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愉快交往,把握細節左右逢源(1 / 3)

交際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這就需要你時時留意、處處留心各種交際場合裏的細節。時間久了,自然能夠愉快地社交。

1.別忽略了朋友之間的各種信息

廣泛地結交朋友,妥善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使你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會使你獲得不同的信息,在這些信息的協助下,你就會做出恰當的判斷,形成完整的認識,采取行動,從而在事業上領先於別人。

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獲取成功的前提,它不僅有利於事業的發展,還有利於個人的健康。

在成功人士的眼中,良好的合作是人際關係的體現,這就要求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下功夫,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不會為合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人類社會經過不斷地演化、發展,人際關係被打上了獨特的烙印,要想在社會中幸福的生活,在社會活動中遊刃有餘,必須麵對無數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認識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必須認識到人際關係在生活和工作中充當著重要角色,起著獨特的作用。

現代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已經研究證實,人際關係具有三個方麵的作用力,這種關係雖然是無形的,但是,對每個人的發展卻非常重要。

(1)能相互補充

現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競爭非常殘酷,僅僅依靠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完成一項工作的,也更難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同心協力,頑強拚搏,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要知道,一個人縱然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尼采鼓吹自己萬能,結果發瘋而死。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就必須要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幹。這就要求在事業的征途中,恰當地選擇人才。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則能使你獲得更多的合作者,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2)能使人感情融洽

人是一種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高級動物,人與人之間需要時刻傳遞友誼、交流感情,而感情則是人類之間交往的基礎。

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個人孤軍奮戰是不行的,獨木難成林,你必須聯係誌同道合的朋友。在成功時,相互交流經驗和分享快樂,在失敗時,相互傾訴和鼓勵,從而體味真實的生活,取得更加輝煌的事業成就。

(3)能更好地掌握信息交流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成功的可能。信息的閉塞,就可能使人貽誤良好的時機。

廣泛地結交朋友,妥善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使你獲得不同的信息,你就可能在這些信息的協助下,比其他人更富有。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具有以上幾種作用,它同時也能使人擺脫孤獨的窘境,使你在交際的過程中左右逢源。

既然人際關係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麼要搞好人際關係,就要具備一定的素質,這樣才能使你的人際資源更豐富、社交更從容。

(1)要機智、勇敢

機智能使人擺脫尷尬,從而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獲得廣泛的人際基礎。機智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每個人都有機智的天賦,隻要愛學、善學,就能挖掘出來。

一家英國電視台的記者采訪我國著名作家梁曉聲。對方提了一個十分刁鑽的問題:“沒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會產生你們這一代作家。那麼,文化大革命在你看來是好還是壞?”

這個問題確實刁,文化大革命不是容易說清的問題,說好,顯然又不妥,說不好,還有一點難處,英國記者的用意就想讓梁曉聲為難。在這個時候怎麼辦?

梁曉聲鎮定自如,他機智地反問道:“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沒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著名的作家。那麼,你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好還是壞呢?”

英國記者哈哈大笑,與梁曉聲握手言和。後來,二人還成了很好的朋友。

可見,機智使人擺脫困境,勇敢則能使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2)要有幽默感

人們都喜歡幽默的人,因為幽默是一種使人更具魅力的資源。幽默首先是一種藝術,是人在生活、交往和鬥爭中的一種工具,對幽默這一工具的恰當運用,會使你的生活充滿活力,使你的交往和諧、自然,並能夠獲得友誼。

學會了幽默,就會增加個人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接近你、理解你,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你,促使你成功。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和英國的丘吉爾首相是“二戰”時兩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為研究如何對付法西斯,兩個偉人會麵了。

在會麵中,兩個人仔細地談論了對付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的詳細計劃,但在某些利益分配上,各自為本國的利益著想,不能盡快達成一致協議,兩人都非常的傷腦筋。

一天晚飯後,丘吉爾去拜訪羅斯福,丘吉爾沒有讓工作人員稟告,直接進入了羅斯福的住處,而羅斯福剛剛洗完澡出來,正好一絲不掛麵對丘吉爾,兩個人都很尷尬。

羅斯福先反應過來,哈哈大笑著說:“丘吉爾首相,我羅斯福真是毫無保留地向大英帝國全麵開放啊!”

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一場尷尬場麵就這樣過去了。在此後的日子裏,兩人各自讓步,從雙方的利益出發,很快達成了協議,從而為法西斯的滅亡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人處在尷尬的時候,幽默是最好的中和劑,通過幽默不僅能夠化解尷尬的境地,而且還能建立彼此之間親密無間的友誼。

幽默不僅能讓人笑,同時也增加了魅力和風度,也會使你在針鋒相對的鬥爭中,用輕鬆的心情戰勝對手。

(3)要學會理解

幽默是在緊張氛圍中相互溝通的一劑良藥,但這些都需要別人理解了其中的含義之後,才能達到目的。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人一定要學會理解,這樣才可以大大減少衝突的發生。

理解是一種溝通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橋梁。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學會理解,在理解別人的同時,也獲得別人的理解,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人與人之間產生尖銳的對立,從而建立一種相互合作的人際關係,找到事業上的好夥伴、好幫手。

能理解別人的人,必須在行動上寬宏大量,體貼別人,才會贏得更多人的好評,從而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是很難的。隻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正確認識自己,從自身出發,樂於助人,能與人同甘共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有機會贏得別人的幫助與合作,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2.注意與朋友交往的小問題

人們在與朋友交往時常常產生這樣的想法:認為好朋友之間無須繁文縟節,而是越簡單越好。因為好朋友間彼此熟悉,親密無間,常常有福共享,如果有太多的講究就顯得太外道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朋友關係的存續應該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不能有半點強求、幹涉和控製。朋友之間,誌趣相投則交,反之則失去交往的必要。

朋友是你一生的財富,如何處理好與朋友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到你的發展質量。

(1)對朋友不要過於隨便

再親密的朋友,也不能隨便得過頭。如果隨便得過頭,維持友誼的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因此,好朋友之間也要客氣有禮,這樣才不至於傷了麵子或傷了和氣。

朋友之間客氣些,雙方就不會輕易跨越對方的禁區。朋友之間如果過於隨便,就容易引起隔閡衝突。如果事出偶然,還好解決些,一旦形成慣性,那麼雙方必定會發生不愉快,導致朋友關係疏遠、友誼的淡化甚至惡化。

所以說,好朋友之間也要講究必要的客套,這才是交友之道。

(2)對他人不要苛求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既然我們誰都免不了有不足之處,就不要對他人苛求,更不能要求他人按照我們的想法去改變。那樣,不僅不能達到願望,相反還會造成雙方關係緊張。我們本來就是不該對他人苛求的。

林肯說:“對人要以仁慈為懷。”這句名言一直流傳到今天,它是林肯對自己一生的反省。

林肯年輕的時候,待人處事不夠謹慎,甚至有些任性。他常常寫信指責別人,有時竟將這些信故意扔在鄉間的道路上,讓路人拾起。

直到林肯當上律師後,仍沒有改正這個缺點。

有一次,他又在《斯普林日報》上發表了一封匿名信,嘲諷一位政客。當然,那位政客也不是好惹的,他看到這封信後火冒三丈、怒不可遏。馬上騎馬來找林肯,要同他決鬥,後來差一點兒就發生了一場流血事件。

林肯從這件事情中吸取了寶貴的教訓。從此,他再也不寫那些挖苦別人、傷害別人的信了,再也不去嘲笑或指責旁人了,而且他還經常告誡自己的朋友:“不要指責別人,你自己也不會受人譴責。”

“不輕易指責別人”成為林肯最偉大的優點之一,值得每個人借鑒。“不輕易指責別人”也可以理解為“不苛求別人”,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不能做到任何事、達到任何目標,那麼又怎麼能去苛求他人呢?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投之以桃,才能報之以李,要想贏得真正的友誼,首先要能夠寬以待人,這樣對方才不會對我們刻薄。

(3)與朋友交往的誤區

要想與朋友間保持長久友誼,就要盡量少犯錯誤,盡量避免踏入與朋友交往的誤區。

第一,朋友之物不可動

即使你與朋友間的關係再好,也不能亂動朋友之物,朋友之間也分彼此。

朋友之物,不經許可絕不擅用,如果動了,一次兩次朋友可能會礙於情麵,不好說你。但是,時間長了朋友就會產生厭惡、防範的心理,這自然而然影響到雙方的友誼。

第二,不拘小節要不得

對朋友,也應該談吐大方,而不矯揉造作。

如果在朋友麵前不拘小節、不自製,將會使對方感到你粗俗厭惡,從而對你產生輕蔑、反感。

有些人和朋友相聚時,容易忘乎所以、信口雌黃,在朋友說話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再親密的朋友也會覺得你缺少風度和修養,難免對你產生輕蔑之感。所以,在朋友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

第三,沒有信用傷友情

朋友之間沒有信用,就會使人認為你不可信賴,甚至因此失去友情。一些無關緊要的承諾,你總是不能很好地履行,使朋友無法相信你。

有時候,朋友之求你可能習慣性地想都不想就爽快應承,可由於無法完成所應之事,所以常常失信。

對於這些“失信”的行為,你可能認為朋友間能夠理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你經常讓朋友掃興、失望,即使他們不當麵指責你,也會在心裏責怪你,認為你是個逢場作戲、不守信用的人,從此就會避開你、遠離你。所以說,與朋友交往一定要重信守諾。

第四,不識時務惹人煩

去朋友家拜訪時,若遇上朋友正在讀書學習,或正在接待重要客人,千萬不要自恃摯友,就不分時間場合誇誇其談、喧賓奪主,如果是這樣,朋友肯定是厭煩透了,認為你太沒有教養、不識時務,從此會避開你。

所以,遇到上述情況,一定要顧及場合,根據情況做合適的選擇,不要讓對方對你產生反感。

第五,譏笑朋友易傷人

有些人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炫耀自己,不惜將朋友的短處拿出來做笑料,亂用尖刻詞語,盡情挖苦、嘲笑、諷刺對方,以博眾人的大笑。

結果,一時的歡樂換來的結果卻是得罪朋友、失去友誼。所以,朋友相處,尤其是在眾人麵前,千萬不能亂譏笑朋友。

第六,朋友之勸多采納

朋友之間要互相取長補短,隻要是好的意見就要充分采納。如果總是自作聰明,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輕視朋友的提議,必然會傷到朋友對你的感情。

不管怎麼說,朋友的提議是本著好意為出發點的,而你卻不領情,會讓朋友認為你沒把他放在眼中,這不能不使對方漸漸疏遠你。

換個角度來說,多聽朋友勸也沒壞處,再聰明的人,也有疏忽的時候,而多一個人,看事情就會透徹些,策略就會高明些。所以,當你在遇到問題時,應多多征求朋友的意見。

正確地與朋友溝通,是加深友誼的根源。友誼是牢固的,也是脆弱的,經不起太多的風雨,需要你精心地維護。要想與朋友保持牢固的友誼,千萬不要踏入溝通的禁區,觸犯了交際的禁忌。

3.把好門、說好話

與人交談的目的在於溝通,在這一過程中,要力求避免因說話不當而使人際關係變得緊張。所以,說話要講究一些,出口前應該先為聽者想一想,把好門,既不要因言語傷人,又要達到交際的目的。

語言表達對人的交際非常重要,說的不對,或是說的讓人聽著不順耳,很容易影響人際交往。所以,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就需要講究一些說話的藝術。

日常生活中,說話有許多禁忌:

(1)不做無謂的爭辯

在平日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沒有幾件是值得我們拿友誼去爭辯取勝的。如果你偏偏喜歡這樣做,那麼你的精力和時間會不值一錢,更不要說到彼此之間感情的損害了。

除了彼此都能虛心地、不存半點成見、在某一個問題上專程討論之外,其他一切的無謂爭辯都應該避免。

愛和別人爭辯,你當時可以用理論壓倒對方,也許對方是口服了,但是他的心裏卻不平,這樣你一點好處也得不到,相反害處會隨著增多:你損害了別人的自尊,別人對你產生反感;會使你很容易犯下專挑剔別人錯誤的惡習;它使你積久變得驕傲;你將因此失掉所有的朋友。

自古以來,尊敬別人,是談話藝術的前提條件。專門為難對方,逞一時之快,於人於己都無好處。你不想別人損害你的尊嚴,但你也絕對不可損害別人的自尊心。人們常說:“要想別人尊敬你,你必須先尊敬別人。”甚至於自己的下屬,如果有不足之處時,你可以向他們詢問,還可以向他們做一番闡述,而方法和態度首先要真誠大方。

用質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假如你真想使對方心悅誠服,越是在緊張爭論的場合中,越不可用質問的方法。當對方為你的質問所窘迫時,他雖然在形勢上失利了,但他肯定是懷恨在心,絕對不會讓你高高興興地得到勝利。

朋友之間,偶然以質問來取笑是可以的,不過不可經常用這種方式,更不可使之成為習慣。以溫厚的態度待人就是為自己留有餘地,如果向前衝得太猛,站不牢而摔倒時,那麼傷得更厲害的隻能是自己了。

(2)給別人糾錯時要用溫和的語氣

假如一個人在做錯事時,或做了一件吃虧的事,他能否糾正的重點就在於這件事是否從他口裏說出來的,如果他自願告訴你,他很可能還會坦白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倘若是由別人指出的,那麼他在被人指出的時候,就會為自己的錯誤做出種種辯解。因此,在指正別人錯誤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首先,糾正別人的錯誤時,要對對方有很大的同情心。因為這樣,你就不會吹毛求疵,同時還可以對別人犯的錯誤用一種大度去加以諒解。當然說話要用一種溫和的語氣,“你真糊塗,這件事完全弄錯了”這樣刺激的、極不舒服的字眼不要用,不管是父親對兒子,還是老板對下屬,他們在聽到這樣的話以後,心裏肯定會不服氣。因此要用一種溫和態度來對待,而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切忌囉唆不絕,這樣不但會使對方陷於窘境、難堪,而且還會導致反感。

其次,在改變對方的主張時,最好能設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給他,使他覺得是他自己修正了觀點,而不是由於你的緣故。對於那些無可挽救的人,如果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那麼你就應該給予懇切正確的指正方法,而不是嚴厲的責問,促使他有知過而改的想法。

糾正對方的時候,有些人喜歡用命令的口吻,這樣效果不但不佳,相反還會得罪一些人。所以最好是用請教式的語氣,比如同樣的意思:“你不應該用紅色!”“你認為不用紅顏色是不是會更好一點呢?”像這樣不同的說話方式,產生的效果自然會不同。

再次,人們往往最喜歡談論自己的事情,而對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並不熱心。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未必引起別人的共鳴。因此,做事的時候,你要竭力地把你自己忘掉,不要囉囉唆唆地談你的個人生活、你的孩子和事業。

每個人最喜歡的是自己熟知的事情,那麼在交際上你就可以掌握這一特點,盡量去鼓勵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這種方法會令對方非常高興。你以充滿了同情和熱誠的心去聽他的敘述,那麼你肯定會給對方留下最滿意的印象。

(3)不要自我誇耀

千萬不要自吹自擂,與其自誇,倒不如表示謙遜,也許你自認為偉大,但別人不一定同意。好誇大自己事業的重要性,間接為自己吹擂,縱使你平日備受尊敬,當他人聽了這樣的話後,也會對你非常地反感。世間的確無一件足以向別人誇耀的事情,如果不自吹自擂,那麼別人會來稱頌,假如自己說了,人家反而瞧不起你了。

一些愛自誇的人最終是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知己的,這是由於他自視甚高,輕視一切,不太理會別人的意見,隻會自己吹牛的結果。因為,他隻想找奉承和聽從他的人,而不是朋友,於是朋友們都唯恐避之不及了。

另外,一定不要故意與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專門喜歡表示與別人不同的意見,處處故意表示與別人看法不同,比如說:你說這是黑的,他在這個時候就硬說是白的;後來你又改變了看法也說這是白的,他在這個時候就會反過來,說它是黑的了。這種人與那些處處隨聲附和的人一樣,會被人看不起的,最後還有可能會讓人認為他是一個不忠實的人。

說話講究藝術能幫助你待人處事,誰都願意做一個口才好、到處受人歡迎的人。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為了展示你的口才,到處逞能隻會惹人憎厭。所以,口才應正確且靈活地運用。

在談話的時候,出現一些分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這時立刻提出一些異議,對方一聽就感到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就會感到自己的意見被完全否定了,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把事情說得清楚一點,要先說明哪一點是自己同意的,哪些地方也完全同意對方的看法,然後再把有分歧的某一點說出來,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或修正。

無論怎樣,都要預先表示對方意見中你所同意的各點,就算它是不重要的一點,也要說出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緩和一下談話的氣氛。

總之,切忌在人前誇耀你個人的成就、你的富有,也不要在公共場合,把朋友們的缺點與失敗當作是談話的資料,更不要發一些無謂的牢騷。

語言是以生活為內容的,有了生活,就有了談話的內容;生活內容豐富,談話的內容自然而然地豐富了。

所以,在生活中,你對於所見所聞,都要去研究一通,盡量地去了解它們的意義,而不是對什麼都漠不關心,讓它們在眼前或耳旁溜過。你要隨時都在計劃、安排、改進你的生活,而不是糊裏糊塗地過日子。

另外,“逢人隻說三分話”,還有七分話,不必對人說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人也許以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何必隻說三分話呢?其實這種認識並不完全正確。一般來說,善於交際的人,的確隻說三分話,你一定認為他們是狡猾,是不誠實。其實,說話的時候需要看對方是什麼人,對方不是可以盡言的人,你說三分真話,已不為少。孔子曾經說過:“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對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暢所欲言,以快一時,對方的反應未必是積極的。你說的話,是屬於你自己的事,對方是否願意聽還是一回事。彼此關係淺薄,你與之深談,這並不是有修養人的表現。所以逢人隻說三分話,不是不可說,而是不必說、不該說,與事無不可對人言並沒有衝突。

實際上,事無不可對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並不是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說話應該有三種限製,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說;非其人,你說三分真話,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時,你說三分話,正給他一個暗示,看看他的反應;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你說三分話,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做長談,這就是通達世故的人了。

4.留心別人的興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在交際的時候,不妨去迎合他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送上一頓他人喜歡的“美味大餐”,所取得的效果肯定比你漫無目的地亂說一通強上百倍。

到過牡蠣灣拜訪過羅斯福的人,都對他廣博的知識感到驚奇。“無論是一個牧童、獵騎者、紐約政客,還是一位外交家,”勃萊特福寫道,“羅斯福都知道同他談些什麼。”那麼羅斯福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無論什麼時候,羅斯福每接見一位來訪者,他就會在這之前的一個晚上閱讀有關這位客人特別感興趣的東西,以便在談話的時候找到令人感興趣的話題。

羅斯福同所有的領袖人物一樣,懂得與人溝通的訣竅。那就是:談論他人最以為貴的事情。前耶魯大學教授費爾普早年就有過這種教訓。他回憶:“我八歲那年,有一個周末,我去拜望我的姑母,並在她家度假。有一天晚上,一個中年人來訪,他與姑母寒暄之後,便將注意力集中於我。當時,我正巧對船很感興趣,而這位客人也對有關船的話題似乎特別有興趣。他走後,我向姑母熱烈地稱讚他,說他是一個多麼好的人!對船是多麼感興趣!而我的姑母告訴我,他是一位紐約的律師,其實他對有關船的知識毫無興趣。但他為什麼始終與我談論船的事情呢?姑母告訴我:因為他是一位高尚的人。他在和我談話的時候,了解到你對船感興趣,所以就談論能讓你喜歡並感到愉悅的事情,同時也使他自己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