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想不想開分店五代十國很亂糟,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好好的過日子不行?殺來殺去的都沒人種地了。行,但得等大人物們都覺得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的時候。大家都打累了,覺著怨氣發泄的差不多啦,這才坐下來談一談利益分配。哪一國先找到各階層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哪一國就先穩定、強大。然後就開始吞並周邊,這也是宋國北朝建立並強大的過程,自此,小農經濟確立為主體地位。從秦到宋,可以看出儒教的變化過程。忽悠秦始皇的時候,講分封。忽悠王莽的時候,講井田。到了兩晉,引入道德經,講無為。到了宋代,又開始講小農。這麼就能看出來,儒教是與時俱進的,講實用的。當然也可以這麼說,儒教一向是依附官吏階層,官吏階層的普遍共識就是儒教教義。曆朝曆代,儒教都是作為緩衝器,以協調各階層利益。如果有一天,儒教連做緩衝器的資格也沒有了,儒教消亡的時候也就到了。過了幾天,鄭員外找午哥來了,見麵就說:“叔想明白了,咱就開分店,到泉州去開,怎麼樣?”“行啊,該我出的錢就從分紅裏扣,該多少就是多少啊,不用擔心。”“這倒好說,不過叔在泉州沒熟人呐。”“你是怕有人給你下絆子吧,沒關係呀,我爹還在那做官呢嘛,實在不行,咱也可以找當地有實力的人物合股嘛,這事我舅熟,找他肯定好使。”“那成,叔去找他去,不過人你得給培訓出來。”“行,有地方就能開始。上回跟您說的鋪麵,租下來沒?”“租下來了,左右兩家都租下來了。”“哎呦喂,這規模可夠大的。這麼滴吧,留一個鋪麵,我就在那培訓那幾個人,趁這工夫趕緊招人吧,都要女的,勁大的最好,工錢給高些,這樣才能招來好人呢。”“行,明天叔就騰鋪子、辦家什,後天你過去教他們,成不?”“成,後天一早我就過去。”午哥把鄭員外送出去,回來就合計教什麼。第一家分店,還是開在泉州這樣的大地方,那得有能叫得響的菜式,一提起來,就得‘這東西別人做不好,就得什麼什麼樓做的口味才地道’。第三天一早,午哥就往酒樓走,硯角擱身後跟著,今天肯定有好吃的,這可得跟緊嘍。到了酒樓,鄭員外帶著人正等著呢。午哥跟鄭員外寒暄幾句就領著幾個人到傍邊的鋪麵裏。裏麵已經收拾幹淨了,有幾個凳子靠牆邊放著,屋子中間放著兩個爐子和一張長條桌子,蒸籠、大勺、案板、菜刀都擺在上麵。午哥讓大家都坐下,就跟大家說:“今天讓幾位進行培訓的原因大家可能聽說了,我也不再重複。下麵說一下培訓的項目,都在紙上寫著呐,硯角給發一下。”等每人手裏都有說明書了,午哥接著說:“第一項是衛生,這是個嚴格一些的要求,是要為以後各店麵統一標準做個樣板。比如說所有用具、抹布、刀具、案板之類,在每天使用前都必須進行熏蒸消毒。比如說所有店裏的人員都必須統一服裝,都必須戴帽子,頭發不許露出,指甲必須剪幹淨,這些都是必須做到的,這個由主廚來負責,也就是李三郎來負責。再有,定期的身體檢查,定期的殺老鼠、蟑螂,廚後廢料及時清除,一點不能含糊。而且會不定期的派人巡查和評分。這個評分可是跟大家的工資、獎金掛鉤的,別不當回事,啊。服裝、檢查身體之類的都有資金給主廚,由主廚來組織。所有評分都依據這個來,這些都是我製定的,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啊,但我是絕對不會改的。”幾個人一陣笑,有一個人站起來了,說:“陳員外,小的不去泉州行不,小的跟幾位大娘相處的挺好的。”午哥一看還挺熟,就那個小徒弟,忘了姓什麼了。“別叫我陳員外,叫老了,就喊我午哥就行。為什麼把你幾個小子提出來呀?就怕你們相處得太好了,惹閑話。”周圍幾個都笑話他,弄的他臉通紅,縮到凳子裏了。“再說有什麼不願意去的,分店可比這工資高多了,而且還是大城市,花紅酒綠的,就怕你們去了反倒不願回來,讓大城市的小娘子勾走魂。”“真有小娘子呀?”“有倒是有,不過店裏可不負責拉皮條啊。”“哈,哈,哈···”“大師兄給咱師弟找一個。”“我也不管,他自己找吧。”“得了,衛生、管理這些,都是鄭員外負責,我呢,就教你們做菜,往後幾天,大家都打起精神,仔細學,以後你們變化出新菜,並且還受歡迎,鄭員外是有獎勵的。下麵把讓你們準備的東西拿出來,今天教你們幾樣麵點。”接下來午哥就教他們做涼皮、小饅頭、小籠包、灌湯包、金絲餅、蔥油餅、炒飯、魚皮餛飩、炸蝦包、蔬菜麵、炒麵,一天簌簌就過去了。“明天你們擱這練習,我的要求是,一人必須掌握兩樣。李三郎,你是主廚,所有這些你都得掌握。聽明白了吧,明天晚飯時候我來檢查。”八天時間,教幾個人四十多樣烹飪菜式,基本都是海鮮菜,什麼大蝦、海參、鮑魚之類的,也有一些家常的菜式,比如炸茄盒、耦合、炸魷魚、炒肥腸卷這些比較受歡迎的。第八天晚飯時候,午哥嚐了一口軟炸蝦仁,滿意的點點頭,對李三郎說:“不錯,不錯,這菜拿得出手了,以後還得多練習啊,做出新菜來可是有獎勵的。”“是,您放心,小的會不斷試驗新菜。”外人看一個小孩教訓一個三十多歲的爺們恐怕會覺得好笑,不過周圍幾個小子,包括李三郎都不會這麼覺得,這幾天學的菜式聞所未聞,而且都是基礎的,還可以變出很多花樣,現在李三郎隻覺得發達的路就在眼前,對待午哥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畢竟人家稍稍給你漏點私貨就夠你大賺特賺啦。回去時候繞道賣素雞、熟食的鋪麵看看。檢查一下整片的豬臉,沒看見豬毛茬,看來還挺用心。撿幾片鹵好的豬頭肉嚐嚐,嗯,味道也可以,這就基本上合格了。跟劉掌櫃聊幾句,問一下店裏情況,一聽倆女的根本不往前頭來,這是好事,少很多閑話。把衛生檢查的那張紙給劉掌櫃一張,又讓人把倆人兒叫過來。等人過來,讓她倆坐下,就跟她們說:“二位的手藝現在可以了,從這月起,工資每月加四貫。”把衛生檢查的紙也給她倆一張。“認字吧?認字就好,自己回去看,以後咱也嚴格要求一點,服裝、衛生檢查之類的費用店裏出,你們不用操心。要覺得手藝可以了,店裏支持你們開分店,那就得帶徒弟,放心,給你們找女的,不過就得在別的地方,比方說泉州,而且工資也能高些。”崔寡婦說:“咱們不去別的地方開分店,就在店裏行不行?我現在的工資一月有八貫,帶孩子足夠了,不想走。”“都不願意?”“嗯。”“沒關係,既然不走,那鹵料配方你們得保住,誰也別告訴別人,尤其是糖色的做法,好不好?”“一定,這也是我們吃飯的本錢,不會告訴別人。”“那行,二位該忙啥忙啥,那張紙得仔細看,以後照著做,啊。”“好的,一定看。”沒別的事午哥就往回走。街邊有賣煮菱角的,午哥買些回去給老娘分點,剩下的和柳枝一起吃。菱角這邊叫芡實,吃起來香脆可口,就是剝皮費勁點,這得有耐心煩才行。倆人兒就著燭光在桌邊上剝菱角皮,不時地互相鬥幾句嘴,午哥搶到最後一個,看柳枝撅嘴就分了她一半,要不然她就跟你嘟囔。轉天吃完晚飯,午哥陪著老娘喝茶,桂枝跟老娘說著頭天晚上街裏一個鋪麵失火的事。老娘聽完說:“通天神女保佑,人沒事就好。”午哥接一句:“神女可不管地上的事,這可跟神女沒關係,嘿嘿。”“怎麼沒關係,你還笑得出來。”午哥聽了一愣神,一會才回過神來。“沒關係,哈,哈,沒關係,我想出來了。嗷···”喊完就跑出去了。“這熊孩子,一驚一乍的,咋不能穩重點。”“呦,大娘子,午哥可不是熊孩子,我聽說鄭掌櫃可去泉州尋鋪麵去了,眼瞅著分店可就開起來嘍。今年雖說分不到什麼錢,可明年分的錢絕對不會少,你拿到的就是些小錢。別人家要有個午哥這樣的摟錢耙子,還不得供起來呦。”“對了,這事怎麼沒跟我商量商量呢?”“人家認的是午哥呦,你瞧著酒樓現在多火隆,誰想到幾個月前半死不活呢。明年午哥就比你分錢多了。”“比我多?那我要不要讓午哥給我寫幾張欠條,到時候能收錢?”桂枝被這奇葩想法鎮住了。“你現在可騙不了午哥了,除非你擰他耳朵。”“擰耳朵?”大娘真的在思考這事的可行性。