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好形象帶來好運氣
交際窘事
夏斌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材生,人長得很精神,高高的個頭,聰明且有著很好的口才。夏斌研究生畢業後踏上了回家鄉的火車,希望在家鄉的城市找一份不錯的工作,這在別人眼中,對於夏斌來說並非難事。
回家的火車上,夏斌的身邊坐了一位同樣健談的男士,他經營著自己的公司,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專業也和夏斌的對口。夏斌覺得自己運氣好極了,就要了對方的聯係方式。
回家後的第二天,夏斌就迫不及待地和對方聯係,然而,對方隻是隨意敷衍,後來也一直沒有主動給他回電話。
接著,夏斌的父母給26歲的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夏斌原本對相親很反感,但是迫於父母的壓力,隻好前往。沒想到有驚喜,女孩子長得很漂亮、文靜,是夏斌喜歡的類型,可是兩個人還沒聊上幾句,女孩就借口說有急事,很快就離開了,並且沒有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夏斌非常懊惱,覺得自己諸事不順,便開始一門心思地找工作。不久,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通知夏斌麵試。可是,好不容易輪到夏斌與麵試官談話的時候,麵試官一見到他就皺起了眉頭,還沒等夏斌好好展示口才,麵試官就草草結束了麵試。
夏斌為何會接二連三地與好運氣擦肩而過呢?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形象吧:火車上,夏斌胡子拉碴,穿一身髒兮兮的運動裝,白球鞋成了黑球鞋,雙肩背包上也盡是汙垢;相親時,夏斌雖刻意刮掉了胡子,但是頭發亂糟糟的,趿拉著一雙大號拖鞋,坐在女孩的對麵翹著二郎腿;麵試時,夏斌穿上了媽媽專門給他買的一身黑西裝,卻搭配了一件碎花舊襯衫,腳上穿的是一雙帆布鞋。
電視中,我們看到外交官西裝革履,給人一種幹練、有素質、可信賴的感覺;在菜市場,我們看到賣豆腐的商販,上身穿著滿是油漬的T恤,戴著一頂運動帽,係著一條花布圍裙,手裏拿著一把蒲扇。
如果將兩種身份的人的形象來個大交換,讓外交官係上圍裙,頭戴運動帽,搖著一把蒲扇,一副髒兮兮的樣子,你會相信他是個外交官?讓賣豆腐的穿上西裝、雪白的襯衫,腳踩擦得鋥亮的皮鞋,你敢買他的豆腐嗎?
得體而符合身份的形象會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尤其是第一次見麵。因此在交往中,首先要研究你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好印象往往會給人帶來好運氣,而不好的印象總是讓人錯失良機。
林肯是美國前總統。一次,他的朋友向他推薦了一位人才,據說這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曉,擔任內閣成員一職簡直綽綽有餘。林肯對此非常高興,並且接見了這位才子。
然而,談話很快就結束了,之後林肯很誠懇地謝過了朋友,並且表示這位才子無法擔任內閣一職,因為他的形象實在對不起觀眾。
朋友聽到這個原因後,很不高興地說:“您不能以貌取人啊,形象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才智,您難道不記得,您當初的形象也很平平?”
林肯笑笑說:“一個已經過了40歲的人,難道還不知道注重自己的形象嗎?”
一個人的相貌雖不可改變,但是經過合理的修飾與服飾搭配,就可以讓自己的形象大放異彩,如果本來就相貌不佳,再不注重形象,那麼即使有再多的智慧,也難抓住好的機會。
1.第一印象,永久的印象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在人們第一次交往中的最初幾秒就形成了。你千萬不要小看這短短的幾秒鍾,它決定著別人對你的印象和你運氣的好壞。
“初次效果”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專業術語,即初次見麵的一瞬間決定成敗。如果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聰慧的、穩固的,即使在接下來的相處中產生矛盾,對方也會因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信任你。假如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散漫的、邋遢的,即使第二次見麵相談甚歡,對方也會對你抱有很大的成見。
於是,有人認為在交往的前十秒鍾就已經決定了你運氣的好壞,辦事能否成功。人們往往通過與一個人見麵的前幾秒所獲得的印象,快速地對對方作出相應的判斷。如果你給人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否則適得其反。
一提到鴻門宴,很多人就會想起這幾個名字:項羽、劉邦、張良、範增、項莊、項伯。有人稱他們為“英雄”,其實,鴻門宴中真正的英雄並不是他們,而是樊噲。
秦末,劉邦應邀赴項羽擺下的鴻門宴,宴會上殺機四伏,項羽的亞父範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以絕後患,他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是項羽猶豫不決,默然不應。範增借口助酒興讓項莊舞劍,目的就是殺死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
就在危急關頭,劉邦的部下樊噲一手持盾、一手持劍闖進來,衛兵前來阻撓,卻被力大無窮的樊噲撞得人仰馬翻。
項羽見樊噲虎背熊腰,立於大廳中央,吃驚地問:“這是何人?”張良答道:“這是替沛公駕車的樊噲。”
項羽一直對壯士喜愛有加,看到樊噲,更是由衷地讚歎:“好一個魁偉的壯士。”接著命令賞酒肉給他。
樊噲接過來後,就用劍切肉,就著酒狼吞虎咽,酒肉在頃刻間一掃而光。項羽問:“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憤憤回答說:“我死都不怕,還怕喝酒?當年秦王苛政如虎殺人如麻,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逼得天下人造反。懷王有約在先,誰先入鹹陽,就封誰為關中王,可沛公先入關,並未做王,而是封庫閉宮,駐軍於灞上,專候將軍到來。像這樣勞苦功高的人,將軍卻聽信讒言,意欲加害,這與殘暴的秦王有什麼兩樣?”
樊噲一席話,讓項羽無言以對,劉邦乘機逃之夭夭。
樊噲隻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車夫,為什麼會被楚霸王項羽看重?關鍵就是項羽對樊噲有好感,這才聽信他的話,放走劉邦。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的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並非準確的,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雙方以後的交往。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總能給人留下很深的烙印,因此,也有人說第一印象就是永久的印象、最後的印象。
第一印象為何如此重要呢?這是因為人們在認知過程的開始階段的印象會一直存在,並且影響後期的印象判斷,心理學將這種現象稱為“初始效應”,由於初始效應的存在,就算第一印象好的人做錯了事,也會被人往好的方向合理化。由此可見,第一印象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林曉霞雖畢業不久,但是她的工作能力很強,被一家廣告公司招聘為業務員。然而,外表清純的她卻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生活中總是不拘小節,整天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T恤,一條寬鬆、破洞的牛仔褲,頭發亂糟糟地披在肩上,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印象。
一天,經理打電話給她,讓她馬上到一家大公司簽一份合同,經理還特別囑咐她:“這份合同的細節我都已經談妥,但是我現在出差在外,沒時間回去,所以我已經告訴對方請你代勞。”
這對林曉霞來說可謂是個天大的好機會,她也興奮異常。掛了經理的電話,她立即收拾好東西趕往客戶的公司,但是不巧遇上了堵車,等她到達的時候,已經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二十分鍾。
林曉霞氣喘籲籲地衝進對方經理的辦公室,把一遝材料拍在了桌子上,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是××廣告公司的業務員林曉霞,我們經理讓我代他跟你簽一份合同。”
對方打量了林曉霞一番說:“您來的時候,誤入垃圾場了嗎?”
林曉霞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身上弄髒的衣服說:“沒有,經理給我打完電話,我就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你們公司的保潔員太不負責任了,把垃圾桶放正門口,害得我一腳把它踢翻了……我們現在可以簽合同了嗎?”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我需要再考慮考慮,請您先回去吧。”
林曉霞聽到對方這麼回答憤憤地說:“我這麼辛苦地趕來,你居然說不簽就不簽了,為什麼?”
其實,從林曉霞進入對方辦公室的那一秒就已經注定了她的失敗,如果你是對方經理,你願意和一個不講禮貌、大大咧咧、穿著隨便,見麵後連一句寒暄的話都懶得說的人溝通嗎?你放心和這樣的人簽合同嗎?
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忽略了第一印象,盡管時間很短,但是在對方心裏留下的印記會很深,不容易改變,更不容易消除。就像林曉霞,即便她下一次衣著光鮮、禮貌有加地去見這位經理,他也很可能拒絕和她合作。
2.塑造形象,為自己加分
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分別讓一位戴著眼鏡、手拿文件夾,看上去很斯文的青年學者,一位打扮很“潮”的漂亮女孩,一位挎著菜籃子、臉色暗淡的中年婦女,一位染著豔麗的頭發,發型怪異、穿著邋遢的男士在路邊搭車。結果顯示,漂亮女孩和青年學者的搭車成功率非常高,中年婦女稍微困難,而那個邋遢的男士沒有搭到車。
這個試驗說明,不同的儀表代表了不同的人,隨之就有不同的際遇。有研究發現,50%的第一印象是由一個人的外表造成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齊,是讓人感覺你是否可信的先決條件,也是決定別人如何對待你的首要條件。所以,在交往中,我們一定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好形象能給別人帶來好感。
形象好的人總是受人歡迎。在交往中,每個人都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形象不隻是靠漂亮的服裝,更要注重你的行為舉止以及從中所透露出來的氣質。想要塑造良好的形象,還要注意穿著打扮、行為舉止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而使得你的形象在交往中光彩奪目。
首先,得體地塑造和維護個人形象,會給初次見麵的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這包括發型、表情、著裝、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都要給人好感。在工作上,無論男女都應該選用商務套裝作為工作服,另外,打扮要看場合,除了顏色搭配和款式之外,一定要合身。
在西方國家,人們有著一套傳統的見麵禮節,從握手、問候到互相介紹都有約定成俗的習慣。在正式的場合,一個人的形象可以體現他的內在品質。
其次,個人形象承擔著別人對一個組織的印象。現如今,服飾禮儀、職業禮儀已經成了很多企業的必修課,服飾禮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表示相互尊重與友好,達到交往的和諧而體現在服飾上的一種行為規範。職業禮儀則是在交往過程中,以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來表現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一係列因素。
再次,個人形象是一種很重要的溝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產生的影響力和信任度是通過語言、語調和形象三方麵體現出來的。它們所占的比例依次是:語言占7%,語調占38%,視覺(即形象)占55%。所以形象相當重要。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一個人有好的形象能夠為自己加分,當形象成為有效的溝通工具時,塑造和維護個人形象就成了一種投資,長期持續下去就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沒有什麼比一個人很多內在的東西沒有機會展示出來,還沒有領到通行證就被拒之門外的損失更慘重的了。
最後,個人形象影響組織的發展。個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組織的成敗,隻有當一個人真正意識到了個人形象的重要性,才能體會到個人形象給你帶來的好運。
塑造個人形象,一定要注意交往的對象,比如與時尚、廣告界等人交往,個人形象應該趨向於活潑、時髦;與金融、保險、律師業的人來往,個人形象要簡單、莊重一些。如果你注意到了這一點,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因此,在交往中,形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你出門之前,一定要正確地選擇服裝、發型,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等。
第二堂服裝是你的形象代言人
交際窘事
2007年6月,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被記者拍到穿著黑色的“鱷魚”涼鞋走出白宮,他當時穿著一雙帶有總統徽章的黑色襪子,還把涼鞋的後帶撥到前麵。
對於小布什如此“雷人”的形象,美國媒體廣泛調侃了一番,《華盛頓郵報》上說,如果你和總統喬治?W.布什一起騎自行車,穿涼拖鞋就沒問題,而且穿不穿襪子都可以。
總統下班後,穿上涼鞋放鬆一下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人認為,小布什在這雙拖鞋的搭配上出了問題。當時,他穿的是一雙布滿透氣孔的黑色涼鞋,配上了一條黑色的短褲和一件白色的短袖襯衫,頭上戴著一頂米白色、印著狗仔圖案的棒球帽。
對此,時尚人士認為,致命傷在於腳上穿著一雙印有總統徽章的黑色襪子,搭配了黑色涼鞋。還有媒體甚至笑稱這種打扮是“老人到海灘”,趕時髦反而釀成時尚災難。
小布什的涼鞋是專門為乘艇出海的人設計的,鞋子上的洞的作用是透氣、去水,鞋底有防滑的作用,穿上襪子實在是畫蛇添足。
此事一出,布什總統的“鱷魚”鞋風靡全球。
其實,無論小布什總統穿得怎樣不“時尚”,這些都無關大雅,關鍵是如果影響了總統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慘”了。
俗話說:“佛要金妝,人要衣妝。”在交際中,除了容貌和身材美之外,還要注重服飾美,因為它是增加容貌和身材美的重要條件,也是交際者形象的重要內容。服裝是一個人的形象代言,一個人的著裝是否有品位,往往代表著這個人是否有才華、有能力、有見識、有涵養。
服裝作為一種非言語行為,在交際中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信息通過編碼與解碼的傳播過程,對觀察者的行為產生一定的效果,繼而影響到穿衣人。我們了解了這一過程和效果後可以在以後的交往中很有經驗地“以貌悅人”。假如穿著不當,不僅會影響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甚至會鬧出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在德國的金融城法蘭克福郊區,有一個湖,它有著很好聽的名字——天鵝湖。湖邊有座浴場,分成了兩個區,其中一個叫FKK,意指天體文化區。
在歐洲,除南部以外,夏季短暫,氣溫不太高,人們不需要空調或者電風扇。有一部分德國人崇尚自然,當夏季到來之時,他們喜歡全身心地享受陽光,不希望有任何遮攔。而另一部分德國人十分注重傳統禮節,極力反對將天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浴場中的兩個區域的人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大景觀。
一天,有代表團慕名而至,但是又有些左右為難:德國人的一絲不苟世界聞名,假如走錯了“場子”,勢必會貽笑大方。天體浴者要求平等,不願意被所謂的“衣冠禽獸者”免費“觀摩”;而傳統者當然也見不得裸體人挑戰傳統,敗壞風俗。
人們經過討論決定加入天體派以大飽眼福,大部分人覺得,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裏,就要看到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東西。
接著,謹慎的代表團請粗懂德語的人詢問了兩部分人的浴場所在地,然後出發了。結果,不知道是指路者惡作劇還是語言誤會,代表團將西裝和內衣褲暫存在車子裏,每個人昂首闊步、一絲不掛地進入森林環繞的浴場時,才發現出了天大的笑話,他們誤入了傳統浴場,不得不擇路而逃,十分狼狽。
當然,這是一個“著裝過度和不得體”的典型而極端的案例,去浴場,大可不必西裝革履,但是去傳統浴場一絲不掛的話,當然也屬於不得體。
中國是個服裝大國,也是服裝古國,但是著裝不得體往往是人們常犯的錯誤,從而影響了我們的交際。
1.著裝決定成敗
著裝是環境的一大有機組成部分,著裝的方式對社交有著顯著的作用,會極大地影響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
在特定的場合下,精心和得體的著裝可以充分體現你的個性,並且為你的需求服務,著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社交的成敗,無論這種現象是否合理,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
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受到人們的尊敬和重視,首先就是因為他的著裝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有些人的穿著不得體、邋遢,並不是因為經濟原因,其實隻要稍加努力,就可以穿得得體。
我們上街買東西時,總是喜歡選擇一些外觀漂亮的商品,人的著裝也是使人們感興趣的“形象代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比如早上由於睡了一會兒懶覺,隻得匆匆出門,結果一整天做事不順利,也許你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夠好,其實罪魁禍首就是你不整齊的服裝,這使得你一天懶散、漫不經心,當然就無法將事情做好。
盡管會穿衣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但是如果你每天出門前多花上幾分鍾的時間,就可以讓你看起來賞心悅目,受人歡迎。
得體的著裝更能體現你的修養與內涵,假如你仰仗自己姣好的外貌而對著裝不上心,隻會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那麼就算你美若天仙也會因一身失敗的打扮而黯然失色。與此相反,假如你沒有很好的外貌,但是穿衣得體,就能襯托出你整個人的魅力。
得體的穿著不僅可以讓你在交往中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可以提升你的自信,在你心中樹立成功的信念,為你的未來之路點亮一盞燈。
單永強是個農村孩子,個頭不高,相貌平平,畢業時,成績也很一般。但是一年之後,他所在的單位是班裏最好的,他的工資也最高,在部門也是業績最好的一個。每次單永強出門和客戶談生意,都是滿載而歸。
對此,他的同學和同事都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單永強總是樂嗬嗬地說:“你們別說我‘娘’,真的,隻要每天出門前多照照鏡子就好了。”
大家都以為他在開玩笑,其實,他說的的確是實話,這也和他取得的成功有著很大的關係。
他說:“盡管我是男的,但是每天出門前我都會照照鏡子,看看我穿的衣服是否搭配合適,西裝和襯衫的顏色是否符合所出席的場合,衣領有沒有卷邊……假如你連衣服都穿不好,別人又怎麼看好你?”
“在我見客戶之前,我還要照一遍鏡子,將自己的眼睛當做客戶的眼睛,甚至比客戶的眼睛更要苛刻,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穿著更加無可挑剔,精神也更加飽滿。最重要的是,我從中得到了滿滿的自信。”
照鏡子和交往的成功與否看似沒有什麼關聯,但是這個動作產生了很大的效用。人們不同的著裝往往會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對交往產生不同的影響。盡管外在形象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但是你給別人第一印象的好壞,與你的著裝密不可分。
著裝是人的第二肌膚,代表著你的性格、品位、習慣與修養,如果你穿著花哨、時髦,別人就認為你是個活潑、思想開放的人;如果你穿衣端莊、傳統,別人會認為你是個嚴謹而嚴肅的人;如果你穿著隨便、邋遢,別人就會覺得你散漫、不可信……
得體的著裝是打開交際之門的鑰匙,假如你還精通為人處世之道,你就如魚得水了。那麼,什麼才是穿著得體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服裝要和體形、膚色相配。比如體形較瘦的人適合穿一些淺色的服裝,這樣看上去會略顯豐滿;體型較胖的可以穿一些深色的衣服,這樣會讓你的身材看上去勻稱。瘦而高的人穿橫條的衣服會顯得胖一些;矮而胖的人穿豎條的衣服就顯得苗條一些。皮膚白皙的人穿深色或者淺色的衣服都可以;皮膚略黑的人最好穿淺色的衣服。
服裝的顏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一個人身材上的不足,從而使得整個人看起來很得體。
服裝的顏色還要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搭配。比如你去參加很嚴肅、莊重的會議,穿一些深色的服裝比較合適;參加諸如婚禮、派對等較為活潑的活動,穿一些色彩亮麗的服裝更能讓人感到喜悅。
在社交場合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服飾美,為自己的形象錦上添花。當你穿著得體去參加某交際活動時,即使你不開口,也能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讓人對你萌生敬意,主動和你交往,為下一步的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