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要以理服人(二)(3 / 3)

(選自王勝忠《議論文寫作訓練》)

(1)上麵A、B、C三個片段,分別屬於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請分別指明。答:(2)A例中,作者是怎樣緊扣“氣”來反駁“此氣可忍”的?

答:

(3)A例中,所談第2點理由,作者所舉事例,如雷鋒、孔繁森等,能支撐分論點嗎?為什麼?答:

(4)B例的論題是《駁與世無爭》。請說說,該文反麵論點是什麼?反麵論據又是什麼?答:一C)(5)提出反麵論點、論據後作者是怎樣分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的?答:(6)展開部分分哪幾個分論點來論證的?答:

(7)c例中,餘光中先生的論點是什麼?論據是什麼?《名作欣賞1993年第一期》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批駁的?答:

(8)既然餘先生隻講了明喻的問題,反駁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將暗喻和隱喻(按中學教學中稱借喻)拿來說,這不是多此一舉?答:

“八”與“發”的反調

謝鴻鈞

不知自何時始,寄發財希望於“發”的諧音字“8”而“愛發及8”之風,已從廣東一帶蔓延到各地。目前有朋友自遠方來,說起內地一樁趣事,頗值諸好“8”之“發燒友”一聞:某市春節前夕報載一條新聞,報道在該市電話號碼公開拍賣中,某一含“8”量較高的“大哥大”號碼起價5萬元,經競價終被一個體戶30萬元高價買走。不意消息見報後,該號碼持機者每天接到上百個罵他“發瘋”“冒傻”“擺臭闊”的匿名電話;致電者中大約既有競價中的失敗者,也有對迷信“8”字風反感者,甚至純屬開玩笑、惡作劇者。但據說該地“大哥大”的通話收費規則是打出者全費,接進者半費,這就叫那位仁兄大呼倒黴了:花了一大筆買號費在先,今後是否能“發”尚未分見曉,立竿見影的事就是挨了罵還得白搭上為數不小的通話費!

笑過之後,必想這“8”字的身價確也漲得毫無道理。按諧音來說,“趴”“爬”“罷”等“不吉利”的字都和“發”字一樣與“8”同韻母,何以見得“8”就一定傍近“發”?即使一定是“發”罷,發昏、發病、發顫、發傻、發癡、發難乃至發喪、發大水(火),這類“發”字當頭的詞彙正不知有幾多,又何以見得一“發”就是“財”?再說“八”的本字在成語、口④語中“兆頭”不好的也很多:三災八難、亂七八糟、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顛八倒、七成八敗、王八、八婆……不知好“8”諸君對此有何“發”現?

說穿了,企圖借“8”而“發”的迷信,實際上是一種不明“天道酬勤”的真理,不自信也不願裁撓竇實滿踱實地奮鬥的投機取巧的懶漢心理作祟,一些人不學香港火段及迸咒年廣東人民奮發努力的精神,盲目從眾趕潮流,以至誤將經濟富裕地區的某些民間習俗甚至精神貧乏現象,也當作致富的原因和妙訣,實為智者所不屑。

這裏,我也“發”一宏願:“有心栽花花不發”。所有想“發”的人,請多用心、用腦、用力幹實事,少挖空心思打無用主意,這樣,無心插柳,往往柳還成蔭呢!

賞析

“不知從何時始,寄發財希望於‘發的諧音字‘8而‘愛發及8之風,已從廣東一帶蔓延到各地。”

作者因此唱起了反調。“這‘8字的身價確也漲得毫無道理。”即使一定是“發”罷,發昏、發病、發顫、發傻、發癡、發難乃至發喪、發大水(火),這類“發”字當頭的詞彙正不知有幾多,又何以見得一“發?就是“財甲再說。八。的本字在成語、口語中“兆頭”不好的也很多:三災八難、亂七八糟、七零/\落……

於是得出結論:說穿了,企圖借“8。而“發”的迷信,實際上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懶漢心理在作祟。一針見血。

作者最後提出希望:所有想“發”的人,請多用心、用腦、用力幹實事,少挖空心思打無用主意。

或許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呢!

駁論的特點是駁中有立,比單純的立論複雜一些。要寫好駁論,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關心國家大事和生活小事,要勤奮學習有關理論,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些問題比較容易看出來,例如“不幹不淨,吃了沒病”“與世無爭”;有的問題是要動腦想一想的,如“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希望別人理解”;有的問題卻是要換個角度深入思考後才能找到正確的認識,如“杞人憂天”(《豈能不憂天》),“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並非都是成功之母》)。

二、寫作之前應當考慮好,至少應打好腹稿。首要考慮的當是敵論點的實質是什麼,要害在哪裏;其次考慮針對要害,可以運用的論據是什麼;然後對敵論作分析,結合自己提出的論點,分為幾個分論點、從幾個不同角度批駁。如《不跪才是中國人》分兩點駁,一是此氣可忍嗎?二是孫天帥不智嗎?分成幾點駁就能盡量把道理說透。

三、寫好後多讀幾遍。把你的作文當成別人的作文讀,橫挑鼻子豎挑眼。還可大聲讀,讓耳朵幫忙,找出不合理的、不順口的地方,找出不合適的詞語,然後認真地改。

1讀下麵的文章節選,回答文後問題

沒有“異想”,哪來“天開”

湖北省枝江一中

李衛紅

曾見過這樣的漫畫:老師問:“雪融化後將出現什麼”,甲同學在黑板上寫下“水”,老師判對;乙同學寫下“春”,老師送給他一個大大的“×”。好一個發散思維!其實,乙同學的答案要高明得多,他沒有去搬用那人人皆知、或許老師早已教過他們的“正正規規”的答案“水”,而是開動腦筋,刻意求新,從雪融化這一自然現象中得出了“春”這個新奇的答案。我們有什麼理由否定乙同學的答案呢?

由此,我想到了“異想天開”這個成語。異想天開,本指想法非常離奇,含有貶義。但從某種意義上說:“異想卻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語),即發明創造的源泉。我們說的異想,指的是敢疑他人之不疑處,獨辟蹊徑,不落窠臼的開拓和創新。康德有言:“獨創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布萊克也說:“打破常規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宮。”可見,敢於“異想”,倒是值得肯定的。

(1)這裏節選的是文章的開頭和展開部分,作者提出論點:“沒有異想,哪會有天開的創舉”。說說這樣的開頭為作者推出自己的論點起了什麼作用?好處是什麼?答:

(2)本文下麵展開議論部分,分正反兩方麵論證。兩個分論點是①沒有“異想”,哪會有“天開”的創舉;②不敢或不能“異想天開”,那情景又將如何呢?請你用這兩個分論點完成本文的展開部分。如寫出結尾也歡迎。

2下麵的論點是否都正確,可以考慮以什麼樣的題目寫成駁論?(1)有錢就有幸福;(2)凡開卷都是有益的;(3)有錢(權)能使鬼推磨;

(4)欲速則不達;(5)酒好不l泊巷子深;(6)槍打出頭烏;(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亡羊補牢。3有人說,因為自己在環境中,處境很差,所以學無成就。(1)這樣的議論,可寫的駁論題是

(2)從學過的課文、讀過的書、生活中找出三條道理論據,三條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事實論據:4有人說:幹事不能冒險。(1)這樣的議論,可寫的駁論題是:(2)道理論據:事實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