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普說:“我永遠記住了我姑母的話,並且學到了影響我一生的東西。”
在商界,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東西。杜佛諾公司是紐約一家麵包公司,杜佛諾先生想方設法將公司的麵包賣給紐約一家旅館。四年以來,他每星期去拜訪一次這家旅館的經理,參加這位經理所舉辦的交際活動,甚至在這家旅館中開了房間住在那裏,以期得到自己的買賣,但他還是失敗了。
杜佛諾先生說:“後來,在研究人際關係之後,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做法。我先要找出這個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什麼事情能引起他的熱心。”
“後來我知道,他是美國旅館招待員協會的會員,而且他也熱衷於成為該會的會長,甚至還想成為國際招待員協會的會長。不論在什麼地方舉行大會,他都要到會。”
“所以,在我充分準備後再次見他的時候,我就開始談論關於招待員協會的事。我得到的是一種多麼好的反應!他對我講了半小時關於招待員協會的事,他的聲調充滿熱情地震動著。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確實是他很感興趣的業餘愛好。在我離開他的辦公室以前,他勸我也加入該會。這次談話,我根本沒有提到任何有關麵包的事情。但幾天以後,旅館中的一位負責人給我打來電話,要我帶著貨樣及價目單去。”
“‘我不知道你對那位老先生做了些什麼事,’這位負責人招呼我說,‘但他真的被你搔著癢處了!’”
“試想一想!我對這人緊追了四年,盡力想得到他的買賣,我若找不出他所感興趣的東西,恐怕我還在緊追不舍。”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發現,如果你要使人喜歡你,如果你想讓他人對你產生興趣,那麼你就要知道他感興趣的事情,並以此作為交際的突破口。
5.“台階”雖小作用大
在社交活動中,能適時地為陷入尷尬境地的對方提供一個恰當的“台階”,使他免丟麵子,既是處世的一大原則,也是為人的一種美德。這不僅能使你獲得對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於你樹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為什麼在社交場合要特別注意為對方留麵子、注意給對方“下台階”呢?這是因為在社交場合,每個人都展現在眾人麵前,因此都格外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尤其是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的人。在這種心態支配下,如果你讓他難堪,那麼他會因你使他下不了台而產生比平時更為強烈的反感,甚至與你結下終生的怨恨。如果你為他提供了“台階”,使他保住了麵子、維護了自尊心,他會對你產生強烈的好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對於今後的交往,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這恰恰是不少人所忽略的。
由於自己的不慎和忽視,下列社交誤區都可能使對方陷入難堪的境地。
(1)點出對方的錯處或隱私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或惱怒。因此,在交際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觸及對方所避諱的敏感區,避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委婉地暗示對方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便可造成一種對他的壓力。但不可過分,點到為止。
(2)張揚對方的失誤
在社交中誰都可能弄出點小失誤,比如念了錯別字,講了外行話,記錯了對方的姓名職務,禮節有些失當等。當我們發現對方出現這類情況時,隻要是無關大局,就不必對此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來應該被忽視了的小過失,一下變得顯眼起來。更不應抱著譏諷的態度,以為這回可抓住“笑柄”了,來個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在眾人麵前取樂。因為這樣做不僅會使對方難堪,傷害他的自尊心,同時也可能使他對你產生反感或報複,而且也不利於你自己的社交形象,容易使別人覺得你為人刻薄,在今後的交往中對你敬而遠之。
(3)讓對方敗得太慘
在社交中,常會進行一些帶有比賽性、競爭性的文體活動,比如棋類比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等。盡管這是一些文體活動,但大家都希望成為勝利者。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實力雄厚”、能絕對取勝的情況下,往往並不使對方失敗得很慘而狼狽不堪,反倒是有意讓對方勝一兩局,既不妨礙自己總體上的獲勝,又不使對方太失麵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連贏幾盤棋後,往往會有意走錯幾步,讓對方最後贏一兩盤。為人處世正像下一盤象棋,隻有那些閱曆不深的人,才會一口氣贏對方七八盤,對方已漲紅了臉、抬不起頭,他還在那兒一個勁兒地喊“將”。其實,作為社交活動,並非正式比賽,對輸贏不必那麼認真,主要目的還是交流感情,增進友誼;否則,計較起來,會給對方造成心理的壓力。據說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極愛下象棋,又把輸贏看得很重,在一次宴會後與棋藝不凡的陳景夷對弈時,本來已一比一平局,卻要下第三局,在殘局時被對方打了個死車,頃刻間胡漢民臉色蒼白,大汗淋漓,又急又惱,當場暈厥,三天後竟因腦溢血死亡。
我們不但要盡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別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學會在對方可能不好下台時,巧妙及時地為其提供一個“台階”。這時就要注意方法的問題了,不要由於方法不當,本來是幫助對方下台,結果反而弄得對方更尷尬。這裏也有幾點提醒:
(1)要注意不露聲色
既能使當事者體麵地“下台階”,又盡量不使在場的旁人覺察,這才是最巧妙的“台階”。有一則報道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一次,一位外國客人在水晶宮飯店請客,請10個人要3瓶酒。飯店女服務員知道10個人5道菜起碼得有5瓶酒,看來客人手頭不那麼寬裕。於是,她不露聲色地親自給客人斟酒。5道菜後,客人們的酒杯裏的酒還滿著。這位外賓臉上很光彩,感激這位服務員給他圓了場,臨走時表示下次還來這裏。如果服務員想讓這位外賓“出洋相”是太容易了,但那樣就會失去一位“回頭客”。這就是善於交際的人的做法,他們往往都會這樣不動聲色地讓對方擺脫窘境。
(2)要注意用幽默語言作為“台階”
幽默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一句幽默語言能使雙方在笑聲中相互諒解和愉悅。作家馮驥才在美國訪問時,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兒子到公寓去看他。他們談話時,那位朋友的兒子爬上了馮驥才的床,站在上麵拚命蹦跳。如果直截了當地請他下來,勢必會使其父產生歉意,也顯得自己不夠熱情。於是,馮驥才便說了一句幽默的話:“請你的兒子回到地球上來吧!”那位朋友說:“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結果既達到了目的,又顯得風趣。
(3)要注意盡可能地為對方挽回麵子
有時會遇到意外情況使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這時,你在給對方提供“台階”的同時,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時為對方麵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會使對方更加感激你,幫助對方挽回麵子,會使他對你感激不盡。
6.別讓情緒壞了事
由於人際交往更多的是交往者麵對麵,通過口頭語言來進行的。正因為這樣,交際者的情緒就會自始至終貫穿著這個過程,而能否控製自己的情緒,則是交際成敗與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作為一種活動的參與者,交際者的情緒在社交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人際交往進行的過程中,不會事事順心,總有一些令人惱怒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對於一個脾氣暴躁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會勃然大怒而破壞寧靜的心情;如果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稍微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可能鬱鬱寡歡。但無論是怒火中燒,還是鬱鬱寡歡,都勢必會極大程度地影響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的對手也可能情緒失控,對你和交際形成不良的影響。因此,交際者切忌有情緒失控和煩躁心理。煩躁和情緒失控隻能給人際交往帶來壓力和困難,它是降低和破壞交際能力的重要原因。
1973年6月,一群憤怒的漁民衝入一家電力公司,抗議這個公司下屬的一座發電廠沒有處理好廢水問題,致使魚類大量死亡,嚴重影響了漁民的生計。但這家電力公司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如果為了減少環境汙染,這家公司被迫采用低硫燃料。可這樣一來,電的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用戶們(也包括那一群漁民)又開始怨聲載道。公司本計劃建一座核電廠,改變這個局麵,如果這樣,電廠附近的居民又不同意,他們擔心核汙染會給自己和子女的生命帶來威脅。麵對這些抗議的人群,如何來平息他們的怒氣呢?
這時候,公司的有關人員首先耐心地聽完了漁民的傾訴,對漁民們的損失表示同情,此時憤怒的漁民感覺被人理解了,所以逐漸平息了怒氣。接著,公司人員向他們說明了公司的難處和公司將要改變這種局麵的具體措施,使他們知道這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心的公司。最後,漁民們不僅理解了這家電力公司的方針、對策,諒解了他們暫時的缺點與不足,還積極地為公司出主意、想辦法。這樣,村民因海水汙染與企業生產的矛盾最終得到了妥善解決。
從這個人際交往的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電力公司的交際者對情緒的控製能力,對組織形象的樹立,以及對村民的影響有多麼大。如果當時這家電力公司的人員控製不住自己,與憤怒的漁民發生爭執,事態隻會進一步惡化,絕不可能像後來那樣使問題能夠順利地得以解決。
7.拜訪前要精心準備
拜訪是為了更好的溝通,溝通是為了相互了解,相互了解則是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所以,拜訪是溝通的前提,前提條件準備細致充分了,以後的工作才能順暢地進行。
拜訪,顧名思義,是指恭敬的拜會、訪問,既然是主動登門,就講究個方式方法,方法得當了,可能勝算就大一些。下麵是拜訪活動的幾個注意事項:
(1)拜訪前先預約
拜訪別人之前,要先打電話預約,特別是在繁忙的商業交際中更應注重這一點。
商場如戰場,特別是在商機無限、分秒必爭的今天,人們對時間的安排非常緊湊。幾秒鍾、幾分鍾對你來說不算什麼,但對生意人來說卻可能造成嚴重虧損,也許失去一次幾百萬、幾千萬的商機。總之,在拜訪時一定要預先約定時間,方便自己更方便別人。
在時間安排上,盡量配合被拜訪者。如果你所拜訪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並且他的時間安排的很緊,那麼就更應提早聯係確定拜訪時間。事情都具有兩麵性,約得越早,改變主意的可能性也會相對增大。因此,把握恰當的時間很重要。
(2)時間觀念要強
如果你代表公司去做拜訪時,你要提前五分鍾到達所拜訪的地點,做個守時的人,因為你所代表的是整個公司。因此,在一舉一動、言談舉止上都要得體,否則,就有可能損傷公司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
在拜訪之前,打電話與對方確定見麵的時間地點,是最重要的禮節問題。然而,一旦時間確定、地點落實後,時間觀念須上提到最高點,做個守時的人。如果對方是時間觀念很強的人,不管你因為什麼,遲到都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時間地點確定後,一定要把交通路線、路況打聽清楚,出發時還要考慮到意外因素,確保在預定時間到達預定地點,隻可提前不能晚到。抵達目的地後,要有時間把準備和對方討論的內容再考慮一遍,從而做到胸有成竹。
(3)根據場合把握時間
商務拜訪中不宜時間太久,但是也不能把事情辦完後,立刻起身告辭。如果對方需要的話還可以陪他聊聊天,在這個過程中拉近雙方的距離。
如果你認為在談完事情後需要立刻離開,就沒有必要顧慮對方,擔心起身告辭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因為是你去拜訪對方,提出離開的主動權在你,主人不可能提醒你該離開了,也不能強迫請你告辭。
告辭也要有一定的方式,最好不要說:“就這樣吧,今天就到此為止吧!”你可以說:“那好,如果您對這件事沒有意見的話……”對方當然明白你的意思,就會說:“沒問題了,今天就這樣吧。”這時你再起身告辭就體現出你是個有禮貌的人了,也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假如與對方談話時間超出了預定時間該如何處理呢?
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還沒有談完事情的重要程度,有沒有必要延長時間繼續談下去。如事情非常重要,要用委婉的語氣向對方說明白,表示再耽誤他一點時間,請求他允許。如果對方表示同意,你可以繼續把事情解決完,如若對方還有別的事,則需要以後再打電話聯絡,再約拜訪時間。如果接下來的事不太重要了,那麼,在對方沒有要留你閑談的意思時你就可以起身告辭了。
拜訪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日常交往當中。能否靈活細致地運用,關鍵在於交往的細節處理。
8.赴約要及時、注重小細節
擴大人際關係的途徑之一就是積極地接受別人對你的邀請。在酒席上,留意別人的小細節,你就可以大展你的溝通能力和談話水平,去結識你以前不認識或不熟悉的朋友,這樣你的人脈關係網就會慢慢地擴大。
參加別人的邀請是創造溝通擴大人際關係的方式之一,所以在正常情況下要盡可能地去赴約。
現實生活中,常碰到這樣的情況:
有人對你說:“今晚有空嗎,喝幾杯?”
當你聽到這樣的邀約時,無論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裏你已喝過了,即便是在不想再喝的情況下,也應該愉快地應邀。隻要不是走不開,就要答應對方:“當然可以,一定去,時間地點你定。”用一種輕鬆爽快的話語表達你的誠意。
有人認為社交應酬太麻煩,覺得出席那樣的場合沒有價值,其實他根本不了解社交應酬的妙處。雖然它不能立刻給你什麼,但是它總能夠給你提供很多有利於事業發展的機會。
如果遇到有人邀請你到他家做客時,要向對方問清楚你什麼時間去合適,然後按時赴約。
當對方對你說:“這幾天有空來家裏坐坐,我請你吃飯。”
你應該說:“你看我下周日去怎麼樣?會打擾你嗎?”對方回答可以後,然後你再帶著歡愉的心情去赴約,這樣對方也會感覺到你來他家的誠意,認為你是從心底裏信任他。
在社交過程中能否取得成功往往隻在你的一念之間,體會到赴約的真正意義,懂得了應邀的奧妙,你的人際關係網就會慢慢地擴大,溝通能力也在日益增強。
在赴完他人的邀約後,你必須對主人說一聲:“多謝您的熱情招待!”
赴約也有一些細節要注意:
(1)信守承諾
答應他人邀約後,無論如何也要趕到,除非有非常要緊的事情恰好與你赴約的時間重合,這時必須向邀請你的人打電話以表歉意,並表示下次有時間定會赴約或者為表誠意回邀他人。
(2)遵守時間
在赴約時一定要注重時間的安排,準時到達約定地點,這樣就可以表示你對對方邀約的重視程度。
(3)真情實意
對待別人邀請要真心實意地去赴約。不能心口不一,嘴上答應他人要去,實際上心裏非常不願意參加,在他人熱情的邀請下,勉為其難地答應了,見麵後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去。既傷了邀請人的自尊心,也傷了彼此間的情分。
隻要對方真誠相邀,就盡量做到有邀必赴,如果可能,不妨你也來個回請,這樣在原有的基礎上加深了你與對方建立起來的關係,以後就不會再出現人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局麵了。
9.勿讓細節毀了酒桌上的氣氛
“酒文化”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談起喝酒,幾乎所有的人都切身體會過。喝酒的時候免不了要說話,這就需要注意一些細節的問題,不能因為喝過酒,就任意而為了,破壞了良好的氛圍。
現代人在交際應酬時,酒的妙處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了。它作為一種交際媒介,在迎賓送客、彼此溝通、表情達意時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說,領略到酒桌上的奧妙,對於幫助你有效溝通,順利辦事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切忌桌上私語
酒宴賓客時,一般都有很多人,所以選擇談論話題時應該是大部分人都能夠參與的。由於個人的興趣愛好、身份地位、修養水準、知識層麵各不相同,所以話題盡量要選具有公眾性的,話題涵蓋的麵要廣,一定要避免唯我獨尊,天南海北地神侃而忽略了其他人。
酒桌上最忌諱的是交頭接耳、小聲私語,這往往讓人感到說話的兩人不合群,容易被他人孤立。還會使別人產生“就你倆好”的嫉妒心理,從而影響了喝酒的效果。
(2)朝大局看齊
在酒宴上一般都會有一個主題,即喝酒的目的。參加宴會時第一件事就是環視四周,察言觀色,分清主次,千萬別為喝酒而喝酒,從而失去擴大人際關係的好機會,更不能允許心懷鬼胎之徒攪亂了東道主的美意。
(3)幽默詼諧,能說會道
一個人的才華、學識、涵養和交際能力在酒桌上都可以彰顯出來,在適當的時候說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力,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莫以酒量論英雄
酒桌上千萬不要沒有分寸地敬酒,酒量大的人還可以接受,但酒量小的可就為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同樣會攪亂酒桌上的氣氛。
(5)敬酒分清主次
在酒桌上敬酒是一門學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一般情況下按照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如果是與陌生人一起喝酒,要先問清對方的身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出現尷尬場麵,破壞酒桌上的氣氛。
如果有求於酒桌上的某個人,那你對他當然要更加恭敬,但還是要注意在場的是否有身份更高或年齡更長的人,而不能眼裏隻有能幫你忙的人,必須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否則,會使大家都處在尷尬的境地。
(6)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要想在酒桌上取得大家的嘉獎,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必要的。因為與別人交往,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靈活應變。
10.女性赴宴應注意的細節
現代社會,女性去參加各種宴會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女性可以出入各種公共場合,這給女性拓展了更廣闊的交際空間,同時也使許多女性拓展了施展自身魅力的空間。這時就要注意一些赴宴過程中的小細節,為自己增光添彩。
一般來講,女性應該掌握以下幾方麵的細節:
(1)注意用餐事宜
其實所謂餐桌細節,是為了讓餐膳可以不受阻礙和破壞而得以順利進行,謹記“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便可達到預定目標。以下提及一般人常犯的小錯誤,如果你在這些細微地方都表現得大方得體,定會提高你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
第一,赴約前多加打點
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十五分鍾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赴約時盡量不要帶太多隨身物,先買東西後赴約顯然是不恰當的安排。
進入餐廳時男士通常會讓女士先行,這時不妨自信地跟著侍者到預訂的座位,不要堅持做他“背後的女人”。來到座位前無須第一時間拉椅就座,因為對方可能已準備好為你拉開椅子,給他一個表現紳士風度的機會。
坐在椅子上時應坐直,不要緊靠在椅背上,雙眼正視前方,別隻顧垂頭逃避對方的視線。手腕(不是臂肘)可自然地放在桌子邊緣上。椅子離桌邊的距離不宜太遠,否則進餐會增加身體移動的機會。等對方拿起餐巾後,你便可把它放在大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可對折成長方形或三角形,較小的則可直接把餐巾放在大腿上,以防用餐時汁液弄汙衣服。
第二,點菜時自己拿主意
自己應選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沒有頭緒的話,可請服務員為你推薦餐廳的招牌菜,但要給對方明確的表示。如想吃海鮮、不吃紅肉等,切忌事事拿不定主意,隻說“是,但……”的人隻會為同台客人添加麻煩。通常服務員會站在主人家(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男方)身旁,記下你們點的菜單。如果想表達你對對方的尊重,可告訴男方你想點的菜,再由他向服務員落單。這樣強調了他主人家的角色,並暗示你對他的信賴。
第三,用餐時的細節
用餐要注意的細節甚多,但其實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禮儀,隻要保持冷靜,不做大動作,不出聲響或阻礙別人用餐的事已算合格。如果要顯得優雅,還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用餐前以餐巾角輕印嘴唇,可減淡唇膏留在杯上的痕跡。喝水、酒時盡量固定一個位置喝,以免整個杯口都布滿唇印。
第四,晚餐間輕輕梳妝
如需要補妝,可選一道菜與另一道菜中間的空檔,向對方小聲說明便可。撥頭發、弄衣服或塗唇膏等動作隻可在洗手間內進行。離席時,可將餐巾放在椅子上或桌上,要將幹淨的一麵向外。
(2)家庭宴會事宜
單身女性與朋友會麵時,在家裏請客是最好的。
第一,邀請的方式
當單身女主人偶識一對夫婦,而她又想和他們繼續交往時,可以適當而有禮節地用寫信或電話的方式,邀請他們來吃個便飯,要注意的是致函、致電的對象是妻子而不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