是在與人交際中,還是商業合作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贏得好人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你在某一工作崗位上取得一些成績時,自然要為之而慶祝,不過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為之高興的同時,還要考慮一下這成績的由來。如果成績的取得,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為自己高興還說得過去,別人也會祝賀你,但是,不要忘了人的劣根性“眼紅、嫉妒”,所以為了自保,還需給自己留條後路,把榮耀和大家一同分享,免得自掘墳墓。

不過,要想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一定的成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成績的由來,是依靠他人的幫助,這時你如果隻顧自己,就有些吃獨食的感覺了,他人也會覺得你好大喜功,獨占所有人的勞動成果,別人對你懷恨在心,輕則以後斷絕與你合作,重則尋找時機對你施以報複。由此看來,獲得成績原本是一件好事,由於自己一點小小的貪念,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丟了朋友也毀了名聲,這無異於自斷後路。

凡森在一家圖書出版社擔任編輯。他為人隨和也很有才氣,平日裏總喜歡與同事開些小玩笑,所以單位上下關係都非常融洽。舒心的工作氛圍,給凡森創造了許多寫作的機會,閑下來時,他就拿起筆隨意地寫點什麼。

有一次,他編輯的圖書在評選中獲得了大獎,而且位居排行榜榜首。為此,他感到無比榮耀。大概是開心過了火,他逢人便說自己的圖書獲了大獎,同事們表麵上紛紛向他祝賀。可是,一個月過去了,他發現工作氛圍似乎有些僵硬,平日裏的笑容全部消失了。單位裏的同事,似乎都在刻意地躲避他,有的還有意和他過不去。

一段時間以後,他終於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原來他犯了“吃獨食”的錯誤。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獲得大獎,身為責編功勞自然很大,可是那畢竟不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其他人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這份榮耀他們也應當分得一份。在榮耀麵前,他們不會認為某個人的功勞最大,唯一的想法就是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分享一份榮耀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凡森一個人獨占了所有的榮耀,別人心裏當然不舒服,尤其是他的上司,心裏還可能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擔心自己的位置不保。

以此為戒,當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別忘了做人的原則,一定不能吃獨食,與別人一同分享榮耀,免得自掘墳墓、自斷後路。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榮耀均分

生活中,有些人根本不在乎分得的榮譽是多還是少,他們想要的是獲得榮譽時的那種快感,意識到這種心理後,你應主動在口頭上感謝他人對你的支持與幫助,主動把一部分榮譽交到他人手上,別人會認為他在你心目中有個位子,你沒有把他們忘記,在以後的合作中自然會盡力地幫助你。其實,與他人一同分享榮譽的方式很多,你還可以請大家吃頓飯,或出去消遣一下,這樣也就堵住了別人的嘴。

(2)懷有感恩的心

獲得榮耀後,別忘了感謝同仁的協助,不要認為所有的功勞全部屬於你一個人。特別要感謝的就是你的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授權、支持。假如上司確實給你很大的幫助,你感謝他時更要真誠一些;但如果上司沒有為你的成功付出任何努力,同仁的協助也很有限,照理說上司與同仁根本不值得你去道謝,不過,如果你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就有去感謝你的上司和同仁,特別是對上司的感謝,即使這麼做顯得有些虛偽,但卻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