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大學生綜合素質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在諸多素質中,最重要的當屬大學生的交際能力。有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時甚至出現了筆試過關、麵試不過關的情況,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交際能力。
亞裏士多德說:“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際交往體現人類社會性的基本因素,與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然而,相關部門的調查研究發現,人際交往障礙成了大學生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甚至有半數的大學生受到人際關係的困擾。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會學習資源分社曾對我國28所高校的747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59%的受訪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
導致現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重大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會及文化背景的影響。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都比較含蓄,心中所想經常不會直接表達,這就給人際交往設置了障礙,就像一名剛入職的大學生所說的:“我想和同事走得更近一些,但是他們說話總是拐彎抹角,而我心直口快,經常得罪人,搞得自己說話小心翼翼,簡直太累了!”
其次,與大學生自身的交往能力有關。如今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交往。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本意是對孩子好,卻使得孩子失去了人際交往的鍛煉機會,有研究發現,有40%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一般或者比較差。
再次,現代大學生更注重個性發展,很容易忽略別人的感受,在與他人交往中產生隔閡和誤會,進而發生衝突和矛盾,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他人不顧及自己的感受為所欲為。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處於“斷乳期”的社會新人麵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人際關係較單純、悠閑的校園生活被緊張的職場打拚和複雜的生活、人際關係所代替,因此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失等問題成了大學生中的“流行病”。心理谘詢中心經過統計也得出,在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中,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症狀的比例竟然高達90%。
事實上,社會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曾有過社交恐懼,被人際關係搞得焦頭爛額。不管是政界名人還是當紅明星,都曾遭遇過手心出汗、詞不達意的尷尬局麵。然而,他們之所以成功,在大場合、小聚會上,麵對大人物、小嘍羅時都能夠談笑風生、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就是因為他們經過了曆練,在眾目睽睽之下無數次地克服一瞬間的羞怯,迅速理清思路,對不同人采用不同的交際手法。當然,不僅他們可以做到,剛剛步入社會的你也可以做到。
成功的道路上,人脈比知識更重要,擴展自己的人脈圈是每個人應該優先考慮的事,就連“85後”的當紅女星楊冪都將人際交往比喻成一個人的“保衛術”,可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新人類的當務之急。
為了不成為社會上的“孤單小鳥”,為了不被人際關係所牽絆,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為了減少因“無知”而被人充當炮筒的幾率,新新人類有必要從此刻起補上這30堂重要的交際課。
本書根據當今社會大學生麵臨的最實際的人際交往問題,結合生活中常會遇到的“交際窘事”,分別從自身打造,如氣質、涵養、口才,以及與不同人的交往等方麵入手,教給你最簡便、實用的交際方法,從而讓你迅速擺脫人際困擾,成為新一代交際達人。
張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