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內練涵養——修養是最強大的磁場(1 / 3)

《人性的弱點》reference_book_ids\":[7257453146463538176,6959122722660027428,6959122722664238111,7236256847953398842,7046309027503934500,7270452714696346687,7116814441978530824,6875174664553892871,7267090249862351928,707896904664482102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六堂善於自製,喜怒不形於色

交際窘事

都說女人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杜爽的情緒化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句話。

杜爽不僅心直口快,更是不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和人交往中,喜怒哀樂全部寫在臉上,你不想知道她聽了你的話生氣了都難。

一天,杜爽因為堵車遲到被領導“請”到辦公室。領導很不高興地說:“這個月你連續遲到了三次,你怎麼解釋?”

杜爽說:“從家裏到公司有段路經常塞車,所以……”

領導生氣地說:“請你下次早點出門!你工作去吧!”

杜爽對領導的教訓很不服氣,雖然嘴上沒狡辯,但是她一臉的憤怒都被領導看在眼裏,而且出門時,她還把領導辦公室的門摔得很響。

同事看到她的臉就能猜出來,她一定是被教訓了。

不僅如此,在和客戶談判時,她也不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當客戶談到一個條件讓她感到滿意時,喜悅立馬充斥了她的內心和整個臉龐,客戶就從中得知,她對此很滿意。當她再提出其他條件時,客戶死活不肯讓步。

杜爽不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不但得罪了不少人,還辦砸了很多事,她經常抱怨“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其實她不知道,是她的臉出賣了她的心。

《三國誌?蜀誌?先主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所謂喜怒不形於色就是高興與憤怒等情緒都不表現在臉上,是指一個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什麼樣的人最有“心機”?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當數第一位。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會有高興與氣憤的時候,不可能沒有任何表情,但是一個喜怒都寫在臉上的人,無時無刻不在向他人暴露自己的內心,就像一個透明人,很輕易地被別人看透。

無論你的心中多麼波瀾壯闊、起伏不定,都不要表現出來,而要善於隱藏,因為心事是你自己的,讓別人一同承受是不公平的。另外,你將心思全表現出來,別人會覺得你太淺薄,沒有“心機”,做事沉不住氣。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往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成就一番事業。自古以來,凡事有所作為的人很少因外界的事物或喜或憂。所以,冷靜地麵對任何人和事,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才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算得上成熟和穩重。

1.衝動是交際中的魔鬼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在美國,某政黨有位很有潛力的候選人,被人推薦到一位很資深的政界要人那裏,希望他能夠給候選人一些獲得成功的經驗與教訓,以及如何獲得更多的選票。

但是,這位政界要人在回答候選人的問題時提出了這樣一個條件:“無論我說什麼,你都不要打斷我的話,否則你就得付5美元給我。”

候選人說:“沒問題。”

政界要人說:“好,我要告訴你的第一條是,當你聽到別人對你詆毀、汙蔑的語言時,你一定不要衝動,不要憤怒。”

“嗯,我能做到。無論別人怎麼辱罵我,我都不會生氣。”候選人胸有成竹地說。

“很好,你已經獲得了一條很好的經驗,但是,我實話實說,我很不希望你這個不道德的流氓當選……”

“先生,您怎麼可以這麼說……”

“請給我5美元。”

“噢?這是您對我的一個教訓是吧?”

“是的,這是教訓,但也是我真實的看法……”政客輕蔑地說。

“您怎麼能這樣講話……”候選人有些生氣了。

“請再給我5美元。”

“啊!嗯!”候選人有些氣急敗壞了,“這又是一個教訓,你的10美元賺得太容易了。”

“那當然,把錢付清了我們才能繼續談下去,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你這個人從來不講信用、喜歡賴賬……”

“你這個家夥怎麼這麼可惡!”候選人怒不可遏。

“請再給我5美元。”

“上帝,又是一個教訓,我怎麼就是無法控製自己的脾氣呢?”

“好吧,我收回前麵說的那些難聽的話,那不是我的本意,你是一個值得人們尊重的人,但是考慮到你低賤的出身和你那聲名狼藉的父親……”

“你才是一個惡棍!”候選人憤怒地站起來,準備衝上去揍對方一頓。

“你還得給我5美元。”

這是候選人學會自我控製的第一課,為此,他付出了昂貴的學費。

最後,政界要人說:“你必須記住,你每發一次火或者對自己所受到的侮辱而生氣時,至少會因此而失去一張選票。對你來說,選票可比銀行的鈔票值錢得多。”

有人說:“暴怒始於愚蠢而終於後悔。”也有人說:“衝動是魔鬼。”發怒和衝動能夠逞一時之快,但帶來的負麵影響是相當大的,不冷靜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難題,需要克服。

培根也說:“衝動就像地雷,碰到任何東西都一同毀滅。”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因為一件小事而大發雷霆。如果我們不注意培養冷靜理智、心平氣和的性情,培養交往中必需的沉著,一碰到“導火線”就暴跳如雷,情緒失控,那麼我們人際交往的鏈條就會在一瞬間被摧毀。

因此,不管別人對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一定要保持冷靜,保持清晰的思路,將問題想清楚,更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大動幹戈。

大多擁有好人緣的人都能夠把自己的情緒控製得收放自如,此時,情緒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更是一種交往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叫喬治的人被迫逃亡瑞典,此前他當過很多年的律師,人生閱曆和工作經驗都很豐富。

到瑞典後,喬治已經身無分文,生活的壓力迫使他趕快去找一份工作繼續生活下去。

喬治會好幾個國家的語言,而且文字功底深厚,於是他首先想到應聘秘書一職。

於是,他給很多公司寫了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附上自己的簡曆,請求他們聘用自己。但是絕大多數公司給他回信說:由於戰爭的緣故,他們暫時不需要這個崗位的人員,不過他們已經將喬治的資料寫入檔案,等有需要的時候再和他聯係。

還有一封信中這樣寫道:“你完全不了解我們公司的業務,你簡直愚蠢至極,我根本就不需要一個秘書,即便需要,我也不會聘用你,因為你連瑞典文都寫不好,錯誤百出。”

喬治看完這封信後不禁怒火中燒,心想:這個人簡直太無禮了,他自己的瑞典文都寫得狗屁不通,竟然還恬不知恥地指責我。

於是,喬治也寫了一封信,想氣氣那個給他寫信的人,他甚至想象到對方看到他的信時氣急敗壞的樣子。

但是,就在喬治準備將信寄出的時候,他猶豫了,他想:“這個人或許說得沒錯,盡管我學過瑞典文,但畢竟不是母語,出現錯誤是肯定的,如果是這樣,我要找到一份工作,就必須把瑞典文學好才行。他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盡管他的本意並非如此,我也應該感謝他才對。”

於是,喬治撕毀了之前的信,轉而寫了一封感謝信。

結果,他竟然意外地被這家公司錄取了。

每個人都有衝動的時候,盡管衝動很難控製,但是無論采取什麼方式,我們一定要控製住它,否則一點小的疏忽,就會貽害無窮。我們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當生氣的時候,像喬治一樣想想好的一麵。

2.控製情緒的五大方法

在交際中,麵對不同的環境和交往對象,采取什麼方式來交往已經不再重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才是關鍵。

情緒是一種很難把握的東西,有時一不小心就掛在了臉上,有時你想抓緊它,它卻溜了出去。但是,無論怎樣,我們一定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因為這關係到我們在交際中能否遊刃有餘。很多交際高手的情緒收放自如,此時情緒已不僅僅是一種感情上的表達,而成了攻防中所使用的有力武器。

假如我們無法掌控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發泄,或者將喜怒哀樂一樣不落地寫在臉上,往往會讓場麵十分難堪。交際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別人說了難聽的話,做了讓我們不高興的事,當然也有讓我們興奮異常的事情,聰明的人就有著將情緒馬上收起來的本領。

評價一個人,隻要看他的涵養和行事風格,就知道對方是否是個可塑之才,是否具備大將風範,除此,人們還著重看一個人能否將情緒操控得當。

情緒處理得好,可以將阻力轉化為助力,幫你化險為夷;情緒處理得不好,就會容易自製障礙、樹敵。那麼,在交往中,我們怎樣才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呢?

方法一:切忌急躁衝動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特別是有求於人之時,最要不得的情緒就是急躁。

善於交際的人,欲求人,一般不會單刀直入,表現出急不可待的樣子,而是讓自己盡量保持平靜,選擇雙方的狀態都達到最佳的時候,才貌似心不在焉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所求之事的成功概率就會很大。

範磊和商贈年齡相當,並且同時進入公司工作。不久後,因為業績突出,兩個人又同時被選拔到北京進修。

回到單位後,範磊迫不及待地找到領導想談一下補助的事。一陣寒暄之後,領導從他憂心忡忡的表情上就知道他有事相求,經過詢問,範磊才支支吾吾地說:“領導,我是想請您把補助給我發了,因為才畢業不久,沒多少積蓄。”

領導聽後有些不高興地說:“我手頭上一大堆事兒呢,你再等等吧。”

範磊聽到這話,立馬表現出一副很惱火的樣子,顯然是埋怨領導辦事不利索。結果,範磊和領導的關係從此鬧得很僵。

盡管商贈也急需這筆補助,但是與範磊不同,他沒有著急上火。不久,公司聚餐,商贈恰好和領導坐在一起,商贈先和領導不緊不慢地談一些工作上的事,然後拉拉家常,最後仿佛在不經意間說了補助的事。領導拍著胸脯說:“對,補助還沒給你,放心,明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補助給你發了。”

一件事兩個人辦,前者不知道控製情緒,結果把事情辦砸了,後者善於控製情緒,不僅把事情辦妥當了,和領導的關係也處理得很好。人際交往中,勿急躁是控製情緒的最基本要求。

方法二:切忌深藏心跡

人際交往其實就是一種思想交流。但是有些人並沒有體會這一點,在與人談話時,總是守口如瓶,不流露一點心跡。

一次,王幕所在的研究所召開研討會,大家想聽聽他的意見,他總是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弄得大家都很尷尬。他還向朋友介紹經驗說:“如果你聰明,你的舉動很愚蠢;如果你愚蠢,你的做法很聰明。”意思就是,不要自作聰明,最好不要表露自己的心跡。

事實上,這種人往往讓人覺得厭煩,不動聲色、喜怒不形於色不是讓你深藏不露,不是讓你給人一種道貌岸然的感覺。

換個角度想一下,假如你的對麵坐著一個人,總是深沉地讓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你還願意和他談下去嗎?

方法三:切忌喜形於色

與人交往,應該保持本色、謙虛謹慎,在取得成績或者被人羨慕的情況下,自製會顯得尤其重要。假如你總是喜形於色,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張山這個月因為業績突出被領導當眾表揚,還被提拔為副經理。他自己當然是神采奕奕,還專門跑到別的辦公室去炫耀,言談中洋洋得意,眉飛色舞,還用教導的口氣給其他同事“傳授”經驗。甚至還教訓其他同事,不該怎樣怎樣,搞得同事非常沒麵子。

沒多長時間,同事見了他就躲著走,平時和他要好的同事也不願意和他來往了。

張山的錯誤在於不知道控製情緒,即使取得了成績,也不能大肆張揚,而是要謙虛一些,或者說得輕描淡寫。這不但讓人為你感到高興,還能對你肅然起敬。

方法四:切忌劍拔弩張

在交往中,出現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善於控製情緒,就可以化解矛盾,不善於控製,就會激化矛盾。

善於交際的人碰到矛盾時也會生氣,但是他們會強壓怒火,及時調整不良情緒,使矛盾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方法五:切忌失去分寸

交際場合中,控製情緒,掌握分寸非常重要。例如,在與陌生人交往時,要熱情但不失莊重,嚴肅而不失情趣;奔放也要節製,矜持又要有風度。

過於熱情讓人不安,嚴肅又讓人產生距離感。其實,情緒上的分寸是最難掌控的,尤其是與異性交往時,更要把握好分寸。

不管怎樣,我們一定要把喜怒哀樂從情緒中抽離,理性、冷靜地看待它,有效地訓練對情緒的控製。情緒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感情的外化,我們隻有在交際中學會掌控情緒,才能提高交際的質量,才能建立起一個龐大的人脈關係網絡。

第七堂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

交際窘事

陳萌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盡管成績優異,但是因為父母嚴格的教育方式,她從小性格就很內向、膽小、不自信,也很少與人交往。

上大學後,她更是害怕與人打交道,她覺得自己是個怪人,身上有個很大的毛病——害羞。她不敢和同學多說話,跟人講話時不敢看對方的眼睛,就像做了什麼虧心事。

與陌生人說話時,臉紅得就像在發燒,總是低頭看著腳尖,雙手搓著衣角,全身起雞皮疙瘩,聲音發顫。

她總是感到別人看不起自己,別人笑的時候,她覺得是在嘲笑她。

畢業後,大家都忙著投簡曆,參加各種招聘會,陳萌也獲得了幾次麵試的機會,可是她見到麵試官就嚇得哆嗦,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麵試官問她:“你覺得自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嗎?”

“我,我,我也不知道,以前也沒幹過。”陳萌結結巴巴地回答說。

就憑她這句話,麵試的結果可想而知。

別的同學很快找到了工作,但是沒有一家公司願意錄用陳萌。

自信是一種修養,自信的人總是昂首挺胸,與人交往更是得心應手。毛主席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

缺乏自信的人,就像是缺了主心骨,總感到自己技不如人,害怕與人打交道,低頭哈腰矮人三分,給人一種不大方的感覺。

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些人抱怨別人如何看不起他,似乎自己的價值就取決於外界對他的看法。誇他,他就喜形於色,信心百倍;如果有人指出了他的一個缺點,他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一個人立身處世,重要的就是要樹立自信,自己看得起自己,別人才看得起你。假如我們自己都鄙視自己,別人又怎麼高看我們呢?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苦惱:

當你與人談判時,由於沒堅持自己的觀點,一味顧及對方的感受,結果讓別人牽著鼻子走,陷入被動的局麵;

當你有一大堆理由去說服別人時,剛剛坐下來,腦子裏卻一片空白;

當你懷疑自己的能力時,上司原本想要交給你的任務,卻交給了其他人;

這些都是因為不自信造成的。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是也存在能否充分發揮的問題,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如果發揮不出來,那也是徒勞。

能力能否充分發揮出來,自信的作用不可低估。一個自信的人,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還能挖掘自身的潛力;一個不自信的人即使能力再強,做事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1.自信者人信之

1972年,尼克鬆連任美國第47界總統,在謀求連任的競選中,由於尼克鬆在第一任期間政績突出,很多政治評論家都預測,他一定會以絕對的優勢獲勝。

但是,尼克鬆本人誠惶誠恐,非常不自信。因為他無法走出之前幾次失敗的陰影,非常擔心再次遭遇慘敗,他也害怕強勁的對手會使用非正當的手段將自己拉下馬。

在這種不自信的心理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幹出了平生最愚蠢的一件事:委派手下潛入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裏偷偷裝上了竊聽器。

結果,倒黴的尼克鬆東窗事發,他想方設法阻止調查,企圖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這件事直接導致他在選舉勝利後不久,被迫辭去總統一職。

本來勝券在握的尼克鬆,由於缺乏自信致使慘敗。試想,這樣一個不相信自己,懷疑別人的總統,人民群眾又怎能相信他能領導好一個國家?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不自信,別人怎能相信你能做好一件事,如果你連自己都懷疑自己的能力,別人又如何相信你具備某些能力?比如,你懷疑自己不能勝任某項工作,領導也就會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陳夢吉是清朝的四大狀師之一,他曾經說:“使天下之人信之,必使先自信。”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天下人相信你,首先要自信。

兩年前,人到中年的周衝因為公司破產而失去了工作。他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待了十幾年的單位,並不斷地問自己:“沒有高學曆,沒有一技之長,年齡又大了,我還能幹什麼?”

但是周衝作為男人,上有父母要養活,下有孩子要教育,他必須挑起生活的重擔。周衝犯愁了,一個中年男人無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差點哭了出來。

接著,他不斷地找工作、麵試,當他看到很多公司苛刻的招聘條件時,連投簡曆的勇氣都沒有,隻好狼狽不堪地望風而逃。他感到找份工作簡直比登天還要難。

一次,他終於鼓起勇氣到一個小飯店麵試,應聘一個打雜工,但是老板說隻要18~25歲的年輕人。在奔忙了一天之後,周衝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裏。

妻子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你看你,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又怎麼放心把工作交給你呢?”

這句話給了周衝重重一擊。

第二天,他看到一則招聘文案的信息。周衝有一定的文學功底,隻是很多年沒有寫東西了,想著想著,他又開始打退堂鼓,此時,妻子的話不斷在耳邊回響。他鼓起勇氣給對方打了電話,並約好第二天麵試。

次日,周衝特意打扮了一番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到了這家公司。

招聘經理看到他,皺了皺眉頭,顯然對他的年齡不太滿意,隨即問道:“你知道文案是做什麼的嗎?”

“不知道,但我的寫作能力不錯。”周衝坦然而自信地回答道。

對方被他自信的笑感染了,隨手翻著他的作品,然後問:“你寫的都是純文學作品,我們需要廣告策劃,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周衝站起身說:“假如你認為我的文學功底和這個職務無法結合的話,那麼再見了。”

沒想到,對方攔住他說:“稍等,我給你一個廣告命題,你做一個策劃提綱,明天給我,通過後,我們就錄用你。”

周衝走出大門後,直衝書店,買了很多相關的書。他連夜學習,盡管是臨時抱佛腳,但還是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之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正式員工。

一天,周衝與招聘經理聊了起來,不經意提起了他進入公司的過程,經理說:“你當時自信的神情吸引了我,我相信你對待工作一定會精益求精。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

周衝的成功源自於自信,他的自信也讓別人對他的能力充分信任,所以已近中年的他,擁有了一份好工作。

自信心是人際交往中的必需品,尤其在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日益縮短,在頻繁的人際交往中,自信心更顯得重要。自信,容易給人帶來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和人際交往效果,也容易獲取他人的幫助和更大的成功。

但是,自信不是自負,過於自信在人際交往中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曾毅剛到公司不久,就成了“樹有影,人有名”的人物,做什麼都自信滿滿。

但是沒多久,問題出現了。公司每周一次的業務例會,原本是部署工作和交流心得的,可是曾毅總喜歡與人展開辯論。

在討論某個方案時,他總是用“無可爭議”的口氣來證明自己的方案是完美的,把別人的方案貶得一無是處,還喜歡揪住別人的某一點爭論到底。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