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察言觀色——與領導相處的藝術(3 / 3)

為此,公司為他舉辦了一個盛大的慶功宴,一來是為了鼓勵他,二來是為其他人樹立榜樣。

興奮異常的吳航被前來祝賀的同事慢慢“灌”高了,而且誇獎聽多了,他更是有些得意,結果當著上司與同事的麵說:“地球離開我照樣轉,但是公司離開我就會完蛋,假如我做部門經理,我的業績會更加突出。”

部門經理聽了這話,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兩個月後,部門經理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將吳航“掃地出門”了。

作為下屬,即便是你才能過人,做出了不凡的成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仍然要注意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要把上司推向自己的對立麵,否則會給自己的發展設置巨大的障礙。與領導相處,一定要做到低調內斂、不搶風頭,具體而言要做到:

(1)假如你有機會與上司一起去給公司領導彙報工作,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時時刻刻以上司為主,不搶上司的話,除非他讓你說話。在說話的時候要慎之又慎,按照與上司商量好的去說。對於上司的發言,要善於補充、提供論據,切不可唱反調。

假如上司說的話你不讚同,但又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的話,那就不要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讓上司自己斟酌。

在大領導麵前更要謹言慎行,不能將此機會當成表現自己的舞台,這樣勢必會弄巧成拙。

(2)如果你與上司一起安排工作,上司是主導的話,你的主要任務就是補充和解釋,不能同上司爭辯,也不要企圖改變他的想法和決定,更不要與上司共同決策。因為這是維護上司權威的重要時刻,你的表現是上司決定給你多大權力的依據。

(3)與上司參加舞會、酒會等活動時,盡量讓他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心,不可搶風頭,因為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上下尊卑是很分明的。

一次,業務部的蔣夢和經理參加公司年會,蔣夢給同事敬酒時說:“我代表業務部……”

結果,這句話剛說出,部門經理恰好來到這一桌,聽到這話笑笑說:“你們瞧瞧,蔣夢這個黃毛丫頭都能代表業務部了,我啥也不說了,幹!”

經理的話雖然是在開玩笑,但蔣夢為此膽戰心驚了好一陣子。

2.準確定位,不越位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做過某地方的官員。一年夏天,雨水太多,子路擔心暴發洪水,於是帶領當地百姓修理河道。

子路一向宅心仁厚,他看到百姓在炎炎烈日之下還要幹如此繁重的體力活,就主動拿出自己的俸祿,讓人給大家買點吃的。

孔子聽說此事後,立即派弟子前去阻止。因為在當時,周濟百姓是國君做的事。子路為此非常生氣,對著自己的老師大發脾氣:“您平時教我們‘仁’,現在卻不讓我運用到具體行動上來。老百姓修理河道非常辛苦,還要挨餓,我給他們弄點吃的,這有什麼錯?我以後再也不聽你的話了!”

孔子聽了子路的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和顏悅色地說:“你可憐老百姓,怕他們挨餓並沒有錯,但是你為什麼不去稟告國君,用官府的銀兩接濟他們?如果你用自己的俸祿買糧分給大家,不就是告訴百姓,國君不關愛子民,而你才是好人嗎?如果你一意孤行,一定會被國君治罪!”

子路的行為無疑是善舉,但“越位”就會觸怒國君,所以被孔子製止了。

如果我們想在職場中順風順水,首先要學會給自己準確定位。在每個企業中,對組織層級的劃分是非常清晰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工作中,我們一旦對自己定位不清,或者越俎代庖,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幹多了,上司就怪你“我讓你幹了嗎”;幹少了,上司就批評你“幹什麼還用我告訴你嗎”。

華為是我國一家知名的電子技術公司,能夠進入華為工作的都是精英,很多員工畢業於國內一流高校。

有個新員工經過層層選拔,終於邁入了華為的大門。為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來一個開門紅,他給華為總裁任正非寫了一封激情四射的萬言信,信中從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麵進行了全麵的分析與闡述,還給出了不少建議,洋洋灑灑寫了近萬字。

然而,任正非看到這封信後,給出的評價出人意料:這個員工如果有神經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有,建議開除。結果,這位高材生“壯誌未酬身先死”,在華為沒待上幾天就被“請”了出去。

有很多人不理解任正非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個高材生胸懷大略,而且頗有才華,敢說敢言,應該委以重任才是。但是,任正非認為,一個無法給自己準確定位,連自己的角色都沒有弄清楚的員工,是無法將工作做好的。

職場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上司天天幹基層,員工天天談戰略。”盡管這話有失偏頗,但是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不會定位,喜歡越位的員工總是喜歡“談戰略”,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則沒多少熱情。事實上,無論我們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有多大的才能,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

上司最怕的就是有人代替他的位置,最討厭的就是下屬越過自己做事情、彙報工作。

牛根生是蒙牛的前董事長,在創辦蒙牛之前,他是伊利的第一副總,之後被伊利董事長鄭俊懷解職。多年後,鄭俊懷進了監獄,而牛根生成了“2005年新中國十大經濟人物”之一。

麵對媒體,牛根生對鄭俊懷早已沒了怨恨,他說:“什麼事情就怕打顛倒。我被撤職,現在看來主要責任在我。我是企業二把手,但做了‘水大漫橋’的事。現在我已經是一把手了,如果我的副職也做了‘水大漫橋’的事,我很可能也容忍不了。”

牛根生說出了所有上司的心裏話,沒有一個上司喜歡下屬越位,鋒芒畢露的人總是做“水大漫橋”的事,這也是缺乏位置感的突出表現。缺乏位置感,勢必會丟飯碗。

方華是一家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薪酬專員。一次,他就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向公司總經理提交了一份意見書。

總經理看後對他大加讚賞,並下令人力資源部按照他的意見來開展工作。然而,正在暗自高興的方華卻被人力資源總監叫到了辦公室批評了一頓。原來,方華在提交意見之前沒有跟總監溝通,事後也沒有彙報。結果,當總經理與總監商議這件事的時候,總監卻一無所知,弄得他措手不及。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方華明顯感覺到自己和總監之間有了一種難以消彌的隔閡。

這件事對方華來說本來很有利,但就是因為越級彙報工作,成了一件功過參半的事。

作為下屬,一定要牢記自己的位置,千萬不要像方華那樣出現越位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越位。

第二十五堂審時度勢,脫穎而出

交際窘事

馬燁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做人力資源工作。一般大企業都會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馬燁入職後的第二天,就被通知參加培訓。

給新員工講解企業文化和規章製度的是人力資源總監,此人也正好是馬燁的頂頭上司。由於前兩天總監出差,一直沒有見到馬燁。

培訓前,總監按照慣例點名,點到誰的名字誰就站起來作自我介紹,相互認識一下。

一會兒,總監叫到:“馬華。”沒人應答。總監又叫了一遍:“馬華。”還是沒人應答。總監自言自語地說:“怎麼新入職就不參加培訓?”此時,馬燁突然意識到可能叫的是自己,於是他慌慌張張地站起來說:“我叫馬燁,您是不是叫我?”

話語剛落,參加培訓的幾十個員工發出了的笑聲。人力資源總監頓時尷尬得不知所措。

秘書小李見狀,趕忙站起來說:“對不起領導,我把他的名字打錯了。”

總監清了清嗓子說:“你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下次注意啊。”

其實名單上明明寫著“燁”字,隻是總監念錯了。之後,總監總是對馬燁不冷不熱,而對秘書小李格外地親切。

古人雲:“進退嬴縮,與時變化,聖人之道也。”兵法亦雲:“智者順勢而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

狼在捕殺獵物之前,總是會對獵物有所選擇,當發現馴鹿數量不多時,他們就減少捕殺,將目光轉移到其他動物身上,以防馴鹿被趕盡殺絕,斷了自己的後路。這充分體現了狼靈活應變的智慧。

與上司相處時,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隻有這樣才能脫穎而出。

上述故事中的馬燁就是因為不會靈活應變,才導致剛入職場就撞了上司的大黑臉,而秘書小李恰恰相反,她懂得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給足上司麵子,哪怕自己吃點虧。

試想,假如馬燁當時根據實際情況,對總監說:“領導,您的秘書一定打錯了字,我叫馬燁。”上司對他此後的態度會因此大不相同。

對於上司來說,他們也喜歡凡事肯變通、能適應的下屬,這樣的人不但與上司相處融洽,還不會因為環境與人事而影響工作積極性,可以放心地把一些突如其來的工作交給你,而這也正是你晉升的機會。能隨機應變的人,也是取得最後勝利的人。

1.靈活應變,敢於擔當

錢建軍是總經理的專用司機。一個寒冷的冬天,他開車送領導去開會。由於臨行前喝了不少水,半路上他想下車方便一下。

廁所在一個小胡同裏,離大路很遠,錢建軍得到允許後,習慣性地拔下車鑰匙,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向廁所。

沒想到,汽車在拔下車鑰匙後,空調自動關閉了。好不容易衝到廁所的錢建軍偏偏又開始拉肚子,好長時間沒辦法離開。

由於天氣實在太冷,坐在車裏的總經理凍得瑟瑟發抖,急得給錢建軍打電話,不料,走得匆忙的錢建軍把手機扔在了車裏。

等錢建軍上車後,發現領導的臉都氣紫了。總經理開始對他大發脾氣:“怎麼去這麼長時間?這個空當生孩子都生出來了!你去就去吧,幹嗎把車鑰匙拿走,存心想凍死我是嗎?”

錢建軍之所以拔鑰匙是因為前些天車的自動鎖出了故障,關上車門之後會自動落鎖,車鑰匙被鎖到車裏好幾次,所以他習慣下車就拔鑰匙。

錢建軍想辯解,但是轉念一想:“領導一定認為我找借口,會更加生氣。”

他突然靈機一動,說:“領導,拉肚子比生孩子還痛苦呢!”

總經理聽後,苦笑著搖了搖頭,怒氣漸消。

與上司相處要加倍小心,縱使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有可能觸動上司那根易怒的神經。與領導相伴,一定要給腦子上緊發條,靈活應變,要學會幫助上司解圍、打圓場。

一般情況下,下屬都期望上司能給自己解圍。但是出於工作矛盾和為人處世煩惱中的上司,也希望下屬能夠有著靈活的頭腦,在遇到為難的事情時,有個人可以幫自己渡過難關。假如你是這個人,你在上司心中的價值會迅速提升。

作為下屬要善於並勇於為上司解圍、打圓場,這樣不僅可以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賞識,也能提高工作能力。

慈禧太後酷愛聽京戲,如果藝人唱得好,慈禧一高興還會給他們賞賜。

有一次,她看完著名京劇武生演員楊小樓的戲後非常滿意,於是把楊小樓叫到跟前,指著桌子上的點心說:“唱得不錯,這些賞給你了。”

楊小樓趕忙跪地謝恩,但是他不想要點心,壯著膽子說:“叩謝老佛爺,但是這些尊貴的東西,小民實在受不起,請老佛爺……另外賞賜……”

慈禧當時心情不錯,就問:“你想要什麼?”

楊小樓說:“老佛爺洪福齊天,能否賜一個‘福’字給小民?”

慈禧聽後很高興,命人拿來紙墨筆硯,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繁體的“福”字。

這時,站在一邊的小王爺小心提醒慈禧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楊小樓一看,心想:“寫錯了,如果我拿回去,肯定會遭人非議;如果不拿,觸怒了太後,還不要了我的命。”他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左右為難。

慈禧聽到小王爺一說,也很不好意思:“如果讓楊小樓拿走,就會有很多人看到她的錯字;如果不讓他拿走,答應的事怎能反悔?”

這時,慈禧的貼身太監李蓮英靈機一動,說:“老佛爺尊為太後,福氣自然比凡人多‘一點’。”

聰明的楊小樓一聽,立即轉過彎兒來,連忙叩頭說:“老佛爺福多,這是萬人之上的福,小民不敢領啊!”

慈禧太後正因為下不來台很尷尬,聽到他們兩個人這麼說,也順水推舟:“既然你這麼說,那改天我再賜你別的字吧。”

上司一般比其他人更愛麵子,尤其是當著下屬們的麵,假如在眾人麵前出糗,會讓他們更加尷尬。此時,下屬就要勇於站出來,靈活地給上司搭個台階,緩和一下尷尬氣氛,此時上司會對你心存感激。

李蓮英之所以成為清朝末年最有權勢的太監,被人們稱為“九千歲”,與慈禧對他的寵愛密切相關。而慈禧之所以對他讚賞有加,就是因為他善於靈活應變,能給主子解圍,能討主子歡心。

假如當上司出醜時,做下屬的不但不幫領導解圍,反而站在一邊看笑話,或者著急把自己擇出來,那麼,你在上司身邊待的時間就不會太長了。

邱紅是一家電器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平時與上司的關係不錯,人也很機靈。

一次,由於有客戶使用電器不當,造成了一定的身體傷害,客戶將此事捅到了網絡上。

第二天,報社、電視台、網站等十幾名記者聞風趕到公司采訪。邱紅恰好出來送客戶碰到他們,記者就抓住她詢問:“您作為公司員工,對這次電器故障事件是如何看待的?公司將采取怎樣的措施?是賠付,還是訴諸法律?”

邱紅一聽,頓時傻了眼,她轉念一想:“我就是一個助理,我可不敢隨便回答記者的問題,何必自找麻煩?”

於是,她對記者說:“對不起,我無權回答你們的問題,總經理在辦公室,你們可以采訪他。”

聽到這話,記者們迅速趕到總經理辦公室,將正在接待客戶的總經理圍了個水泄不通。

總經理沒辦法躲開,當著客戶的麵又不知道怎麼說,隻好先讓客戶離開,硬著頭皮應付記者們咄咄逼人的問題。

事後,總經理知道是邱紅導致他如此狼狽,而且在記者們闖進來之後,她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總經理對此相當惱怒,隻好將跟隨了自己兩年的邱紅辭掉了。

像邱紅這樣的下屬,沒有一個上司會喜歡。產品出了問題,本來就不是光彩的事。這時,上司最需要的就是有下屬能夠挺身而出,為自己擔當一些,與自己唱好“雙簧”。

作為下屬,不但要幫助上司回答記者的各種問題,講明事情的原因,還要極力維護上司的尊嚴和麵子,不能把責任一股腦兒推給領導。

聰明的下屬不但頭腦要靈活,還要敢於擔當,維護上司的麵子。

2.進忠言也要順上司耳

上司是人不是神,再精明的上司也有考慮問題不周全,處理事情不全麵的時候,也會犯錯。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遇到這種情況,下屬不能一味地盲從,而要有自己的主見,如果你總是看上司臉色行事“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知是錯,將錯就錯”,無論如何都順著領導說,終會吃大虧。所以,我們一定要善於向領導盡忠言。

陳毅元帥曾告誡機關參謀人員說:“對首長要服從,但也要有‘強就’的責任,並不是明明看著首長把問題搞錯了,你也不做聲,要有‘強就’首長采納正確意見的責任心。”

1903年的某天,俄國沙皇在克林姆林宮散步時,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有個哨兵筆直地站在空地的中央。

沙皇思考了半天,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設立崗哨。他叫來警衛隊長問原因,隊長說:“我的前任就是這麼做的。”

沙皇認為這不是理由,讓隊長務必將此事查清楚。

警衛隊長經過很多天的調查,終於弄清楚了原因:1776年的一天,葉卡捷琳娜女皇散步時,驚喜地在現在士兵站崗的地方發現了春天裏開放的第一朵花,於是命令當時的警衛隊長,務必派人看守著這朵花,以防被人踩到。

而今已經過去了127年,那朵花早已化成空氣,這個無用的崗哨卻一直存在。

由此可見,假如上司沒有下屬的提醒和勸告,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

曆史上很多忠臣會直言進諫,有些人因此得到提升,有些卻丟了性命。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忠言太逆耳。

職場中,假如你的忠言阻止了上司犯錯誤,或者因此讓上司豁然開朗,那麼你勢必會被上司記住,從而脫穎而出。但是,盡忠言也要順上司耳,否則不但不會脫穎而出,還會被上司打入“十八層地獄”。

古人曾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有些忠言隻要你巧妙地說出就會變得順耳,既然能順耳,又何必挑戰上司的自尊和權威,冒著被“雪藏”的危險非要把話說得逆耳呢?

由於業務繁忙,總經理高瓊聘用了汪洋和熊燾兩個助理。他們對工作都很負責,如果總經理有什麼做錯或者考慮不周的地方,他們都會提出自己的建議,總經理常說:“這兩個助理是我的左膀右臂。”

高瓊雖是總經理,但因為是技術人員出身,在管理上一竅不通,所以他總是將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技術領域,而忽略了管理,導致公司管理上一團糟,為此,很多部門敢怒不敢言。

汪洋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一天,他見高瓊難得沒往技術部跑,老老實實坐在自己的辦公室,於是就敲門進去了。

汪洋開門見山地說:“高總,這話悶在我心裏很多天了,正好您今天在,我不得不說說。您雖然是技術人員出身,但總經理的職責應該在搞好管理上。可是您呢,因為管理不當,搞得公司上下雞犬不寧,再這樣下去,您的位子不保啊!”

高瓊聽後,不但沒有感激汪洋,反而將他轟出了辦公室。

同樣的,熊燾也給上司提建議,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應該是技術和管理上都要過硬,現在您的技術水平無人能及,是不是該多拿出一些精力放在管理上呢?”

後來,高瓊真的在管理上下了不少工夫,很多內部不穩定因素消除了,公司業績也不斷攀升。

汪洋和熊燾都是為了上司好,但是汪洋的話太逆耳,而熊燾在肯定上司,充分照顧上司自尊的基礎上,再說出自己的建議,這樣更容易讓上司接受。所以,我們盡忠言要謹慎,還做到以下幾點:

(1)選擇適當的時機,照顧上司的心情,不在他公務繁忙的時候提意見,最好選擇上司心情好、閑暇時表達自己的想法。

(2)選擇適當的場合,盡忠言盡量不要當眾說,這樣很容易損傷上司的麵子,最好選擇在辦公室等比較私密的場合。

(3)不能全盤否定上司,要在肯定的前提下,對某些問題作商討。

(4)要簡明扼要,讓上司一聽就明白你的意思,不要模棱兩可、拐彎抹角。

(5)要有說服力,事先對自己的建議進行一番充分的調查,尋找有力的佐證。

(6)態度要誠懇,恰到好處地說出自己的看法,表達你的坦誠,讓上司不但願意采用你的觀點,還對你本人產生不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