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否排解自己心中的不快與其心胸開闊還是狹隘有關。如果將自己的“心窗”開大些,怨氣自然會少些,快樂自然會多些。將“心窗”開大些,要求我們不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不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凡事盡力而為,不“鑽牛角尖”,不動輒生氣。
打開“心窗”,排解煩惱
有些人常為了一點小事與人鬧得不可開交,過後還一直沉浸在氣憤中難以自拔,雖然為此他們也會很痛苦,但還是執拗地與別人勢不兩立地爭鬥著。
在與人交往時,不要處處事事隻想到自己的一己之利。將你的“心窗”打開,才能把心中的不快化解。
一個人能否排解自己心中的不快與其心胸開闊還是狹隘有關。如果將你的“心窗”開大些,不再為日常瑣碎小事而斤斤計較怨氣自然會少些,快樂自然會多些。
將“心窗”開大些要求我們不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不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不將工作、賺錢的行為視作生活的全部,凡事隻要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就行了。不“鑽牛角尖”,心中自然不會有氣生。
有個男子賺了一大筆錢,於是買了一棟有三層樓的小別墅,歡天喜地地開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麻煩馬上就出現了:夏天的酷熱讓人難以忍受。於是男子請來建築專家,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個專家看了後,建議男子安裝高性能的空調。但這個方法可行性不高,因為房子的麵積很大,房間又多,安裝空調,用起來電費實在太高了,不劃算。
第二個專家建議男子將所有的窗戶都貼上隔熱紙。男子接受了這個專家的建議,但實施後,效果並不顯著。
第三個專家到男子家勘察一番後告訴他:“隻要把房子交給我一天,我就可以解決你的困擾,而且費用不高。”
男子半信半疑,但仍然答應了,把鑰匙給了專家。傍晚,他打開家門,原以為會和往常一般悶熱,哪知道房間涼快了許多,靜下心來,還能感覺徐徐微風吹拂在臉上。
男子好奇地詢問專家:“您究竟做了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改變?”
專家說:“其實很簡單,我隻是在屋子的最高處和最低點各加裝了一扇窗戶,讓空氣對流罷了。”
男子非常驚訝:“這麼簡單?”
“就是這麼簡單!”專家微笑著說,“排解熱氣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找到出口!”
有時候,我們的心就像一個封閉的房間,裏麵裝滿了種種煩惱,比如失去所愛的悲傷、實現不了願望的痛苦等等。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因為在擁擠的沒有窗戶的“房間”裏找不到出口,才讓我們心情煩躁,即使我們安裝了“空調”,即使我們貼上“隔熱紙”,那都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這些負麵情緒仍藏在“房間”
中,經久不散。人們想盡方法排解這些壞心情,有人借酒消愁,有人大吃大喝,有人瘋狂購物,但是這所有的一切,效果都不是很明顯。其實,我們都忘了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在心房中多開幾扇窗,將不好的空氣清空了,新鮮空氣才有機會進來。
而這扇窗的名字,就是“放下”。“放下”心中所有的不快,讓快樂的心情不斷“更新”,使自己神清氣爽地過好每一天。
古人雲:貧賤是苦事,能善處者自樂;富貴是樂境,不善處者則苦。厄運是光明的前兆,失敗是成功的起點。所有的艱難困苦、逆境厄運對樂觀的人來說都沒有什麼,一切陰影都會隨著心中陽光的照射而消散。所以,當你麵對不幸時,不要哭泣,隻要打開“心窗”,讓陽光照進來就行了。
《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心明眼亮的豁達之人對事對物、對名對利超然脫俗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的人一定是心境平和、心胸開闊的人。
我們在遇到麻煩的時候不能隻是一味地抱怨或者悲觀失望而應該好好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努力去探尋問題的根源,找到解決的辦法。
世間之事風雲無常,每時每刻、每人每事都在發生著變化,煩惱本身隻是一種情緒而已,說它有,它便困擾你;說它無,它便遠離你。一切都取決於人自身的心態,以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放寬心胸,打開“心窗呼吸新鮮的“空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生活才能輕鬆快樂。
快樂的“種子”藏在心裏
一個大學教授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把6 隻蜜蜂和6 隻蒼蠅放進同一個瓶子中,然後將瓶子平放,瓶底朝向有光亮的窗戶。蜜蜂不停地撞向瓶底,想在瓶底上尋找出口,結果一直到力竭而死;而蒼蠅四處亂撞,結果它們在幾分鍾之內就逃出了瓶子。蜜蜂認為,瓶子的出口一定在有光亮的一端,它們認準了這個方向,不斷地重複著這種看似合理的邏輯。
後來,這個教授又把實驗對象換作人,重新做了一個實驗:在召集會議時他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子,之後讓大家在休息室內休息片刻重新入場。他發現大多數人選擇了他們第一次選擇的位子。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人和動物的行為一樣,凡是自己認定的,大都不會輕易更改。
人們後來把習慣了在某個位置或者認定了某個理念,不易更換思路的常見心理現象稱為“定位效應”。“定位效應”具有極強的啟發性,對於個人來說,對自身最初的定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決定著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如果你選擇樂觀的生活態度,知道什麼是自己追求的真正目標,並且堅定地走下去,那麼不管結果怎樣,你都一定是充實和快樂的。
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說:“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快樂,並不在於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更不在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隻在於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樂觀的心態就像一個指南針,可以幫人駛向成功的彼岸;樂觀的心態又好似一劑良藥,可以醫治人的苦難和傷痛。
在生活中,不能對自己準確定位的大有人在。一個人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健康的思想,不為世事不公、失敗的遺憾而生氣。成功和快樂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如果你想獲得快樂,就不能總想著那些苦惱煩心的事。
1914 年12 月,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那天晚上,愛迪生一生的心血與成果在熊熊大火中幾乎全部化為烏有。盡管他為這個實驗室投了保險,但是經過估計這次火災的實際損失超過了200 萬美金。
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我以前所有的錯誤和過失都被大火燒了個一幹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大火並沒有燒掉愛迪生的發明熱忱和樂觀心態,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推出了當時世界上的第一部留聲機。
可見,厄運並不能擊垮樂觀的人的意誌,快樂的“種子”
就藏在人自己的心裏。失敗與挫折帶給人們的不隻是失望與憤怒,它們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摔倒了躺在地上無論怎樣生氣或後悔終究無濟於事,隻有馬上勇敢地站起來才是真正的強者!
樂觀豁達是人無形的財富。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煩惱和挫折。麵對挫折時人如果能保持樂觀豁達、充滿自信的心態,就能將平凡的日子變得富有生機,將沉重的生活變得輕鬆自然,甚至將苦難的光陰變成氣定神閑的快樂。
很多人過度執著於有形的物質,卻常常忽略內心中無形的力量,他們不會從心靈中尋找快樂的源頭,卻常常辛苦地奔忙於功名利祿中尋找快樂,最終身心疲憊,也無法找到幸福和快樂。
某一天,上帝對天使說:“我要人類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後才能找到幸福快樂,那麼把人生幸福快樂的秘密藏在什麼地方比較好呢?”
一位天使說:“把它藏在高山上,這樣人類肯定很難發現,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上帝聽了搖搖頭。
另一位天使說:“把它藏在大海深處,人們一定發現不了。”
上帝聽了,還是搖搖頭。
又有一位天使說:“我看哪,還是把幸福快樂的秘密藏在人類的心中比較好,因為人們總是向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快樂,而很少有人會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這幸福快樂的秘密。”上帝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
從此,幸福快樂的秘密就藏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幸福快樂的秘密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有人說,有修養的人有一顆隨性隨緣、隨遇隨喜的心,他們麵對任何情況能做到不以物喜,同時隨遇而安。他們的快樂不在身外,而是裝在自己的心裏。
但是,如果一個人被太多的世俗所羈絆,他就很難快樂,很難心寬,也很難被滿足。一個人要學會安貧樂道,學會內心不被外物所困擾,這樣才會快樂。
心態決定一切,一份恬靜的心情,一份樂觀的心態,一份豁達的情懷,會讓一個人享受工作和生活中的樂趣,而不是讓自己心情緊張、備感壓力,不如意的事對他來說也不完全是負麵的因素,甚至可以是另一種機會。
白居易有詩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還有詩曰:“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其實,每個人都有快樂的能力,就看自己能不能充分利用這種能力。知足常樂、自尋其樂的人往往更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處處感到生活的美好。
快樂的“按鈕”不在別人身上,始終放在自己的手中。不要總為生活中的瑣碎事情生氣,少一點愁眉苦臉,便會多一分喜笑顏開的機會。生命之花有屬於它自己的生命周期,隻有在陽光燦爛的時候,花兒才會更顯其魅力。為了自己那朵美麗的花盡情綻放,先在心裏種上快樂的“種子”吧。
仁愛之心解怨氣
有這樣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下來。北風凜冽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把大衣越裹越緊。南風則徐徐吹來,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熱從而脫下了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南風法則”。它告訴我們,溫暖的力量勝於冷若冰霜的態度,溝通方式選擇得好,會更容易促進人際關係的溝通,達到人預期的目的。
事實證明,強硬和暴力並不能征服人,強權和武力也不能征服人,隻有仁愛才能如和煦的陽光一樣讓人覺得溫暖如春。
人在社會中生活,誰都離不開誰。強勢的人就像北風,雖然呼呼大吹,可不但不能讓別人屈服,反而會讓人感到寒冷徹骨,他的身邊自然就沒有朋友。而有仁愛之心的人就像南風,他們時常給予別人徐徐暖意,讓別人快樂,同時他們自己也會快樂;而且當他們有朝一日陷入困境時,他們也會得到別人充滿愛心的關懷和幫助。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在社會中順利成長、有所成就至關重要。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愛心理解人、包容人,不能用仁愛之心理解、包容他人的人人際關係堪憂,會因此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他們也往往成為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