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reference_book_ids\":[7257408037470604300,6857717464541694989,6988533058454473736,7172013603778726925,726709133699239430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沒有遺憾的過去,就無法鏈接明天的人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太陽上也會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是沒有缺陷的完美。”
缺陷也能產生動力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沒有遺憾的過去,就無法鏈接明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這是亙古不變的定理,也是不能用人力逆轉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太陽上也會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是沒有缺陷的完美。”
《伊索寓言》中提到,普羅米修斯在造人的時候,在每個人身上掛了兩隻口袋,一隻口袋裏麵裝著別人的缺點,掛在每個人的胸前;而另一隻口袋裏麵裝著自己的缺點,掛在每個人的背後。所以人人都習慣去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缺點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讓人滿意。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人是帶著缺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經曆人生的過程也是不斷改正自身缺點、完善自身的過程。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局限,隻要你把“缺陷”、“不足當作動力,凡事盡力而為,不過度在意無法改變的事情,懂得從內心善待自己,就能問心無愧地度過此生,就能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人。人如果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就會發現殘缺也是一種別樣的美,就如同那斷臂的維納斯。人不要一味地沉浸在自卑的泥沼之中,而要想辦法把缺陷轉化為謙虛和前進的動力。
有一位人力三輪車師傅,50 多歲,相貌堂堂。當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願意做這樣吃苦的活兒時,他笑著從車上跳下,並誇張地走了幾步給大家看。原來他是跛腿,左腿長、右腿短,天生的。
詢問者很尷尬,這位師傅卻很坦然,他仍是笑著說,為了能不走路,拉車是最好的“偽裝”,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他還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太太很漂亮,兒子也帥!”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不由得欽佩這位殘疾的人力三輪車師傅化缺陷為力量的勇氣,並為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所感動。
這樣的人是生活中的強者。
其實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有這樣一位貌醜的女子,她喜歡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許多照片並結集出版。她常自嘲地說:“因為我長得醜,所以很有安全感,如果換成是美女一個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險了。
我得感謝我的醜!”
英國有位作家兼廣播主持人湯姆·沙克,雖然隻有1.3 米高,但他不自卑。別人在事業上隻能按部就班一步步地“走”,他卻以才思敏捷的脫口秀實現了人生的“跳躍”。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成了眾多人喜歡的脫口秀偶像。他有句豪言:“缺陷也能給我帶來動力,我能夠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所以人要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並將它轉化為動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確實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也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自卑的人往往把這些不完美放大,以至於讓自己越發地遠離快樂。其實,如果沒有缺陷,我們就無法衡量什麼是完美;如果萬物沒有瑕疵,我們就不會有追求更好事物的心理。從這個意義上說,缺憾不也是一種動力嗎?生活中,許多人把缺陷轉變為自己的動力,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實現了更有價值的人生。
也許你在某些方麵的確遜於他人,但你要相信,你的缺陷或許可以轉化成與眾不同甚至優於別人的地方,如果不行,你也可以揚長避短,用自己特有的長處裝點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人有缺陷,同樣會有專長,有些事情也許隻有你能做別人都做不了!好好認識自己,努力發掘自己的潛能,你也能走向成功。
認識自己並不容易,比如充分了解自己智力的高低、自己的優勢、自己究竟能夠完成多大的事業、能夠勝任多重的工作、應該從事哪個職業等。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都直接關係到一個人事業的成敗。所以,你如果能夠認識自己,就會使自己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英國作家西德尼·史密斯曾經講過他自己的經曆:“從前我也很怕羞。但就在不久之前,我突然發現了兩個很重要的事實。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在用全部的精力關注你的一舉一動;其次,你費盡心思去偽裝自己毫無作用,一個人會得到什麼樣的評價最終還是取決於他自己真實的價值。這兩大發現一下子讓我豁然開朗了。”
英國著名詩人濟慈本來是學醫的,後來他發現了自己有寫詩的才能,當機立斷,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寫詩,從而為世人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詩篇。馬克思年輕時想做一個詩人,也努力寫過一些詩,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長處不在這裏,便毅然放棄了做詩人的打算,轉到社會科學的研究上。
我們每個人都有化缺陷為動力的能力。英國曆史學家弗勞德曾說過:“一棵樹要結出果實,必須先在土壤裏紮下根。同樣,一個人也需要學會依靠自己揚長避短,不依賴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運的饋贈,才可能做出成就。”
有一個女孩子因為長得矮,很憂鬱,也很自卑。她總覺得自己不討男孩子喜歡,因而在學習上比別人更加努力,對所有的人都親切友好,並時常幫助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解決問題。漸漸地,她在同學中非常有知名度,大家都喜歡和她在一起玩或者討論問題,誰有了難題也會避開那些故作清高的同學而來找她幫忙。
接著,更加奇妙的事情發生了:許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學紛紛來跟她接近;男孩子們也來約她出去玩,更有不少人向她示好。原本自卑的她,似乎一下子變得開朗、活潑多了。
這個女孩子心中很奇怪,後來她想明白了:人的相貌不是決定別人是否喜歡你的唯一要素。隻要自力自強,樂於助人,別人就會接受你、喜歡你。
德國哲學家謝林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那麼,他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讓他首先在思想上覺得自己重要,在行動上盡力而為。這樣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會很快成為有力量的人。”
對一個人來說,重要的是要能正視自己的缺陷,揚長避短,並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缺陷也能產生動力,讓他獲得巨大的力量,甚至比別人更加出色。一個人本身有缺陷並不可怕,沒有樂觀向上的心態才可怕。
不抱怨,積極行動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將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 件任務。對其中一組受試者進行幹擾而讓另一組受試者順利完成工作。實驗結果表明,雖然受試者在接受任務時均呈現出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工作的一組受試者隨著工作順利完成,緊張狀態逐漸消失,而未能順利完成工作的一組受試者緊張狀態更加嚴重。後來人們把因為壓力而導致的心理上的壓力稱為“齊加尼克現象”。
無論什麼人,或多或少都要經曆生活中的磨難,但如果你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命運之門終將為你打開。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一家著名的郝根煙草公司。有一段時間裏,幾乎總能見到一個青年人在那裏流連徘徊。
這個17 歲的青年出身於希臘的一個難民家庭,靠在一艘貨船上做幫工才漂洋過海來到南美,投身於“淘金”者的行列。此人就是後來成為“希臘船王”的奧納西斯。
奧納西斯帶著煙草來到阿根廷。按理說,兩地的差價懸殊,發財是理所當然的,但他是個外來人,在當地一無基礎,二無門路,煙草賣不掉,哪兒有什麼財可發?他每天都到郝根公司來尋找機會,別說業務人員不理睬他,就連看門的也動不動就給他白眼。
盡管遭受冷遇,但奧納西斯不生氣,還是像上班一樣,天天來到煙草公司。後來人們習以為常了,就讓他出入公司大樓。
奧納西斯進到樓裏,從不打擾別人,隻是在董事長的辦公室門口耐心地等待。
煙草公司董事長郝根開始並不在意,過了三個星期,他終於發現了這個年輕人的存在。他見此人滿麵愁容,舉止拘謹,欲言又止,像是有著滿腹心事,便問道:“年輕人,你有什麼事嗎?”
奧納西斯回答道:“我手裏有一些中東優質煙葉,想賣給貴公司,但我不知怎麼辦才好。”“做買賣我們總是歡迎的,你為什麼不早點兒說呢?”“我見您一直很忙,所以不想為這小事來麻煩您。”“不錯,我確實很忙,你可以同本公司的購貨處去洽談。”
奧納西斯連聲稱謝,可還是不走,這時郝根恍然大悟:“此人難道真不知道購貨處是專管收煙葉的嗎?他等了足足三個星期,並不是為了弄明白什麼地方能收購煙葉,而是有求我之處。”
郝根為這年輕人的誠意感動了,就說:“請到我辦公室稍候片刻,我打個電話去購貨處聯係一下。”
隨即,奧納西斯來到公司購貨處,購貨處的業務人員因接到了董事長的電話,很順利地答應購買奧納西斯的煙葉。從此,奧納西斯從中東源源不斷地運來煙草,賣給郝根煙草公司。
三年後,奧納西斯從煙草生意中賺得五萬美元,買下了第一條舊貨輪,開始了登上“船王”寶座的航運事業。
如果奧納西斯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環境中遭到冷遇隻是憤憤不平而不是想方設法另辟蹊徑,解決問題,他怎麼可能成功?
坐以待斃或生氣是無能者的表現,奮發圖強才是強者的證明。
小王和小李是藝術係的同班同學。小李畢業後因為父親的關係,進入某大報社從事美術設計工作。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見小李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非常生氣,痛罵報社隻認人情,不長眼睛。
但是原本遠不及小王的小李,由於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經常能接觸最新的材料與作品,加上他勤奮好學,不斷努力,幾年後他的作品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也闖出了不小的名氣。
而小王終於不再譏評小李,但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他由一時的懷才不遇變為真正的外強中幹,作品的水準已經遠遠落於小李之後了。
人有情緒,但人不能隻有情緒。人的價值和意義從某種程序上說在於能夠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能夠控製自己的行為並按照自己的意誌生活。“勝人者力,自勝者強。”人最大的敵人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身。
誠然這社會上有許多不公平,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現實中,離開特定的現實,人要想做成一些事情是不可能的。對於那些不停地抱怨的人來說,不能稱心如意的現實,就如同生活的牢籠,既束縛手腳,又束縛身心,因此他們常屈從於現實的壓力,成為懦弱者。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則敢於挑戰現實,在現實中磨煉自己的生存能力,這就叫強者。強者選擇的挑戰環境的方式是—不抱怨,積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