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主動請纓(1 / 3)

柳逸玄毛遂自薦,自告奮勇說要跟隨康王趙構往濟州禦敵,這讓在場的北宋君臣頗為驚訝。那秦順本來就不願與康王攪和在一起,怕被欽宗懷疑自己的忠心,聽到欽宗拒絕了康王的請求,心裏也輕鬆了不少,但聽到柳逸玄突然主動提出要去山東抵抗金兵,一時也吃了一驚,不知他到底是個什麼想法。

感到吃驚的不光是秦順,還有柳逸玄的父親柳安國,柳安國好不容易把兒子從河北戰場調回京城,就是不想讓自己老兩口再為他擔心受怕,誰知兒子又要意氣用事,主動請命要往戰場去廝殺,這難免又讓柳安國心中不快,他本想前去勸阻柳逸玄,讓他不要衝動做傻事,可又當著欽宗和眾多大臣的麵,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

而此時的康王就站在柳逸玄的身邊,他聽到柳逸玄要隨自己出征,便一臉疑惑地問道:“怎麼?柳公子想要隨本王去前線?就你,能行嗎?”

那欽宗也知柳逸玄年輕氣盛,且是柳安國的獨子,那柳安國前番上奏把他從宗澤那裏調回來,就是不想讓他在戰場廝殺,免得出了什麼意外,也言道:“是啊,柳逸玄,此去山東可不比跟著宗澤老將軍,那裏可有金國人的十幾萬軍隊,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者說,你還與公主有婚事在身,雖然眼下時局動亂,但太後對你和靈兒的這門親事可是費了不少心血,你若去了戰場,那還怎麼成親啊?”

柳逸玄自然知道欽宗的用意,他也想早點跟靈兒把婚事辦了,可是如今金國人已經殺來,過不了多久就會殺到汴京,即便自己娶了靈兒又能逃到哪去呢?隻可恨自己沒有穿越到“開元盛世”,而是來到了“靖康之恥”,他說什麼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宋就這麼不堪一擊地被金國給滅了,他必須盡全力去挽救這個王朝,哪怕隻是拖延一下時日,也比無所作為要好得多。

柳逸玄從心裏對不住靈兒,在他之前的計劃裏,他本想風風光光地把靈兒娶回家,讓靈兒在萬人矚目中成為自己的新娘,可這幾天的邊關急報讓他有一種不降的預感,他怕金國人來的太快,讓欽宗和太後都沒有心思再來關注一位小公主的婚事。如果那濟王真的大敗給了金國人,那欽宗和滿朝文武都隻會忙著各自逃命,哪裏還有人關心他和靈兒的婚事呢?到時候婚禮能不能舉辦也成了未知數,與其坐等金兵到來,不如主動出擊迎敵,憑借著一位後世人的智慧,就不信擋不住金人的這波進攻。

柳逸玄對欽宗奏道:“聖上,微臣已經想清楚了,微臣雖然人微言輕,但有康王作為主帥,我想一切都會順利的,那汝南的馬節度使、相州的劉將軍,都曾在宗澤老將軍帳下與微臣共過事,我想康王千歲需要一個負責和各路將軍周旋的幫手,微臣是最合適不過了。至於和公主的婚事,本來離婚期也還有十天的時間,即便晚了幾日也耽誤不了什麼,現如今國家有難,這兒女情長自當要擱置一邊,有道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所以,微臣請求聖上讓我跟隨康王往山東支援濟王,等把這群北方韃子趕了回去,我再與靈兒成親也不遲!”

欽宗聽了這番話,連連點頭讚道:“好,好啊,好一個‘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朕確實沒有看錯人呐!若大宋多幾個像柳公子這般的‘霍去病’!朕何愁趕不走這群北方的豺狼!”

欽宗又回身對柳安國說道:“這真是‘雛鳳清於老鳳聲’啊!柳相國,你能養出這麼個識大體、明大義的兒子,也是我大宋之福啊!”

這柳安國聽了這話,一臉為難,心裏十分矛盾,作為父親,他不願意看到兒子去戰場冒險,隻求他平平安安的度過此生,但作為一國宰輔,他又希望兒子真能在戰場建功立業,為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挽回一些顏麵,聽了欽宗的這番讚揚,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兒子再一次投身戰場了。

欽宗來問康王:“九弟,朕讓這柳公子做你的裨將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