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曾是美國阿穆爾肥料廠一名速記員。盡管他的上司和同事均養成了偷懶的惡習,漢斯仍保持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重視每一項工作。
一天,上司讓漢斯替自己編一本米勒先生前往歐洲用的密碼電報書。漢斯不像同事那樣,隨意地編幾張紙完事。而是編成一本小巧的書,用電腦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又仔細裝訂好。做好之後,上司便交給米勒先生。
“這大概不是你做的。”米勒先生問。
“呃——不……是……”上司戰栗地回答,米勒先生沉默了許久。
過了幾天之後,漢斯代替了以前上司的職位。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即便是最普通的工作,每一件事都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
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通過認真工作,你就不會再有勞碌辛苦的感覺,而獲得老板認可的秘訣,就蘊藏在其中。
4.把工作做細、做到位
一個職員在工作和追求的過程中,難免會碰上自己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如果要戰勝這些困難,就要具備一絲不苟、勇於鑽研的執著做事精神。一絲不苟、勇於鑽研,是一個優秀員工被公司高度重視,並得到重用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在工作上一絲不苟,在業務上勇於探索,並且養成一種習慣,那麼你就會一輩子從中獲益。
生活中,非常普遍地存在一種人,這種人做事隻求差不多,大體上合乎要求即可,而不是努力完全達到標準,對自己要求不嚴。實際上,這種人的確人數很多,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
在工作中,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就是把事情做到差不多是容易的,但要把事情做到完全合乎標準、完全到位,則比較難。人們常說“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包含這層意思。如果你觀察傑出的人物,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做事很到位,不會敷衍塞責,也可以說是力求完美。
很多員工甚至很多管理者一直都認為,自己犯1%的錯誤不會造成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將99%連續乘以10次,就達不到90%了;如果一個公司有1000個人同時犯1%的錯誤,這個公司就無法正常運轉。
“瑣事中孕育偉大的種子。”事實上,這類工作往往比那些表麵看起來值得炫耀的工作更有爭取的價值,它更能展露一個人的才華、勇氣和積極熱情的心。對於肯做肯幹、不斤斤計較、懂得不讓瑣碎的問題煩擾老板的員工,老板往往印象深刻,因為他值得老板依賴。
人類的曆史,充滿著由於疏忽、畏難、敷衍、偷懶、輕率而造成的可怕慘劇。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奧斯汀鎮,曾出現過因為築堤工程沒有照著設計去築石基,結果堤岸潰決,全鎮都被淹沒,無數人死於非命的慘劇。像這種因工作疏忽而引起的慘劇,在我們這片遼闊的地球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我們還聽說過醫生把剪子忘在病人肚子裏、拔錯牙、摘錯器官的慘劇。想一想,如果我們成為這種事故中的受害者該有多麼可怕!
再讓我們來看消防隊員這個職業。我們都知道,消防隊員行動特別迅速,如果像很多人一樣慢吞吞,一幢房子早燒光了。消防隊員所有工具都必須非常嚴謹地合理放置;晚上入睡,消防隊員衣物的穿脫和擺放,都有十分明確的規範。否則,警報響起來,是來不及找衣服、找鞋帶的。
人一旦養成了敷衍了事的惡習,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他的工作,從而輕視他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會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做著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還會使自己喪失做事的才能。
實現成功的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時候,抱著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把工作做到位。無論做什麼事,如果隻是以做到“還講得過去”為滿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那他絕不會成功。
有位經理說過:“做過我下屬的人,大多數都覺得我要求甚嚴,因為我有兩個要求是必須做到的:第一,接了手的事必須按時、按標準完成,不能完成,做任何解釋我都不聽;第二,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檢查認定完全沒有錯誤再上報,不要等我檢查出了破綻或漏洞再辯解。我曾經跟我的秘書說:安排你做的事,無論巨細,你不去做我就得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從管理的角度說,公司花了大價錢聘請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從經濟的意義上說,我花一小時能做的事,你花一天的時間做好,值!同樣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個小時做完交給了我,當我發現了不足,再去補充、修訂,花半個小時,如果這樣,還不如花費你半天時間合算。你把小事做細了,我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從此,秘書的工作越來越到位,我的工作也就漸漸順手了。”
亨利·福特在他的自傳裏講到,他在工作時,經常熬夜到很晚,僅僅是為了把一個報告寫得更完美一些,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能會想,一個報告需要費那麼大心思嗎?豈不是浪費精力?其實不然,亨利·福特認為,如果因為你寫得不完美,上級看起來就吃力,而上級的時間要比你的時間寶貴得多。所以,這絕不是浪費時間,而正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這就是做事做到位的精神體現。
員工的工作做不好,會影響公司運行的效率,最後影響公司的效益。管理者正是基於上述心理,希望下屬能把工作做到盡量完美,使他不至於浪費時間去處理瑣碎小事。工作做不到位的下屬,是最讓上司不滿的,這種人的職業生涯恐怕不會太樂觀。所以,把工作做細做到位,應該成為每一個優秀員工的座右銘。
亨利·福特認為,如果工作報告寫得不完美,上級看起來就吃力,而上級的時間要比你的時間寶貴得多。所以,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正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這就是做事做到位的精神體現。
5.超越領導對你的期望
成功需要能力、需要投入,但很多時候也需要幸運一類的東西。在公司裏麵,能給你帶來幸運的人就是你的領導。他分發幸運的標準有很多,但相信隻要能做到一點,你就沒有必要再去逐一研究他的標準,這就是:盡情去超越領導對你的期望。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總是能讓領導領略到喜出望外的感覺,他將會對你建立起更高的信任與依賴,產生一種賞識,從而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中向你傾斜。那麼,怎麼做才能超越領導對你的期望呢?讓我們從領導對下屬有哪些期望來進行分析。
(1)準時完成各項工作是領導對下屬最基本的期望。
再沒有比工作拖拉,延誤公司大的行動更讓領導惱火的了。所以,作為下屬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在接受任務時,心裏要有個時間概念,如果估計不能準時完成,要立即向領導提出支援要求,以便投入更多的資源來確保結果的及時輸出。一旦接受任務,就要全力以赴,保證目標實現。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提前完成任務,提前提交工作成果。畢竟,你提交的工作成果未必就是完全符合領導要求的,但你提前提交工作成果就為領導留下了更充裕的調整時間,增加了他指揮若定的資本,領導自然會感激你的工作努力的。
如果你在重大工作上老能提前提交,逐漸讓領導領略到你腦子裏有根筋,知道輕重緩急能擔大任,那麼好運就會眷顧你了。
(2)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能自主地開展工作,是領導對下屬的最重要的期望。
現代企業對管理人員的期望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個上司,首先他要成為一個樂隊指揮,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共同完成一首奏鳴曲;同時,他又要是一個教育者、訓練家,能把自己的每個下屬都帶上路;隨著管理組織結構的扁平化,部分工作的模糊化,他還得是一個設計師,為每個下屬規劃工作。在這樣不堪重負的情況下,一個成熟的下屬,要做好自己領域裏的各項工作,盡量不讓領導操心,從而讓領導專心地去享受指揮的樂趣,但隻這樣做還是不夠的,下屬還要主動地去開拓自己的工作,學會找事情做,從而實現對工作的自我管理。
這樣,不但在執行甚至在規劃上,都徹底讓領導對自己所負責的領域放心,你就不再是單純的執行工具,你為領導守住了一片陣地,為他建立了一個可以信賴的堡壘。
如果你總是能讓領導有一種喜出望外的感覺,那麼,他將會對你建立起更高的信任,從而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中向你傾斜。
6.服從命令聽指揮
就員工而言,服從在某種意義上是對老板的承諾。它不是口頭的應允,而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業績來表現,真正做到“服從命令聽指揮”。
服從命令聽指揮,作為一名員工,必須接受任務不推托,領受任務不含糊,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在確定了行動方向和優先次序後,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全力以赴去完成工作任務。
服從命令聽指揮,作為一名員工,必須服從領導的命令和公司的利益,一切行動聽指揮,積極認領任務,努力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服從命令聽指揮,作為一名員工,必須模範地做到有令必行,有紀必守,有禁必止。隻有學會了服從,你才能在職場上立足,才能在工作中進步,才能在事業上成功。
堅決地服從命令,才能使團體整齊劃一,才能在前進的征程上無往而不勝。
“各位學員注意:穿上作戰服,5分鍾內集合,進行午間操練。”現在是11點55分,天氣寒冷、北風呼嘯,凜冽的寒風衝擊著西點軍校六層樓高的花崗石堡壘。
“離午間操練的集合時間還有4分鍾。”營房裏的新學員站立著,嚴陣以待,計算著離餐前集合的時間。在營房過道,每15米遠就有一座鍾,看時間很方便。學員們快速地湧向營房間的大操場。
一年365個日日夜夜,他們每天都要至少集合操練兩次。“站好隊列!”長官一聲令下,一群鬆散的人頓時排成整齊的隊形——每個方陣是1個排,4個排組成1個連,4個連編成1個營,而2個營編為1個團。“立正!”所有人立即目視前方。這就是西點軍校的列隊。
列隊也叫點名操練:從排長開始,一級一級地向上彙報到隊學員的人數,這是西點軍校的必修課。然而,列隊的意義遠不止於這些。更重要的是,它暗示了服從是第一位的:在這裏,個人要服從整體,要服從部隊。
“上司的命令就像大炮發射出的炮彈,你無理可言,必須絕對服從。”拉尼德對服從這樣形象地描述道。而一位西點上校講得更加精彩:“我們軍人不過是槍裏的子彈,槍就是整個美國社會,槍的扳機就是總統和國會,是他們發射我們。”
曾經有人講,黑格將軍之所以被尼克鬆相中,就是因為他的服從精神和嚴守紀律的可貴品格。需要他發表意見的時候,他坦言以對,盡其所能;對領導決定的事情,他堅決服從,不折不扣地執行。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學會服從,不養成服從的觀念,就不可能在軍隊中立足。服從命令聽指揮,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不管叫你做什麼都照做不誤”的精神。
抗美援朝時期,邱少雲和戰友奉命潛伏到敵人陣地,以便配合24小時後主力部隊的進攻。行動前上級命令:進入陣地後,全體戰士隻能將臉埋在地上,雙手平放於地麵,一動也不能動地待命。
要知道,當時潛伏戰士離敵軍陣地隻有30米遠,稍有個風吹草動,都可能被敵人發現。萬一有人被敵軍發現,其他人也不能有任何動靜,更不能進行反擊。
時間到了第二天中午,敵人突然開始盲目地發射燃燒彈。不幸的是,一顆燃燒彈落在了邱少雲的身旁,他身邊的野草迅速燃燒。火苗逐漸蔓延到邱少雲身上。這時,邱少雲要是站立起來,是完全可以撲滅身上的火苗的,但邱少雲不能這麼做,因為他深知自己是一名軍人,一名解放軍戰士,服從命令是天職。
我軍陣地上的指揮員看到了潛伏地冒起了煙火,連忙命令炮兵向敵人轟擊,以擾亂敵人的注意力,以給戰士們自救創造機會。這時候,邱少雲還是沒有爬起來撲滅身上的火焰,直到最後被烈火奪取了寶貴的生命,他也沒有動彈一下。
商場如戰場,服從的觀念在公司一樣適用。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領導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處在服從者的位置上,就必須遵照指示辦事。
7.配合領導的個性行事
你的領導屬於哪種類型的人呢?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與他接觸的你,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因此,將自己熟知的對象拉到自己這邊來,應該不是件困難的事。
如果領導是位消極而且抱著無事主義的人,你就應當配合他的個性行事。你時常向他陳述積極的意見,相信他會大受感動。如果領導的反應遲鈍,你應改試發表激烈的言辭,領導對你的態度必定也會改變。他會認為你這個人不簡單,進而器重你並且重視你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